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春福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在线作业
C. 幼儿发展的规律
D. 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教学水平 满分:2 分
14. 中班幼儿编构故事活动的重点是( )。A. 编构故事中人物的对话 B. 编构故事情节的高潮 C. 编构故事的结局 D. 编构完整的故事 满分:2 分
15. 具体活动目标是( )的最终分解和具体化。A. 总目标 B. 总目标与年龄阶段目标 C. 年龄阶段目标
D. 活动目标与总目标 满分:2 分
16. ( )的语言学习模式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关注语言发展的生理和心理基础A. 行为主义
B. 认知相互作用论 C. 先天论
D. 社会相互作用论 满分:2 分
17.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主要包括( )。A. 对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和对教师设计活动能力的评价
B. 对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和对教师在活动中语言使用规范性的评价 C. 对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和对教师语言教育行为的评价
D. 对教师设计活动能力的评价和对教师在活动中语言使用规范性的评价 满分:2 分
18. 前语言获得是指大约( )岁前儿童出现的各种语言现象,它为儿童正式获得语言作准备A. 1 B. 1.5 C. 2 D. 2.5
满分:2 分
19. 一般而言,幼儿园常用的文学作品包括( )、童话、生活故事和幼儿散文等A. 随笔
B. 儿童诗歌 C. 游记 D. 小说
满分:2 分
20. 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 )。A. 周围的语言环境和强化对儿童语言学习和获得起决定性的作用
B. 人类的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着儿童语言获得的整个过程 C. 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以其认知的发展为基础的
D. 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儿童与语言交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满分:2 分
2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主要包括( )。A. 对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和对教
师设计活动能力的评价
B. 对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和对教师在活动中语言使用规范性的评价 C. 对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和对教师语言教育行为的评价
D. 对教师设计活动能力的评价和对教师在活动中语言使用规范性的评价 满分:2 分
22. 反映在较长时间儿童语言发展的任务和要求的是( )A. 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
B.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C.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总目标 D.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目标 满分:2 分
23. 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制定必须以社会的需要、( )、语言的学科性质和幼儿语言学习特点为依据A. 幼儿家长的要求 B. 幼儿园的语言教材 C. 幼儿发展的规律
D. 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教学水平 满分:2 分
24. 儿童语言的发展包括语言形式和( )等方面的发展。A. 语音和语法 B. 语言内容和语法 C. 语言运用与语言内容 D. 语言运用和句义 满分:2 分
25. 人们通常根据儿童能说出第一批能被真正理解的( )为标志,将儿童语言的发展分为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A. 字 B. 词 C. 句子 D. 段落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 行为主义言语获得理论的代表学说有:()A. 模仿说 B. 强化说
C. 选择性模仿说 D. 语义说
满分:2 分
2. 活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是:()A. 提供学前儿童充分操作语言的机会 B. 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C. 要注意发挥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D. 要注意发挥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满分:2 分
3. 完整语言教育观的基本内涵是:()A.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体系是健全的 B.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完整的
C.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完整的
D.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过程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 满分:2 分
4. 渗透的语言教育发生的情景:()A. 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 B. 自由游戏中的语言交往 C. 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交往 D. 专门的情景
满分:2 分
5. 在设计教育活动的过程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A. 活动的过程应综合体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B. 活动过程应让学生主动参与
C. 活动过程应体现各类语言教育活动结构的特点 D. 活动过程的设计要为活动过程的实施留有余地 满分:2 分
6.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可以划分为4大块,即:()A. 倾听 B. 表述
C. 欣赏文学作品 D. 游戏 E. 早期阅读
满分:2 分
7. 语言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即:()A. 语言规范 B. 语言形式 C. 语言内容 D. 语用技能
满分:2 分
8. 学前儿童理解句子常用的策略有:()A. 语义策略 B. 动作策略 C. 词序策略 D. 非语言策略
满分:2 分
9. 学前儿童的语用技能可以从哪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A. 语言规范能力 B. 语言操作能力
C. 对交际外在环境的感知能力 D. 心理预备能力 满分:2 分 10.
国家卫生部和教育部先后颁布了《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草案)》和《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其中后者对3~6岁幼儿提出的语言教育目标为:()A. 培养幼儿发音清楚、正确,学习说普通话。
B. 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思维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C. 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D. 少数民族的幼儿学会本民族语言。 满分:2 分
11. 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要求:A. 了解语言教育领域的目标 B. 了解语言教育领域的流程
C. 语言教育活动的落脚点是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D. 按照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设计活动 满分:2 分
12. 对学前儿童语言学习行为的评价包括:()A. 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B. 儿童在活动中完成任务的情况
C. 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见解情况 D. 儿童在活动中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情况 满分:2 分
13. 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要求:A. 了解语言教育领域的目标 B. 了解语言教育领域的流程
C. 语言教育活动的落脚点是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D. 按照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设计活动 满分:2 分
14. 完整的语言教育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儿童语言的() 4个方面的情感态度、认知和能力。A. 听 B. 说 C. 读 D. 写 E. 用
满分:2 分
15. 在学前阶段主要帮助儿童建立以下几种倾听技能:()A. 有意识倾听 B. 辨析性倾听能力 C. 理解性倾听 D. 选择性倾听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 听说游戏具有活动和游戏的双重性质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儿童发展三个方面的能力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幼儿认识的特点决定了早期阅读活动必须为幼儿提供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语言中的许多现象仅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就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非语言策略是指学前儿童最初使用的一种理解句子的策略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幼儿园的讲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语言教育活动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教学计划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行为主义言语获得理论的基本观点:强调成人的训练,强调向儿童提供成熟的言语样本让儿童模仿,对儿童成功的模仿予以奖励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完整语言教育观是当前国外儿童语言教育的一种新思潮。它是指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内,有必要给他们提供完整语言学习的机会。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