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试卷B
..…………… _…__…__…__…__…__…_号…学… … … …__…__…__…__线_._.__… 名…姓… … …班.. … … 订业.专… … … … … … … …级装 . . … … …)…部…(…系…__…__…__…__…_……… …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消费者行为学》试卷(B卷)
适用班级: 13 级 市场营销 专业
(说明: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 分 阅卷人 阅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要按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属于人类最高级需要的是( )
A. 自尊的需要 B、他人实现的需要 C、自我表达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2.在家喝一杯咖啡价格约10元,在咖啡屋约20元,而刘先生一定要到有良好服务、环境优雅、旋律优美的大咖啡厅消费50元。刘先生的消费行为属于( ) A 理性消费 B 感性消费 C 不合理消费 D 冲动消费
3.下列有关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行为主义范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强调消费行为的主观性和象征性 B、强调消费者行为的理性
C、其价值在于可以改变或维持消费者行为 D、其价值在于可以洞察、理解消费者行为
4.你在购买牙膏、牙刷等生活必需品时的购买决策主要依据已往的经验和习惯,较少受广告宣传和时尚的影响,在购买过程中也很少受周围气氛、他人意见的影响,你的购买类型属于( )A.习惯型 B.冲动型 C.疑虑型 D.理智型
5.我国历来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食品调味传统,这体现了亚文化中的( ) A.民族亚文化 B. 宗教亚文化 C. 地理亚文化 D. 年龄亚文化
6.消费者在社会交往中,要么将他人视为与自己同一层次的人,要么将他人视为是比自己更高或更低层次的人,这体现社会阶层的什么特征( )
A.多维性 B.同质性 C.动态性 D.层级性 7.首先提出将心理学应用到广告活动中的是( ) A 斯科特 B 卢因 C 科特勒 D 法约尔
8.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有( )
A消费者购买行为 B消费者心理活动基础 C消费者群体心理与行为 D消费者心理与市场营销 9.消费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是( )
A.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心理学科分会。 B.美国工程师泰勒创立了“泰勒制”。 C.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D.1901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出版《广告心理学》
10.人避免对某些刺激发生注意,对某些信息作出知觉反应的程度降低,这属于知觉的( ) A.恒常性 B.防御性 C.整体性 D.选择性
11.在百货商店里与人谈话时,大家可能注意到自己的谈话内容而无视其他刺激,说明(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集中性 C.注意的指向性 D.注意的不变性
12.在消费者记忆机制里,影响消费者信息提取有哪些因素( ) A.刺激提取的线索 B.刺激的连续性 C.刺激的代表性 D.刺激的熟悉性
13.如果同学提起要买手机,很多人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就买个诺基亚吧,用着爽!那么,用消费者行为学知识解释,这属于什么现象( )
A消费者专业性 B消费者情绪 C刺激的代表性 D 刺激的突出性 14.首位效果属于消费者记忆机制的哪部分( ) A.复述 B.编码 C储存 D提取
15.利用音乐的幽默,引起快感的视觉刺激等营销方法,这是根据( ) A刺激的突出性 B刺激的熟悉感 C消费者专业性 D消费者情绪 16.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不包括( )
A生理需求 B爱与归属需求 C自尊需求 D自我防御需求 17.下列选项中不是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过程的是( ) A.有榜样或其示范行为出现的过程 B.学习者的注意过程 C.消费者的保持过程 D.行为的再现过程 18.潜在动机的测定方法不包括( ) A观察法 B问询法 C投射法 D问卷法 19.注意的的特点不包括( ) A.指向性 B.可诱导性 C.集中性 D.转移性
20.人们除了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外,还有交友、娱乐、消遣等各种期望和需要,会参加一些俱乐部、协会、兴趣等等活动。那么关于“球迷协会”所属社会群体,下面选项最恰当的是( ) A.主要群体B.次要群体C.主要的非正式群体D.非正式群体
阅卷人 得分 二、多项选择(多选、错选不得分,本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计 10分。)
1.消费者行为具有( )的特点
A 多样性 B专业性 C可引导性 D 引申性 E 复杂性
2.科尔曼地位指数法从( )方面综合测量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 A 职业 B 家庭收入 C相关群体 D居住区域 E教育 3.现代动机理论包括( )
A需要层次理论 B驱力理论 C双因素理论 D显性需要理论 E精神分析说 4.知觉风险类型包括( )
A功能风险 B 物质风险 C经济风险 D 社会风险 E心理风险 5.态度的功能包括( )
A 功利功能 B 自我防御功能 C 知识(认知)功能 D 价值表现功能 E 识别功能 阅卷人 得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 1.社会阶层
2.涓流效应
3.消费者情境 4.风险
5.消费体验
6.连接式决策 阅卷人 得分 四、问答题(本题共4题,每小题8分,共计32分。) 1.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差异对企业营销有何种意义?
2.试述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原因,企业应如何应对谣言?
3.零售环境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对消费者行为有怎样的影响?
4.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阅卷人 得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1题,计14分。)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在各种有关过于肥胖和蛀牙危险的宣传攻势下,人们开始躲避甚至拒绝任何甜食,这对糖
果生产厂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某糖果生产企业委托一家机构帮助解决困境,专家们为其设计制定了一个计划。首先采取的一项措施是,把糖果体积减少一半,突出强调大糖果盒里的小糖块;接着又采取另一种策略:那就是奖励自己。这种策略的理论是,孩子们因“表现好”就可以得到糖果作为奖励。因此,从很小的年龄开始,糖果作为一种奖励象征铭刻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最后再运用电视广告的宣传,不断把此类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他们启用一位身材苗条的芭蕾舞演员,广告中她在翩翩起舞时伸手去拿一块小糖果,并且说:“保持体型优美多么不易,这也是我喜欢这‘小小糖块’的原因。神奇的小糖块使我在后台迅速恢复体力,又不至有‘腹满为患’的感觉。”
问题:专家们的三种策略分析迎合了消费者的哪些心理需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