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狮子和兔子教案
教学课题:《狮子和兔子》
教材分析:
《狮子和兔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兔子挺行狮子开动脑筋拜托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非常传神,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也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重点词语:“吼、蹦、翻滚”“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4、通过学习课文,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教学难点:
认识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要动脑筋的道理。 教学方法:情境朗读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课题 1、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标出自然段;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画出不认识的字,并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解决。(问一问、想一想、查一查); 2、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要求:不添字、不掉字、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随文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每个字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强调:
“醒”强调左边是“酉”而不是“西”。 “厌”和“决”的捺要舒展开。
“咬”左边的“口”字旁写的时候上大下小,位置在应稍高一些。 3、学生自己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狮子和兔子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现在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指名复述,教师评价。 二、精读课文、交流讨论 1、整体感知、评价人物
孩子们,这个同学把狮子和兔子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了,老师看到了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小动物。你们看见哪两个动物啊?(狮子和兔子)谁来评价评价这两只动物?抽生回答(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生讨论:狮子自以为是、骄傲、自大 板书(力气大、脾气大)
愿意评价兔子的同学请举手。板书(聪明)。 2、学习1—2段 (1)、你怎么知道这是一只骄傲、自以为是的狮子? 指名读(第1自然段):他自认为是百兽之王,根本不把别的动物放在眼里。强调“根本”应该重读,读出狮子的自大。
(2)、狮子遇到什么事而发脾气?(第2自然段) 引读:一群红蚂蚁到他的身上,咬得他又疼又痒。
“又疼又痒”是怎样的感受? 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谁来说一说。 指名回答。
谁能把又疼又痒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读第二自然段,全班齐读。 3、学习3—7段
老师从大家的朗读中听到了狮子感觉太难受了。它作为百兽之王,竟然被一群可恶的红蚂蚁咬了,他会怎么做呢?默读第三段,用三角号画出表示狮子动作的词。 (1)(生齐读)狮子跳起来,吼着、翻滚着、想把红蚂蚁赶走。
①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狮子当时心里是可能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 讨论归纳:生气、恼怒,暴跳如雷
②作为百兽之王的狮子,竟然对付不了红蚂蚁,他太生气了。你能把狮子的愤怒读出来吗?
(带动作读、表演读、比赛读)
(2)结果呢,狮子把红蚂蚁赶走了吗?(生答:可是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 (3)“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谁来读一读“筋疲力尽”的感觉?(指名回答:没有
一点力气)
①你会用“筋疲力尽”说一句话吗?
指名读,师生评价。
(4)这时候兔子是怎样做的呢?生:蹲在一遍“哧哧”地笑。 ①谁能为我们表现一下兔子是怎么笑的? 抽生
(5)正当它无计可施时,一只小兔子却在一旁笑,狮子又会作何反应?
①生读第五段,提问:狮子为什么又羞又恼呢?他又是怎样想的?(师生共同分析狮子的心理)
②朗读狮子的话,体会狮子的“恼羞成怒”。 (小组分读、全班齐读)
(6)大家想一想,兔子笑什么呢?他是真的在嘲笑狮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这个笑并没有恶意,只是属于一般朋友之间的玩笑,兔子并不是想嘲笑狮子,而是想提醒狮子怎样赶走红蚂蚁;二来笑还可以缓和狮子的情绪,把狮子从一心与红蚂蚁的力搏中引过来。
(7)经过兔子的提醒,狮子又怎样做的?兔子的办法好吗?从哪儿看出来? 生读第7自然段,讨论回答:从“立即”可以看出来兔子的办法好。 4、当河水把红蚂蚁冲走了,狮子会怎样想?怎样做?他会是怎样的神情?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三、总结归纳、延伸拓展
1、齐读最后一段,你明白了什么? (讨论总结)
课堂总结: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遇事要多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生齐读10段。
2、我爱动脑筋:出示
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把狮子身上的红蚂蚁赶走? 四、角色朗读,深入感悟。 1、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狮子和兔子 遇狮子 力气大、脾气大、骄傲 事要
多赶不走 发脾气 动脑筋教学目标:
想办法 1、认字13个,写字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
3、读懂课文,理解狮子与兔子对话的意思,让学生明白:认识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
2.读懂课文,让学生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新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出示图片:狮子和兔子)大家想和他们交朋友吗?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课文,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师板书:狮子和兔子)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读,生评。
3、纠正字音:痒、蹲、羞、纵 4、出示卡片,认读词语:
讨厌 提醒 解决 一群 咬他 蹲在 凭着 脾气 笑嘻嘻 又疼又痒 筋疲力尽 恼羞成怒 三.品读课文,交流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故事中的狮子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呢?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相关的句子。介绍。
从前有一只狮子,他力气很大,脾气也很大。他自认为是百兽之王,根本不把别的动物放在眼里。
2.自由读,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生谈不同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默读,思考:狮子遇到了什么麻烦?他心情怎样?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