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第12讲化学实验基础

江苏省201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简易通:第12讲化学实验基础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4 8:45:15

专题四 化学实验

第12讲 化学实验基础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 mol·L-1 H2SO4溶液 B.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2种

C.分液漏斗、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检查是否漏水 D.漂白粉能露置在空气中保存

解析 选项A,所需的H2SO4溶液为50 mL,用100 mL容量瓶配制将会浪费药品。选项B,测定中和热时需要烧杯、环形玻璃搅拌棒和温度计。选项C,分液漏斗、滴定管和容量瓶在使用前都需要检查是否漏水。选项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Ca(ClO)2会与空气中的CO2、H2O反应,从而导致失效,因此需密闭保存。 答案 C 2.(2013·

4)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 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 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

解析 A项,步骤(1),由于得到不溶性物质,所以应采取过滤的方法,正确。B项,步骤(2),由于得到有机层和水层,所以应用分液漏斗分离,正

( )。

1

确。C项,从水溶液中获得固体,应采取蒸发结晶或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应用蒸发皿,错误。D项,从有机层中获得甲苯,应根据沸点不同,采用蒸馏装置,正确。 答案 C

3.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A B C D 被提纯的物质 溴化钠溶液(NaI) 氯化铵溶液(FeCl3) 二氧化碳(CO) 碳酸钠(偏铝酸钠)

除杂试剂 新制氯水、CCl4 氢氧化钠溶液 氧化铜粉末 盐酸 分离方法 萃取、分液 过滤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过滤 ( )。

解析 选项A,Cl2既可以与NaI反应,也可以与NaBr反应。选项B,3NaOH+FeCl3===Fe(OH)3↓+3NaCl,引入新杂质NaCl,且NaOH也能与氯化铵溶△

液反应。选项C,CO+CuO=====Cu+CO2,不仅除去CO,还生成CO2,一举两得。选项D,碳酸钠也能与盐酸反应。 答案 C

4.(2013·南京淮安二调,6)下列实验装置正确的是

( )。

A.用图甲所示装置收集SO2气体

B.用图乙所示装置检验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产生的乙烯 C.用图丙所示装置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 D.用图丁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O2

解析 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收集二氧化硫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A错误;

2

图乙中如果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也不能说明一定有乙烯生成,因为挥发出的乙醇蒸气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B错误;从食盐水中提取氯化钠应该用蒸发结晶,而图丙中使用的是坩埚,C错误;二氧化锰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正确。 答案 D

5.(2013·泰州中学一模)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

( )。

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B.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该铝热剂不含氧化铁

C.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

D.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甲酸、甲酸甲酯、乙酸、乙酸乙酯四种物质

解析 A项溴蒸气和二氧化氮均具有强氧化性,都能够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不正确;由于Fe3+能够氧化铝转化为Fe2+,故B项不正确;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pH试纸变红后褪色,无法测量其pH,C项不正确;常温下,根据能否溶解新制氢氧化铜分为两组甲酸和乙酸、甲酸甲酯和乙酸乙酯,然后加入过量新制氢氧化铜加热,甲酸和甲酸甲酯的溶液能够生成红色沉淀。 答案 D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6.(2013·扬州模拟)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3

A.用图1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NH3

B.用图2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C.用图3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D.用图4装置测量Cu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解析 A项,NH3密度比空气小,必须用向下排空气法,错误;B项,用电解法来制备Fe(OH)2时应Fe做阳极,错误;C项,Cl2与NaOH溶液反应使烧瓶内压强降低,形成负压喷泉,正确;D项,铜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NO,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正确。 答案 CD 7.(2013·

13)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制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

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 C.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Ca2+,但没有Mg2+ 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2+

解析 加入NaOH溶液后观察到黄色火焰,不能确定试液中含有Na+,A项不正确;由于葡萄糖酸根中不含醛基,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现象2不能说明任何问题,B不正确;Mg2+与NH3·H2O反应会产生沉淀,显然C项正确;用H2O2氧化之前未检验是否含有Fe3+,D项不正确。 答案 C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 )。

( )。 结论 沉淀均为BaSO4 实验操作 在Ba(NO3)2溶液中分别实验现象 均有白色沉淀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专题四 化学实验 第12讲 化学实验基础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 mol·L-1 H2SO4溶液 B.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2种 C.分液漏斗、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检查是否漏水 D.漂白粉能露置在空气中保存 解析 选项A,所需的H2SO4溶液为50 mL,用100 mL容量瓶配制将会浪费药品。选项B,测定中和热时需要烧杯、环形玻璃搅拌棒和温度计。选项C,分液漏斗、滴定管和容量瓶在使用前都需要检查是否漏水。选项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Ca(ClO)2会与空气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