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日美欧货币政策 - 图文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2) 通货膨胀率的减小和稳定:我们可以看见这张图里面,增长率开始因为经济的不景
气有所上升暂时,但在后期施行宽松的政策后,我们可以发现增长率逐步在降低,到后面就趋于稳定了。
(3)失业率的下降:在这张图里面我们可以发现失业率也是在08-09年间有所上升,但在施行政策之后下降很快,在后期趋于稳定。
美国货币政策
(一) 简要介绍
美国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职责,长期以来由美国的中央银行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FRS)承担。1929-1933经济危机结束后,美国成立了公开市场委员会,从此之后,美国的货币政策的执行和制定就开始由美联储负责,,但是直到1951年美联储才从财政部独立出来。几十年来美国货币政策分发展历程大概是这样的:1.1950-1970: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目标。2.1978-1987: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3.1987-2006回归中性利率为中介目标。4.2006至今: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政策实施。
(二) 政策目标
相比于中国的政策目标,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稍微少一些,,一共两个目标: (1) 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率,美国将通胀目标控制在2%左右 (2) 充分就业:保证失业率不提升,维持稳定的就业率。
(三) 政策工具
(1) 公开市场操作:永久性操作—大型资产购买:购买国债和MBS(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房地美,房利美以及吉利美,购买他们的债券。) 暂时性操作:逆向回购
这些业务工具是联邦储备系统所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政策工具,用以改变经济中货币与信贷的成本和可得性。我们来看一下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资产部分的在增长,国债、机构债特别是在08年危机的时候增长尤为明显。从2008至今美国也是一直的宽松政策,进行了很多轮的QE,回购购买了大量的债券,而且我们知道,,购买国债和MBS都是通过SOMA
(2) 贴现率
(3) 联邦基准利率:是同业市场拆借利率,这个指标非常的重要。经济危机的时候甚至
一度下调到接近于0的位置。如下图;
(4) 法定准备金率
(四) 实施效果
在分析实施效果之前我先来说一下从2008-2014年美国采取的4轮QE。
第一轮2008-2010:美国金融市场正处在危机的漩涡之中,为避免金融系统崩溃,美联储宣布将购买政府支持房利美、房地美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直接债务,还将购买由两房、联邦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第二轮2010-2011:美联储从市场购入6000亿美元中长期国债,并对资产负债表中到期债券回笼资金进行再投资。进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原因在于上一轮政策未实现增加就业的目标,告失业率使美国政府面临较大的政治压力,同时也使依赖消费拉动的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另外,0.25%的联邦基金利率已到无可再降的地步,价格型货币政策依然失灵,数量型货币货币政策成为唯一的选择。但是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后,效果并不理想。 第三轮2011-2012:宣布将每月向美国经济注入400亿美元,直到疲弱的就业市场持续好转。此外,美联储还承诺将超低利率进一步延长至2015年,而且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零到0.25%超低区间的时限,从之前的2014年年底延长到至少2015年年中。
第四轮2012.12-2014.10: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0-0.25%超低利率在失业率高于6.5%的情况下将保持不变,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OT),加上QE3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为850亿。美联储在会议声明中首次指出,只要失业率高于6.5%,0-0.25%的超低利率政策就不会改变。
(1) 经济增长率:我们可以看到,在图中,从09年以后,美国GDP增速都稳定在2%左
右,第一轮的QE比较成功,可以看见GDP由减到增的过程,但第二轮的QE确实不是很好,增长比确实有所下降,但后面的几轮QE效果都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且最近美国的加息也意味着经济通过这几次的QE有所好转。
(2) 通货膨胀率:我们知道,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率,那么我
们来看一下下面这张图,在这张图里面,我们看到07-08年通货膨胀率急剧增长,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通胀率有所下降,在第一轮QE下取得了一个比较好的效果,但在第二轮QE下,物价有很大的增长,甚至有些泡沫,第二轮不是很理想,在后面两轮中通货膨胀率就比较平稳。
(3) 国债:国债是收益率也蕴含着非常重要的信息,反映了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和各个市
场流动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见长短期利率都在不断地QE中下降,达到了一定的预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