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考试试卷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试卷(第1~10单元)(1)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型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一、 填空题(每题2分 共30分) 1、 汽车使用性能 是汽车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汽车以最高效率工作的能力。 2、载货汽车的 容载量 常用比装载质量和装载质量利用系数。 3、评价汽车工作效率的指标是汽车的运输生产率和成本 。
4、汽车检测技术是利用各检测设备,对汽车 不解体 情况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的检查和测量 。
5、汽车检测方法有 安全环保检测、综合性能检测 和 。
6、汽车检测参数包括于 工作过程参数、伴随过程参数 、 和几何尺寸参数。
7、汽车的 动力性 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8、汽车的上坡能力用 载时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坡度 来表示。
9、一般用驱动力与车速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来表示汽车的驱动力,该图称为 汽车驱动力图 。
10、良好沥青路面上的滚动阻力系数要比碎石路面上的滚动阻力系数 小 (填“大”或“小”)。
11、动力因素随汽车行驶速度变化的关系,称为 汽车动力性 。
12、造电涡流测功机的加载装置具有 可控性好、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便于安装 等优点,故在底盘测功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3、点火时间一般用进 点火提前角 表示。
14、第五轮仪的作用是测量 车辆的行程与速度 。
15、汽车制动性能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和制动性的方向稳定性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 判断题(每题2分 共20分)
1、整车质量利用系数=汽车装载质量/汽车整车质量。 ( ) 2、我国实行定期检查、视情维护、强制修理的方法。 ( X )
3、在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故障诊断和性能调试为主的单项检测技术和生产单项检测设备。( )
4、20世纪80年代初,交通部在北京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汽车检测站。 ( x ) 5、各缸点火波形角是发动机总体的检测参数。 ( X ) 6、C极检测站能对底盘输出功率、裂纹等状况进行检测。 ( X )
7、发动机的外特性是节气门全开或高压油泵供油齿杆处于最大供油位置时,发动机功率、转矩和转速的关系曲线。( )
8、现代胎面花纹的作用:一是提高轮胎的抓地能力,二是提高潮湿路面上的排水能力。( )
9、汽车的后备功率愈大,汽车的动力性愈好。 ( )
10、汽车发动机的转矩特性对汽车动力性有很大影响,低速发动机,其转矩变化较大,适应性系数较高,高速发动机,其转矩变化较小,适应性系数稍减。 ( )
三、 选择题(每题3分 共30分)
1、汽车检测站按服务功能分,可分为( ABC )。 A 安全检测站 B 维修检测站 C 综合检测站 2、空气阻力的计算公式是(A )
22
A FW =CDAv/21.15 B FW =CDv/21.15
22
C FW =Av/21.15 D FW =CDAv 3、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装置由( ABC )组成。 A 信号提前系统 B 信号处理系统 C 采控显示系统 D A/D转换器 4、无负荷测功仪可测量( C )功率。
A 发动机动态 B 单缸 C 发动机整机和单缸
5、在点火波形观察分析中,利用一次并列波可进行( AB )测量和故障诊断。 A 各缸闭合角值 B 各缸的波形重叠角 C 各缸点火高压值 D 单缸短路高压值
6、( D )表示发动机的单位有效功率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燃料量。 A 每小时耗油量 B 每升燃料行驶里程 C 百吨公里耗油量 D 比油耗
7、计算汽车的燃料消耗量时,须考虑( BCD )。 A 湿度修正系数 B 道路修正系数 C 温度修正系数 D 海拔高度修正系数
8、汽车底盘测功机台架转动惯量是通过( A )来实现的。 A 飞轮 B 反拖电机 C 车轮 D 转矩仪 9、底盘测功机的类型有( ABC )。 A 电涡流式 B 水力式 C 电力式 D 反作用式 10、柴油机喷油压力波与( A )无关。
A 发动机负荷 B 喷油器开启时刻 C 喷油压力 D 喷油器关闭时刻 四、 简答题(每题10分 共30分) 1、汽车的使用方便包含那些内容? 2、试画出综合检测站工艺路线流程图
3、汽车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试卷(第1~10单元)(2) 一. 名词解释 (每题 1. 汽车的加速性能是指汽车在各种使用条件下迅速增加行驶速度的能力。 2. 汽车的越野性——是指汽车能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及无路地带的能力 3.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是指汽车以最小的燃料消耗完成单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 4. 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的能力。 5. 汽车行驶平顺性——是指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受的振动和冲击环境在一定舒适度范围内的性能。
