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肥城米山水泥有限公司4000td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变更报告
肥城米山水泥有限公司4000t/d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建设工程环境影响变更报告简本
收集治理,而无组织排放源存在工艺流程的各个阶段,并且牵扯到技术、管理、责任心、风力等多种因素,较难治理。随着治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有些无组织排放源已通过治理转化为有组织排放源,如:库顶、库底、配料、喂料输送等工序。
(1)粉尘有组织排放分析
为了有效地控制粉尘的排放量,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工程设计采取以防为主的方针从工艺设计上尽量减少生产中的扬尘环节,选择扬尘少的设备;生料、水泥等粉状物料输送采用空气输送斜槽、提升机等密闭式输送设备,对于需胶带机输送的物料尽量降低物料落差,加强密闭,减少粉尘外逸;粉状物料储存采用密闭圆库,煤、石灰石等物料的装卸、倒运及物料的露天堆场等处考虑喷水增湿,减少扬尘。
本项目各排放点均设置了收尘效率高,技术可靠的收尘器。窑尾废气量大、含尘浓度高,是最大的粉尘排放源,本工程窑尾选用了布袋除尘器,其废气排放量为35万m3/h,入口浓度为30g/m3,经收尘处理后排放的废气含尘浓度低于30mg/m3。对于废气量较大的熟料冷却机、煤粉制备分别设置了专用的收尘器,各种物料储存、破碎以及物料输送转运点等处选用袋式收尘器。
各产尘点粉尘产生、处理措施及排放情况见表3.11。
17
肥城米山水泥有限公司4000t/d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建设工程环境影响变更报告简本
表3.11 本项目各污染源粉尘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系统名称 石灰石破碎 石灰石均化及输送 砂岩破碎及输送 原料调配库 原料粉磨 生料均化库及生料入窑 处理风量(m3/h) 4000 2×6696 2×4000 4×6696 6696 3×4464 3×5329 4464 350000 3552 224000 3000 50000* 5000 3000 21315 2×7378 4×5490 2×6696 除尘器 袋收尘 袋收尘 袋收尘 袋收尘 袋收尘 袋收尘 袋收尘 袋收尘 袋除尘 袋收尘 袋收尘 袋收尘 袋收尘 袋收尘 袋收尘 袋收尘 袋收尘 袋收尘 袋收尘 台数 1 2 2 4 1 3 3 1 1 1 1 1 1 1 1 1 2 4 2 除尘效率(%) 99.8 99.8 99.8 99.8 99.8 99.8 99.93 99.8 99.9 99.8 99.9 99.8 99.99 99.95 99.8 99.96 99.96 99.93 99.93 产生情况 g/m Kg/h 3回收量(kg/h) 39.92 133.63 79.84 267.26 66.87 133.7 479.3 44.5 10490.2 35.43 6713.7 29.94 —— 199.9 29.94 1065.4 737.5 658.36 401.43 排放情况 mg/m3 kg/h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8 ≤20 ≤28 ≤20 ≤28 ≤20 ≤20 ≤20 ≤20 ≤20 ≤20 0.08 0.27 0.16 0.54 0.13 0.2 0.3 0.09 9.8 0.07 6.3 0.06 1.4 0.1 0.06 0.4 0.3 0.44 0.27 排出口 h/Φ(m) 15/0.7 20/0.7 15/0.7 4×20/0.7 20/0.7 48/1.2 15/0.7 110/3.5 15/0.7 40/2.7 15/0.7 30/1.4 30/0.3 15/0.7 45/1.0 15/0.5 15/0.4 30/0.7 出口温度(℃) 常温 常温 常温 常温 常温 常温 常温 常温 <150 常温 <250 常温 70 70 常温 60 60 60 <100 标准值※及评价 mg/m3 评价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30 20 30 20 30 20 20 20 20 20 20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10 10 10 10 10 10 30 10 30 10 30 10 700 40 10 50 50 30 30 40.0 133.9 80.0 267.8 67.0 133.9 479.6 44.61 10500 35.5 6720 30.0 35000.0 200.0 30.0 1065.8 737.8 658.8 401.7 7 窑尾除尘 8 9 10 11 12 13 烧成窑头及熟料输送 煤预均化堆场及输送 煤粉制备 煤粉仓 熟料储存库及输送 熟料汽车散装 合计 802879 33 20.97 21626.41 21605.44 说明:①窑尾入口浓度为经过余热锅炉、增湿塔后的袋除尘器入口浓度;②*为表示标准状态下的气量;③*煤粉制备的袋收尘本身为工艺设备,所有物料均通过袋收尘后进入下个工序,因此粉尘量产生量按排放量进行统计,回收量不予以考虑。③※标准值采用的山东省《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3)表1标准限值。
18
