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狮子和兔子教案
四、读中感悟,总结教育。 1、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看看兔子想告诉狮子什么?齐读。(板书:动脑筋 )那么狮子明白了吗?他明白了什么? 2、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能把狮子身上的红蚂蚁去掉?
老师小结:就像兔子所要告诉大家的: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要动脑筋。希望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去解决身边的问题,好吗? 五、、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板书设计: 狮子 和 兔子
赶不走 笑 冲走了 提醒 动脑筋
一、复述故事,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狮子和兔子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现在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指名复述,教师评价。
二、精读课文、交流讨论
1、整体感知、评价人物
孩子们,这个同学把狮子和兔子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了,老师看到了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小动物。你们看见哪两个动物啊?(狮子和兔子)谁来评价评价这两只动物?抽生回答(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生讨论:狮子自以为是、骄傲、自大
板书(力气大、脾气大)
愿意评价兔子的同学请举手。板书(聪明)。
2、学习1—2段
(1)、你怎么知道这是一只骄傲、自以为是的狮子?
指名读(第1自然段):他自认为是百兽之王,根本不把别的动物放在眼里。强调“根本”应该重读,读出狮子的自大。
(2)、狮子遇到什么事而发脾气?(第2自然段)
引读:一群红蚂蚁到他的身上,咬得他又疼又痒。
“又疼又痒”是怎样的感受? 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谁来说一说。
指名回答。
谁能把又疼又痒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读第二自然段,全班齐读。
3、学习3—7段
老师从大家的朗读中听到了狮子感觉太难受了。它作为百兽之王,竟然被一群
可恶的红蚂蚁咬了,他会怎么做呢?默读第三段,用三角号画出表示狮子动作的词。
(1)(生齐读)狮子跳起来,吼着、翻滚着、想把红蚂蚁赶走。
①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狮子当时心里是可能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
讨论归纳:生气、恼怒,暴跳如雷
②作为百兽之王的狮子,竟然对付不了红蚂蚁,他太生气了。你能把狮子的愤怒读出来吗?
(带动作读、表演读、比赛读)
(2)结果呢,狮子把红蚂蚁赶走了吗?(生答:可是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
(3)“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谁来读一读“筋疲力尽”的感觉?(指名回答:没有一点力气)
①你会用“筋疲力尽”说一句话吗?
指名读,师生评价。
(4)这时候兔子是怎样做的呢?生:蹲在一遍“哧哧”地笑。
①谁能为我们表现一下兔子是怎么笑的? 抽生
(5)正当它无计可施时,一只小兔子却在一旁笑,狮子又会作何反应?
①生读第五段,提问:狮子为什么又羞又恼呢?他又是怎样想的?(师生共同分析狮子的心理)
②朗读狮子的话,体会狮子的“恼羞成怒”。
(小组分读、全班齐读)
(6)大家想一想,兔子笑什么呢?他是真的在嘲笑狮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这个笑并没有恶意,只是属于一般朋友之间的玩笑,兔子并不是想嘲笑狮子,而是想提醒狮子怎样赶走红蚂蚁;二来笑还可以缓和狮子的情绪,把狮子从一心与红蚂蚁的力搏中引过来。
(7)经过兔子的提醒,狮子又怎样做的?兔子的办法好吗?从哪儿看出来?
生读第7自然段,讨论回答:从“立即”可以看出来兔子的办法好。
4、当河水把红蚂蚁冲走了,狮子会怎样想?怎样做?他会是怎样的神情?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三、总结归纳、延伸拓展
1、齐读最后一段,你明白了什么?
(讨论总结)
课堂总结: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遇事要多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生齐读10段。
2、我爱动脑筋:出示
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把狮子身上的红蚂蚁赶走?
四、角色朗读,深入感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