二. 选择题(每题2分 共20分)
1.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受(B )阻力。 A.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下坡阻力、加速阻力 B.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上坡阻力、加速阻力 C. .滚动阻力、上坡阻力、加速阻力
2.我国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指标用( A)来表示。 A.等速行驶百公里的燃料消耗量。 B.百吨公里的燃料消耗量。 C.等速行驶的燃料消耗量。
3.当Ft>Ff+Fw+Fi时,汽车将( A)行驶。 A.加速 B.等速 C.无法起步或减速
4.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为固定比值的汽车,在( B )的路面上制动时,会出现前轮先抱死。
A. ?=?0 B. ?<?0 C. ?>?0 5.( A )是改善制动效能的措施之一。
A.增大制动器制动力; B.增大制动协调时间; C.增大蹄鼓间隙。 6.常用( B )评价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A.车身行驶的平衡性;B.车身振动的固有频率;C.最小离地间隙。 7.汽车的加速能力常用( C )来评价。 A.加速度;B.最大车速;C.汽车加速时间。
8.汽车的机动性评价参数主要包括车辆转弯宽度、突伸距和( A )。 A.前外轮最小转弯半径;B.最小离地间隙;C.汽车的车身长度。 9.附着系数最高的路面是:( B ) A.沙石路面;B.柏油路面;C.冰雪路面。
10.《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车速表允许误差范围为( C )。 A.大于20% B.小于5% C.+20%~-5% 三.填空题(每题2分 共20分)
1.车轮静不平衡是指车轮质心与 旋转中心 不重合。 2.第五轮仪主要用来在机动车辆进行道路试验时,测量车辆的 行程 、 速度 和时间等参数。
3.汽车行驶平顺性与 悬架 、 轮胎 、座椅的结构和特性有关。 4.交通部13号令要求对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 定期检查 强制维护 视情修理 、 、
合理改造、适时改造和报废的全过程管理。 5.汽车动力性检测项目有 汽车加速性能检测 、 汽车最高车速 、汽车滑行性能检测、发动机输出功率检测、汽车底盘输出功率检测。
6.车速表检测方法通常有 道路检测法 、 台架 两种
7.前照灯的 发光强度 光束的照射方向 和 被列为汽车运行安全检测的必检项目。
8.车轮的不平衡,在汽车高速行驶时将引起车轮的 上下震动 和 左右摆动 。
9.汽车的稳态响应可分为中性转向、 不足 、 过多 三类。
10.前照灯检测的方法有 和 屏幕法 前照灯检验仪器检测 。 四.判断题(每题1分 共10分)
( )1.汽车检测方法有安全环保检测和综合性能检测。
( )2.制动的方向稳定性是指制动时是否会发生制动跑偏、侧滑、或失去转向能力。
( )3.潮湿、泥泞的土路附着系数较高是汽车越野行驶困难的原因之一。
( )4.减小悬架刚度,降低固有频率,可以减少由于不平路面而引起乘员承受的加速度值,这是改善平顺性的基本措施。
( )5.前轮定位失准会引起行驶跑偏。
oo
( )6.冬季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范围19C~23C,湿度为60%~75%。 ( )7.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 ( )8.汽车行驶速度越快,燃油经济性越好。
( )9.车轮抱死的顺序与汽车载荷大小及道路情况有关。
( )10.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有汽车的最高车速、汽车的驱动力、汽车的爬坡能力。
五.简答题 (每题5分 共20分) 1.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是什么? 2.用什么指标来评定制动效能?
3.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方法有哪两种? 4.制动系常见故障有哪些?
六.问答题(每题10分 共20分)
1.从使用和结构方面要提高燃油经济性应采取哪些措施? 2.车轮不平衡的危害?
《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样卷
三.填空题 1.旋转中心 2行程 速度 3悬架 轮胎 4 5汽车加速性能检测 汽车最高车速检测 6道路实验法 台架实验法 7 8上下振动 左右摆动
9不足转向 过多转向 10法 四.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对 5.对 6.错 7.错 8.错 9.对 10.错 五.简答题:
1.Ff+Fw+Fi≤Ft≤Fz
2.用制动力、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 3.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
4.有制动失效、制动效能下降、制动跑偏、制动侧滑和制动拖滞 六.问答题:
1.答:使用方面应注意保持发动机和底盘良好的技术状况,合理选用行车档位、车速,适当采用滑行技术,合理采用拖挂运输方式;结构方面应合理选用发动机,扩大柴油汽车的比例,大力推广子午线轮胎等。
2.答:车轮的不平衡,引起汽车行驶时车轮的上下振动和左右摆动,不仅影响汽车的行驶平顺性,还使驾驶员难以控制汽车行驶的方向,降低另部件的使用寿命,甚至酿成重大交通事故。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技术》试卷(第1~10单元)(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