肥城米山水泥有限公司4000t/d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建设工程环境影响变更报告简本
由表3.11可见,生产系统中的各扬尘环节均选用性能可靠的收尘器,经除尘处理后,各排放点的废气含尘浓度均符合山东省《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3)表1标准限值要求。
拟建项目粉尘年排放量计算情况见表3.12。
表3.12 熟料生产线粉尘年产生、排放量表
序号 1 2 3 4 5 6 排尘点名称 石灰石输送 石灰石均化及输送 砂岩破碎及输送 原料调配库 原料粉磨 生料均化库及生料入窑 窑尾除尘 133.9 80.0 267.8 67.0 133.9 479.6 44.6 7 10500 35.5 8 9 10 11 烧成窑头及熟料输送 煤预均化堆场及输送 煤粉制备 煤粉仓 熟料储存库及输送 熟料汽车散装 合计 6720 30.0 35000.0 200.0 30.0 1065.8 737.8 658.8 13 401.7 21626.41 133.63 79.84 267.26 66.87 133.7 479.3 44.5 10490.2 35.43 6713.7 29.94 —— 199.9 29.94 1065.4 737.5 658.36 401.43 21605.44 0.27 0.16 0.54 0.13 0.2 0.3 0.09 9.8 0.07 6.3 0.06 1.4 0.1 0.06 0.4 0.3 0.44 0.27 20.97 小时产生 小时回收 小时排放 设备年利 量(kg/h) 量(kg/h) 量(kg/h) 用率(%) 40.0 39.92 0.08 46.6 6.6 61.3 61.3 84.9 84.9 84.9 65.6 65.6 65.6 44.2 51.7 51.7 51.7 51.7 35.4 35.4 35.4 44.2 -- 年产生量 (t/a) 138.7 65.8 364.9 1221.4 423.2 845.8 3029.4 217.7 51246.7 173.3 22098.6 115.4 5.38 769.3 115.4 2807.1 1943.2 1735.1 1321.0 88637.38 年回收量 (t/a) 138.42 65.65 364.17 1218.94 422.38 844.54 3027.51 217.3 51198.9 172.96 22077.88 115.17 0.0 768.92 115.17 2806.05 1942.41 1733.94 1320.11 88550.42 年排放 量(t/a) 0.28 0.15 0.73 2.46 0.82 1.26 1.89 0.4 47.8 0.34 20.72 0.23 5.38 0.38 0.23 1.05 0.79 1.16 0.89 86.96 12 (2)无组织排放分析
无组织排放产生于石灰石、页岩、钢渣及煤等物料装卸和堆放时的扬尘,扬尘的大小与物料的块度、比重、落差、湿度、风向、风速、堆场的密封程度等诸多因素相关。
对于物料储存库顶、底运输、转运过程中的无组织扬尘,设计采用布袋除尘器,对消除无组织排放具有较好的效果,本项目对无组织排放的粉尘点共设置25个布袋除尘器;对于物料堆场,除采取密封性良好的预均化库及物料堆棚外,还采取洒
19
肥城米山水泥有限公司4000t/d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建设工程环境影响变更报告简本
水等措施;通过上述措施,该项目无组织扬尘将大大降低。
粉尘无组织排放源、采取的措施及采取措施后的排放量见表3.13。
表3.13 粉尘无组织排放源、措施及排放量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排放源名称 石灰石预均化棚及输送 煤预均化堆棚及输送 砂岩预均化堆棚及输送 铁矿石预均化堆棚及输送 原料调配站及输送 生料预均化库及输送 熟料库及输送 合计 采取的措施 密闭棚式结构 密闭堆棚 密闭堆棚 密闭堆棚 布袋收尘系统 布袋收尘系统 布袋收尘系统 排放量(t/a) 1.2 1.0 1.0 0.5 1.0 1.0 1.0 6.7 备注 密闭圆库 密闭圆库 密闭圆库 注:该数据根据类比同类水泥生产线岗位粉尘监测数据估算。
2、SO2污染源分析
烧成窑系统排放的SO2是由原料、煤粉在窑系统煅烧时产生的。由于水泥烧成工艺是吸硫过程,当窑内温度800~1000℃时,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绝大部分SO2被碱性物料吸收形成硫酸钙(CaSO4)和亚硫酸钙(CaSO3)。考虑窑内温度梯度影响,窑外分解工艺的吸硫率在98%以上,SO2排放量很小。
入窑系统煅烧的煤粉和原辅材料,除煤粉以单质S的形式存在外,其它均以SO3的形态存在,在窑内煅烧过程中,SO3很难以SO2的形态通过大气排放,而是以硫酸钙(CaSO4)和亚硫酸钙(CaSO3)形式进入产品,因此,窑尾废气SO2的来源只考虑燃料煤。
SO2污染源排放量见表3.14。
表3.14 SO2污染源排放量表
废气量项目 (m3/h) SO2 350000 排放情况 kg/h 5.25 mg/Nm3 15.0 kg/t产品 0.03 排放标准 mg/Nm3 *100 评价结果 达标 说明:*SO2浓度标准限值采用(DB37/2373-2013)表1标准值。
经计算,SO2的排放量为5.25kg/h(折合38.91t/a),排放浓度为15mg/Nm3,满足《山东省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3-2013)表1标准限值要求。t产品排放量为0.03kg/t产品。
3、 NOx污染源分析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