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三课赛”之《形变与弹力》评课

“三课赛”之《形变与弹力》评课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12:38

“三课赛”之《形变与弹力》评课

物理组 谢晓虎

听了高二物理组示范的《形变与弹力》一节内容,收获不少,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评课内容:

本节课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一、 从教学效果方面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认识了弹力现象,了解了形变及分类,知道了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本节课包含了微小形变放大法,图像法,归纳法等科学研究方法。通过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使学生对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并学会了记录数据,处理数据,归纳结论。通过师生共创情景,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了观察现象并作好记录,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较好的注重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讨论、交流、合作与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培养。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探究现象,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基本上落实了三维目标。

本节课的重点是弹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板书及小结基本突出了重点。难点是弹力的方向判断,通过感受弹簧和绳子的弹力,分析桌面上的支持力与压力,归纳弹力方向基本突破了难点。

因课堂节奏和时间的分配问题,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一般,三维目标基本落实,重难点不够突出。

二、 从教学思想方面看

新课程理念在于构建新的课堂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合作探究与讨论交流。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新课程理念的渗透,老师能较好地把握住教材的要求,结合大纲与高考,以引导学生为主,启迪学生思维,通过合作与探究,讨论与交流的方式,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美中不足的是整节课仍然有“填鸭式”“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重视知识的讲授,轻视了能力的培养,没能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整个课堂老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授的时间超过三分之二,没能较好地顾及部分学生的情绪和反应,留给学生思考,动口,动手的机会和时间较少。

因此,从本节课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渗透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在教学思想方面仍然依托传统教学,没有进行彻底的改进与创新,新瓶装旧酒,有其形而实不足。

三、 从教学程序方面看

通过愤怒的小鸟和桌球视频引入,导出本节课的内容,这是一个新颖的引入方式,通过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形变与弹力的思考,提出了微小形变的观察问题,采用微小形变放大法,演示了桌面的形变,渗透了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弹力和形变,讨论了弹力的形成,得出了弹力的概念,逻辑较清晰,过度较自然;通过对弹力的解读,围绕三要素,首先探讨方向问题,橡皮筋演示并感知弹力方向,分析面面接触,归纳出弹力的方向,基本突出了重难点,体会了归纳法的应用;接下来,以弹簧为例,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出了胡克定律;实验环节按照猜想与假设,制定方案,收集数据并处理,归纳结论,体现了新课程理念;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动手探究,老师在其中扮演了指导角色,并规范了学生的操作,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最后进行课堂小结。

因时间分配不合理,实验探究阶段并没有按照既定设计进行,实验数据与结论的展示虽然有电子表格处理数据并电脑绘图这一个亮点,但结尾显得仓促紧张,并出现拖堂现象。因此,整节课虽然流程清晰、结构合理,但表现不足。 四、 从教学基本功方面看

首先,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方面,老师引导、启迪学生思考,通过合作探究、交流谈论、归纳总结,有新课程理念的渗透,但是机械学习过多,启发性原则应用不足,

其次,在教学组织能力方面,组织学生分组学习,交流合作,共同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归纳总结,因经验欠缺,没能较好地组织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第三,在教学行为策略方面,课堂活跃、场面热闹、学生积极参与,但过多的一问一答,且问题频繁缺乏深度,学生大多不假思索的回答,是否真正启发学生思维值得思考。

第四,教学机智与表现力表面,因时间分配不合理,临近结尾时的应变能力和及时组织能力欠缺,未能全部实现预定内容的展示。

最后,教态语言与板书方面,教态自然亲切,但节奏略显死板与生硬,语言自然流畅但不够精炼与生动,感染力不足,有板书但不够简略不够全面。

因此,老师经验不足,并没有把自己的设计、思想、理念完全展现出来。 五、 问题及改进

1、 时间分配问题,未完成教学任务,是否可以考虑内容的精简;

2、 幻灯片设计不够精致,有漏字现象,版式不统一,字体色彩搭配不易观

看,幻灯片应该体现自己的制作与设计并注重观看效果;

3、 实验操作不规范,激光笔使用后应该及时关闭,并且用激光笔演示桌面

的形变可能是桌面晃动造成;

4、 实验准备不充分,应该先固定好直尺;

5、 弹力概念,没有显示在幻灯片或者板书上,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6、 分析弹力方向以面面接触为例,物体对桌子产生压力,桌子发生形变,

是否改成桌子受到挤压更合理一些,并且在图形演示形变的时候没能准确反映形变的过程;

7、 实验探究前没必要纠结于弹力和形变量如何测量,实验步骤已经完整的

展现在导学案上;

8、 实验数据的采集存在记数错误,属于估读问题;

9、 数据表格可以考虑画在黑板上,并请同学分享并展示所得实验数据,以

及如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0、 课堂结构不完整,缺乏反馈练习与课堂小结。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合理,思路清晰,引入新颖,教学辅助手段先进,但因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运用不足,传统教学占主要,教学模式生搬硬套,以及教学经验的欠缺,导致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搜索更多关于: “三课赛”之《形变与弹力》评课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三课赛”之《形变与弹力》评课 物理组 谢晓虎 听了高二物理组示范的《形变与弹力》一节内容,收获不少,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评课内容: 本节课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 一、 从教学效果方面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认识了弹力现象,了解了形变及分类,知道了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本节课包含了微小形变放大法,图像法,归纳法等科学研究方法。通过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使学生对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并学会了记录数据,处理数据,归纳结论。通过师生共创情景,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了观察现象并作好记录,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较好的注重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讨论、交流、合作与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培养。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探究现象,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基本上落实了三维目标。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