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某花园景观项目施工设计方案-典尚设计-三维动画效果图
B.施工要点
1 、每班开始前,对搅拌机及上料设备进行检查并试运转;对所用计○
量器具进行检查并定磅;校结施工配合比;对所用原材料的规格、品种、产地、牌号及质量进行检查,并与施工配合比进行核对;对砂、石的含水量进行检查,如有变化,及时通知试验人员调整用水量。一切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盘拌制混凝土。
2 、计量 ○
a、砂、石计量:用手推车上料时,必须开车过磅,卸多补少。以保证砂、石计量准确。砂石计量的允许偏差≤±3%。
b、水泥计量:搅拌采用袋装水泥时,对每批进场的水泥抽查10袋的重量,并计量每袋的平均实际重量,小于标定重量的要开袋补足,或以每袋的实际重量为准,调整砂、石、水及其它材料的用量,按配合比的比例重新确定每盘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水泥计量的允许偏差应≤±2%;
水计量:水必须每盘计量,其允许偏差应≤±2%。
3 、上料:现场拌制混凝土,先将计量好的原材料汇集在上料斗中,○
经上料斗进入搅拌筒中。上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
4 、第一盘混凝土拌制的操作: ○
每次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先加水使搅拌筒空转数分钟,搅拌筒被充分湿润后,将剩余积水倒尽。
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时,由于砂浆粘筒壁而损失,因此,石子用量按配合比减半。
从第二盘开始,按给定的配合比投料。
5 、搅拌时间的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的控制按下表进行控制。 ○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S)
混凝土坍落度(㎜) ≤30 ≥30 搅拌机机型 自落式 自落式 搅拌机出料量(L) 120 90 6 、出料:出料时,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和物的外观质量,如目测合○
格方可出料。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出尽。
C.施工技术措施
1 、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个工作班○至少两次。
2 、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每一个工作班至少两次,混凝土○
拌合物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不符合要求时,查找原因及时调整。
3 、在每一个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如○
下雨或原材料有变化),及时检查。
4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随时检查。 ○
5 、按以下规定留置试块: ○
a、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b、每一个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c、对现浇混凝土结构,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可根据
技术交底的要求确定。为保证留置的试块具有代表性,在第三盘以后至搅拌结束前30分钟之间取样。
D.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混凝土强度不足或混凝土强度不均匀,强度离差大,是常发生的○
质量问题,是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为防止这一质量问题需要综合治理,除了在混凝土运输、浇筑、养护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外,在混凝土拌制阶段要特别注意控制好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认真执行配合比,严格原材料的配料计量。
2 、○混凝土裂缝是常发生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原因很多。在拌制阶段,如果砂、石含泥量大、用水量大、使用过期水泥或水泥用量过多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因此在拌制阶段,仍要严格控制好原材料质量,认真执行配合比,严格计量。
3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差,坍落度不符合要求。造成这类质量问题○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水灰比影响最大;第二是石子的级配差,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第三是搅拌时间过短或过长等。解决办法是从以上三主方面作手。
4 、要注意水泥、混合料的存放保管。水泥有水泥库,防止雨淋和受○
潮;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应复检。
4、混凝土的浇筑 A.工艺流程
1 、作业准备 ○
浇筑前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是否垫好。使用木模板的地方浇水使横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在杂物及积水清除后再封闭。
2 、混凝土的搅拌 ○
本工程砼采用现场搅拌
a、每次浇筑砼前1.5小时左右,由施工现场专业工长填写申报“砼浇灌申请书”由建筑、监理单位和技术负责人或质量检查人员批准,每一台班者应填写。
b、砼搅拌时严格按本章操作工艺进行。 3 、混凝土的运输 ○
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后,及时送到浇筑地点。根据气温控制在1—2h之内,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现象。如混凝土动至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已初凝的混凝土不能使用
4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
a、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快插慢拔,插入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提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保证振动器的平板已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b、浇混凝土时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按所使用的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c、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铁件和插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