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0年11月 - 27日下午 - 宗萨钦哲仁波切北京大学佛学讲座

2010年11月 - 27日下午 - 宗萨钦哲仁波切北京大学佛学讲座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2 3:27:10

仁波切:很好。还有别的吗?

学生问:无表示你感觉不到。

仁波切:好的,那么昨天呢?昨天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抑或两者皆是或两者皆非?还有明天呢,前一小时、下一小时与下一秒呢?

学生问:存在但也不存在。

仁波切:两者皆是,很好。有其他人想提供些意见吗?

学生问:万事万物没有永恒不变的状态。

仁波切:如果有些事物会改变,这表示你认为有些事物是存在的

学生问:为什么呢,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因缘和合。存在不存在只是一个形式,你可以感觉它的功能。

仁波切:好的。你愿意站在佛教徒的立场上,而我暂时做印度教徒,然后我们小小地辩论一番吗?你们很多人谈论起来就像是佛教徒。你们表述的方式太好了,中观师表述的方式就是这样。但我们必须再多做些练习,好吗?回到他的答案。他认为所有的现象都是因缘,很好,这正是一个佛教徒会说的。如果你询问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他会说有一个桌子的本性,这个桌子的本性就是真相。每一个人——教徒、科学家、医生、间谍、侦探——每一个人都在试图发现真相。亚里士多德说存在一个桌子的本性。苏格拉底(Socrates)却又是另一番说辞。这里我可能会有所遗漏, 苏格拉底说并不存在桌子的本性这样

的东西——桌子本身就是真相;简单的真理,如此而已。如你们刚才所说,佛教徒的见解是类似的。只要有因、缘与一些事件的暂时和合,就会产生现象。因此我们说四条腿,一块木板,有人在上面放了一个杯子,然后突然就形成了一张桌子。如果你坐在上面,那么它就变成了一张椅子。但如果有人并不知道什么是桌子,他把一条桌腿当成柴火用,因此它就突然变成了柴火,而不再是桌子。凡事都是这样:木板就是木板。因此你问,究竟上有没有一张桌子?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他们会有其他的说法。佛教徒会说:桌子超越了存在、不存在、既存在又不存在(二俱)与既不存在又非不存在(二非)。有人或许会问:这样表述的目的何在?只要我能把我的茶放在我的桌子上, 其他的谁在乎呢?但这并非无用。当然谁会在乎一块木板、四条腿,即便是佛教徒事实上也不在乎。为何佛教徒对此写下成千上万本书,剃光他们的头发,归隐洞穴,步入寺庙,所有这些是为了什么?为何像玄奘这么聪明的人,虽然在宫廷中有理想的工作,却宁愿徒步走到印度,他历尽艰辛带回这些佛经,是为了什么?中国人应将他视为最伟大的英雄之一。问题来自于当你说你在看四条腿与一块木板时,你会认为“啊,这是我的桌子”,这引发了执著。我确信有些国家因为一张桌子而宣战。当然我是在打比喻。这是对一个根本不存在,也不是不存在,或者二俱与二非的事物的执著。我认为这就是佛陀比亚里斯多德、苏格拉底以及其他所有的哲学家更为聪明之处。他们都对真理有兴趣;但佛陀恰当地安置了法道、问题与解决之道。正是佛陀宣称:这些现象都是幻觉。当然桌子在这里只是一个比喻,让我们用一个更为实际的方式。考虑一下:是什么让你我软弱,不是肉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这有很多原因,但佛教徒认为有八个原因(世间八法)。我们不作全部讨论,只挑选两点来谈:我们不喜欢被批评(毁),

