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港口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广 州 航 海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调 研 报 告
2013年 5月 2号
题目: 中国港口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港口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摘要】:<正>通过去广州港实训后,了解到的中国港口。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的港口特别是大型集装箱港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1》
港口规模加速扩容,我国港口经过60年的发展,成绩显著,港口基础设施规模扩大,
生产能力增强,港口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 我国港口发展对外开放在逐步扩大,先后实施了区港联动、启动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发展速度和建设脚步加快,港口密度骤然增大,未来中国港口将会进一步扩大开放。 【作者单位】:广州航海学院 【关键词】:港口含义与格局 港口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和面临挑战 应对措施 市场竞争
中国港口行业格局
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由于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的一
个天然界面。因此,人们也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一个特殊特点。《4》 目前,我国沿海已形成五大港口群,分别是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体、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体、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体、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港口群的形成及港口资源的整合,使港口群内部和港口群之间实现了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竞争有序,增强了为腹地经济服务的能力。一些大型港口已经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成为在港口群中起重要作用的综合性主体地位的枢纽港。《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港口业以锐不可挡之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一路飙升,成为世界上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港口行业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日趋发展成熟。然而,在当前全球经济及航运市场低迷的环境下,国际贸易大幅下降,我国港口行业发展面临严重挑战,港际竞争日趋白热化。
港口作为对经济波动较为敏感的行业,受国内外宏观形势的影响,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2012年4月9日,在南京召开的中国港口协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上,专家指出,可以预见,中国大部分港口不但要承受货运量减少导致主营业务收入的减少,而且会因人工、燃物料价格上涨引起成本大幅上升,还将受到来自船公司、货主要求降低港口作业费用的双重挤压,港口业为吸引货源而引发的价格竞争态势也将逐步显现。未来,中国港口业将何去何从?
港口发展现状
(一)中国港口发展快,吞吐量大,承担了中国大宗物资装卸和中转,但是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物流技术水平低。
(二)港口物流中心地位未形成。由于我国港口布局网络不够合理,枢纽港,喂给港体系还未确立,信息化水平较低,物流企业的发展不尽如人意。
(三)港口物流的信息化系统利用率不高,大部分处于封闭状态。经过多年努力,尽管我国沿海港口和内陆大型港口的信息化投入较大,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但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港口物流信息化系统没有形成统一标准,还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导致一些单一和部分之间建立的信息数据库不能相互沟通,形成信息“孤岛”。
(四)港口大发展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是专业化物流服务方式任有限。我国港口物流量大多处于利润理念阶段,服务意识薄弱,客户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意。我国港口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港口协会副秘书长杜麒栋指出,“总体上我国港口处于?后危机?时代,与本世纪初期我国港口的高速发展时期有着很大差别”。我国的人口红利和产能红利已经利用得差不多,给港口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港口发展的角度来说,正是处于“无边界”时代,受到无边界浪潮的冲击。
港口区域的范围正被打破,港口的''围墙''已容纳不下港口发展。传统港口企业正在走出去,非港口企业正在走进来;同时,港口功能的''樊篱''被冲破,已
不能满足于装卸仓储等传统作业方式,粗放型发展成为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此外,港口的管理规则、理念和认识被打破。
港口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港口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港口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的同时亦面临了如下挑战:
1、企业规模化扩张
港口企业投资规模较大,并保持持续的投资增长趋势,加之随着港口行业整合的不断深入,导致港口企业集团规模巨大。 2、业务多元化延展
我国港口企业由以货物的装卸、运输为主的码头业务扩展至港口物流以及与港口生产相关的引航、船舶拖带、理货、驳运、仓储、船货代理、国际邮轮服务等在内的港口服务业务。港口业务复杂化,港口集团业务协同管理要求急剧增加。
3、集团结构化发展
港口集团人员众多,组织结构复杂;内外部资源浪费! 4、信息分散化管理
港口集团下属企业地域分布广泛,信息种类纷繁复杂,数据难以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集团企业行业跨度广,形成了多种应用系统共存、多种应用系统分散的局面,集团信息获取和集成成本居高不下。
通过市场调查,中国港口协会会长、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戌源认为,当前,中国港口正面临多重挑战:一是航运公司船舶大型化、垄断化和航运业低迷的挑战,从而引发港口的无序竞争;二是港口口岸环境;三是港口运行成本的刚性增长;四是港口的管理,包括精细化、信息化等。
应对措施
中国港口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紧紧抓住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期的机遇,加强发展转化,增强应对能力,适时地转变港口发展方式,调整港口经济结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我国港口的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港口行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具体做法如下:
① 港口企业集团通常跨多个港口经营,应以港口服务为中心进行相关多元化产业扩张,逐步形成较为庞大的港口管理产业链条,适应国际港口物流管理模式。
② 港口增速适当放缓,提高全程物流伸延,多元化经营,港口资源整合,节能环保建设绿色港口,港口信息化智能化,邮轮母港趋势。
③ 规模化全球经营,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班轮公司的联营和重组,提供差异化服务
④ 加强港口发展指导,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硬件设施,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发展。
⑤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港口投资者可把精力放在如何开发内部潜力上,提高有限土地利用率。
⑥ 加强港口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各种港行资源可通过市场整合,优化,减少重复投资,通过资本嫁接,企业兼并,收购等方式,促进临近港口资源,临港产业资源,综合交通资源及省内外甚至境外港行资源的整合,从而避免新的投资和资本浪费,促进中国港口能力的充分利用,降低服务费用。
市场竞争
当前,为了获得更高的运输量,港口业并不是在地理位置上而是在提供物流链服务方向上展开竞争。可以看出,现在国际供应链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物流业的压力不断增大,供应链需要得到范围更广的先进通信工具以及强大、可靠而经济的新型运输网络的支持。那么港口如何应对?
首先是港口要提高自身的物流链运输和服务水平;其次港口正在从“所有权港口”到“商业促进者”身份转变,作为驱动力、促进者、管理员与合作者,港口在物流链中的多个参与者参与的项目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港口有必要在基础结构和增值服务方面推广公私合作关系。《3》
地球上2/3是海洋,海洋运输占85%(江海河内陆运输等),可以说:21世纪是海洋世纪。港口产业作为以海洋运输为核心的基础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沿海国家竞相发展的重点领域。港口不仅是货物水陆空运输的中转地,而且提供了发展转口贸易、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机会,在现代国际生产、贸易和运输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华则介绍,中国港口应超前发展,广州港目前正尝试实现港口主业、港口地产、港航金融业协同发展的多元化发展之路。港口千万不要以量取胜,要以效益至上!港口码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立足于市场!
结语:
针对我国现阶段港口发展的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对港口的发展指导,促进发展绿色港口,可持续发展港口。政府可给做得好的港口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其他优惠,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同时应倡导发展港口应急机制以应对实发性自然灾害或公共卫生事件。 综合调查可得:我国的港口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水平,完全可效仿国外港
口,发展地主港管理模式,来解决目前我国港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将中国港口带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中国港口发展迅速,市场庞大,在中国经济上有着重要位置,积极发展港口经济,促进中国发展,建设美好生活,义不容辞!
文献来源:中国知网,道尔巴巴,亚洲研究网
《1》2013-2017年中国港口码头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2013-2017
年中国港口建设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年港口业市场发展趋势运营现状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3》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4》2013-2018
《5》中国港口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第二季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