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K12学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K12学习教育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案(全
册)
学生通过讨论想出排队的点子。
教师:正好我还要表扬刚刚讨论中表现好的小朋友,这次我们一起排好队再取小红花吧。 二、新课 还是排队好
活动一:新闻播报,视觉体验 1、出示课件,播放视频。 教师:这里是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塔,可是在这座美丽的大城市里却发生了一幕惨剧。 2、播放视频昆明明通小学踩踏事件。
教师:图片上的这些爸爸妈妈为什么哭的这么伤心?他们的孩子哪里去了?
3、讨论:踩踏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危害?为什么会发生踩踏事件?如何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 提示:不排队,乱哄哄,不文明;不排队,没秩序;不排队,不公平;不排队,很危险……所以,还是排队好! 活动二:情景体验,游戏《乘坐电梯》
教师:老师原本以为这些踩踏事件离我们很远,可是有一次在乘坐电梯的时候,那种拥挤的感觉忽然就让我想到了这一幕。那天当电梯到了一楼,电梯门一打开,黑压压的人群不等我走出电梯就一拥而进。最后我是从很小的缝隙中使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了很大的劲才挤出来。请小朋友帮忙解决如何安全上下电梯?
引导学生知道在电梯门两侧有序排队,两队中间留有空隙,方便电梯里的人出行。 游戏玩法:四张拼接的泡沫地垫代表电梯,两个小朋友充当电梯的两扇门。部分小朋友站在电梯里面,部分幼儿扮演等电梯的乘客。引导幼儿有序的排队站在电梯门两侧。老师发出叮咚的声音,表示电梯到了一楼。电梯门打开乘客先下后上。
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活动三:故事感悟 1、阅读教材P42~45页的小故事。
2、思考:什么时候要排队?什么时候要礼让? 46
提示:排队是基本的规则,先来后到,保证公平;但有时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表示礼让,也是文明的表现。 哪些地方需要排队 活动四:结合生活,巩固认知 1、出示图片,了解生活环境中的排队规则 班级里:排队喝水、排队下楼、排队出行…… 社会中:超市排队收银、排队上下车……
2、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说一说不遵守秩序不排队会出现什么后果 怎样排队好 活动五:找茬游戏
1、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找出并改正图中的错误做法,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巩固深化对自觉排队的认知。 2、学习《排队歌》: 放学后排队走 你在前我在后 守规则讲秩序 小学生有礼貌 分果果要排队 你一个我一个 不争抢多快乐 小学生讲文明 放学后排队走 你在前我在后 守规则讲秩序 小学生有礼貌 分果果要排队 你一个我一个 不争抢多快乐 47
活动六:了解自觉排队日
出示两队孩子排队的图片,介绍自觉排队日来历:每月的11日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顺序排列。
三、升华
情景体验:争当排队日宣传员。
在领取纸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的去进行排队,内化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制作自觉排队宣传画。 ◆ 教学反思 略。 《我们小点儿声》
◆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第一课。教材针对学生实际,从教室里面有点吵入手,通过图片及文字介绍,让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通过图文故事做个‘小小调音师’,启发学生自觉减少噪声;这里也要小点儿声这一活动主题通过减少噪声的
K12学习教育
K12学习教育
标志以及出示应该小点儿声的场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我们要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通过情景创设、故事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逐步养成文 48
明的说话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自觉在公共场合说话小声,不影响其他人。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 【教学难点】
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 课前准备 ◆ 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和他打个招呼吧! 生:(兴奋地)聪聪,你好!
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二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K12学习教育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