喜欢被赞赏(誉)。审视批评与赞赏,它们毫无意义。如果有人说你很美,这其实没有太大的作用,这并不会让你真的变得更美。批评也是一样。如果有人说某些事物糟糕,这并不会令事情变得更糟。但人类却学会了把这些小题大做。我们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试图躲避批评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花在了沽名钓誉上。为了一点小小的赞赏,我们会出卖一切;而为了躲开一个小小的批评,我们会舍弃一切。这就是为何佛教哲学在现代社会中是如此的重要。这就像你们有时戴的领带一样。你们知道这块布对穿着而言大概是最没有用的东西。它不保暖,甚至不能装零钱,事实上它令你窒息,但我们却花这么多功夫在上面。我听说领带是最难挑选的服饰。佛教徒并没有说你必须放弃打领带。佛教徒说你应该打领带,但你必须知道这是最没有用的东西。当你同时兼具两者,你会很优雅,而同时又不会沮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中的平衡。否则一条简单的领带就会困扰你的整个生活。

学生问:您好,佛教谈平常心,平常心和和非常心的区别是什么, 而仁波切又怎么让我们理解分别心?

仁波切:“平常”这个词的用法取决于不同的事件。有时我们用“平常”这个词表达“无为”的意思。这一点上,就像许多中国哲学家,比如老子。顺其自然,不东西驰逐,不四处找寻,只是如其本然,类似于此。在这个语境中,甚至还有一种修持在内——禅修。举例来说,一位僧人坐在他的老师面前禅修。正在他禅修的当时,他想到了一个美女。如果他处在较低的法道,他就不应该去想美女,必须立刻断除这个念头。可是在较高的法道,当出现美女的形象时,他不会试图去断除念头。如果他想“我正坐在老师面前,不能想这些”,那么

他正在试图造作一颗不平常的心;他没有如其本然,一切如常。他应该只是去观察他的心,不放弃也不迎取。不放弃并不表示他被允许去对一个想象中的美女产生幻想。事实上那还比较容易做到。较为困难的是当爱、慈悲与虔诚这种善念生起时,能去做“不造作”的禅修。当产生这些善念时,人们就变得很兴奋,保留它、珍惜它、记住它;不愿不造作、不再只是观察,而那就不再是平常心了。

学生问:请问一下,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得到一定的发展,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也有更多元化的发展。反观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就相当式微。为何如此?

仁波切:很久以前,佛教在印度就已经式微了。首先,印度教在印度是主要的信仰。我不知道,或许由我来说这些话题会有些敏感,但这是历史,也是事实。莫卧儿国王,伊斯兰教的入侵和对印度超过500年的统治,消灭了近百分之九十九的佛教。事实上,伊斯兰教的入侵不仅损害了在印度的佛教,也损害了阿富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的佛教。所有这些国家,先前全是佛教国家。你们知道现在佛陀的圣地 ——菩提迦耶,是在大约80年前被重新发现的。原址的四处长满了树和草,无人知晓。英国人在很多方面重新开启了佛教。我觉得英国人并不介意这是印度教还是伊斯兰教。对他们而言,人人都是平等的,事实上他们认为佛教有些“酷”。佛教圣地的发现,归功于玄奘法师的笔记。我现在要赞叹爱因斯坦一下。他说在未来如果有一种宗教将被现代科学礼赞,那将是佛教。因此,我认为或许佛教会复兴,但鉴于佛教的复杂性,它仍然不会那么具有吸引力。我时常开佛教的玩笑,说它没有诸如婚礼仪式这类实际的东西。佛教从来就不关心政治。许多宗教都与政权相联系,比如伊斯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仁波切:很好。还有别的吗? 学生问:无表示你感觉不到。 仁波切:好的,那么昨天呢?昨天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抑或两者皆是或两者皆非?还有明天呢,前一小时、下一小时与下一秒呢? 学生问:存在但也不存在。 仁波切:两者皆是,很好。有其他人想提供些意见吗? 学生问:万事万物没有永恒不变的状态。 仁波切:如果有些事物会改变,这表示你认为有些事物是存在的 学生问:为什么呢,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因缘和合。存在不存在只是一个形式,你可以感觉它的功能。 仁波切:好的。你愿意站在佛教徒的立场上,而我暂时做印度教徒,然后我们小小地辩论一番吗?你们很多人谈论起来就像是佛教徒。你们表述的方式太好了,中观师表述的方式就是这样。但我们必须再多做些练习,好吗?回到他的答案。他认为所有的现象都是因缘,很好,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