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3:40:58

缠绵悱恻。篇末?长恨?可看作本诗的主旨。此恨从何而来,诗人首先从李隆基贪求美色写起,接着以大量笔墨铺陈李、杨荒淫的生活,结果招致安史之乱,造成国家的悲剧,随即也造成了李隆基、杨玉环个人的爱情悲剧。李、杨既是悲剧制造者,也是悲剧的承受者。白居易的这一艺术构思使《长恨歌》的主题更加丰富、深刻而使人深思。正因为有了这条主线,所以杨玉环死后,唐玄宗对她的无穷思念,就更加耐人寻味。?长恨?与?贪色误国?有着内在的因果联系。为了突出?长恨?主题,诗人不拘泥于历史,而是以丰富的想象,虚构了方士升天入地寻找贵妃的情节,创造了杨玉环在仙境亡魂再现、赠物寄词表深情的动人故事,使悲剧的情节再生波澜,出现转折,更富有传奇色彩。 2.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

这篇长达八百四十字咏史诗之所以脍炙人口,历久弥新,是因为诗人

以深情之笔,对故事作了生动的描写,而且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出了死而复生、恩爱不绝的爱情奇迹,提出?天上人间会相见?的预约,使这个爱情悲剧极富真实感与普遍性。故能寄相思于人间天上,托遗恨于地久天长。《长恨歌》继承并发扬了《诗经》以来的爱情诗的传统,又对明清传奇以极大的影响。汤显祖的《还魂记》中之杜丽娘梦慕柳梦海而死,死而复生,终于结成夫妇的故事;洪升的《长生殿》中明皇与杨妃天上相会的情节,皆与此一脉相承。 3.叙事、描写和抒情的高度融合。

《长恨歌》是叙事诗,既有叙事、也有写景、抒情,作者善于将三者

有机地结合起来。诗人写出了唐玄宗求色和杨贵妃得宠的经过,叙述安史乱起、玄宗出逃、马嵬缢妃的事件,再而描述唐玄宗晚年的凄清孤寂的生活和思念杨贵妃的情景,最后让杨贵妃在仙山中出现,表现玄宗与杨贵妃至死不渝的爱情。作者叙事均不是纯客观的叙事,而是揉进了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对唐玄宗荒淫误国,杨玉环恃宠而骄恃批判态度,对他们的爱情悲剧给予极大的同情。诗

人或者将人物的思想感情倾注于景物之中,用景物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或者选择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景物,描写人物对这类事物或景物的感受来表现其内心世界。或者以乐景写哀,或者以哀景写乐。行宫的月色、雨夜的铃声、马嵬坡下的泥土、太液池中的芙蓉、未央宫里的杨柳,这些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使唐玄宗不禁触景生情。正因为诗人是以情叙事,以情写景,使三者统一于全诗之中,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是比较强的。 4.语言美、音律美。

这首叙事长诗,语言流畅婉转、明丽、优美,而且对仗工整,音节和 谐,形象鲜明。加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的语言别具魅力,格外动人。如描写杨玉环选入宫中的美貌娇态,?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仅两句诗就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的情态。?归来池苑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读来流畅、明白、上口。而且词句优美,比喻贴切、生动。像?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等诗句对仗极为工整,音律和谐。诗中还运用了借代、比喻、对比、对偶、顶针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形式美。 2 练习

1.关于此诗的主题,历来有争议。有?讽喻说?,有?爱情说?,有?双重主题说?,你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我们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复杂的、双重的,诗人白居易的态度也是矛盾的。这首诗既对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而废弃朝政荒淫误国,以致发生安史之乱,有批判;同时也歌颂了李、杨之间的爱情,特别是对杨贵妃的悲惨结局寄予了极大同情。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即第一段、第二段对唐玄宗迷恋杨玉环,沉醉歌

舞,招致安史之乱,很明显是谴责、批判的。诗的开头?汉皇重色思倾国?,这?重色?二字就表明了?刺上?的意味。?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金屋妆成矫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对李隆基不理朝政、淫乐贪色显然是讽谕的。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还在欣赏歌舞,?渔阳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批判讥讽的态度显而易见。从马嵬兵变、杨玉环被处死开始,诗人态度开始发生转变,从批判转

向同情、乃至歌颂。李、杨的爱情最终以悲剧为结局。白居易作为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对君王虽有所讽谕,但?忠君?思想是难以动摇的,李隆基作为君王,其爱情落得如此悲剧下场,诗人寄予深深同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们从?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面柳面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这些诗句里都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倾向。结尾部分诗人以丰富的想象虚构了杨贵妃亡魂再现的故事,这里也表现诗人对李、杨爱情的极大同情。

2.《长恨歌》是一首抒情色彩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试结合本诗具体分析。

《长恨歌》是叙事诗,既有叙事,也有写景、抒情,作者善于将三者

有机地结合起来。诗人写出了唐玄宗求色和杨贵妃得宠的经过,叙述安史乱起、玄宗出逃、马嵬缢妃的事件,再而描述唐玄宗晚年的凄清孤寂的生活和思念杨贵妃的情景,最后让杨贵妃在仙山中出现,表现玄宗与杨贵妃至死不渝的爱情。作者叙事均不是纯客观的叙述,而是揉进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对唐玄宗荒淫误国、杨玉环恃宠而骄恃批判态度,对他们的爱情悲剧给予极大的同情。诗人或者将人物的思想感情倾注于景物之中,用景物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或者选择人物周围富有特征的事物、景物,描写人物对这类事物或景物的感受来表现其内心世界。或者以乐景写哀,或者以哀景写乐。行宫的月色、雨夜的铃声、马嵬

坡下的泥土、太液池中的芙蓉、未央宫里的杨柳,这些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使唐玄宗不禁触景生情。正因为诗人是以情叙事,以情写景,并且使三者和谐地统一于全诗之中,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是比较强的。

3.封建帝王是否会有真正的爱情?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感情果真能真

挚到诗中所写的程度吗?如果其中有虚构,为什么两人的爱情故事又历来深受人们的同情和赞赏呢?

封建帝王是否会有真正的爱情?恐怕人们的答案不一致,也不必强求 一致。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感情不一定真挚到诗中所描写的程度,其中有作者的虚构。但是我们认为《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它不等于历史,它是经过诗人艺术加工后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作者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进行了艺术虚构,而且对李、杨爱情悲剧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对李、杨爱情故事生动、细腻的描写,使得白居易笔下的李、杨爱情悲剧远远超出历史事实本身,具有很大的普遍性。诗人把它作为爱情故事来创作,表达了人民对美好感情的一种追求。而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不论是贫民、还是帝王后妃,都会得到人们的同情与怜悯。这正是《长恨歌》为人传诵,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1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写作特点

1.运用比喻、象征,婉曲抒怀。

这首诗的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成为千古名句。诗人将人们熟知的形象——春蚕、蜡炬加以精心提炼,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赋予了深刻的寓意。用春蚕之死,比一对恋人的相思,绵绵不断的蚕丝正是诗人情思的象征;而燃烧中滴下的蜡泪象征着诗人忠于爱情的泪水。比喻贴切、形象,两句合起来构成深邃的意境,内涵十分丰富。 2.回环深转的抒情旋律。

搜索更多关于: 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缠绵悱恻。篇末?长恨?可看作本诗的主旨。此恨从何而来,诗人首先从李隆基贪求美色写起,接着以大量笔墨铺陈李、杨荒淫的生活,结果招致安史之乱,造成国家的悲剧,随即也造成了李隆基、杨玉环个人的爱情悲剧。李、杨既是悲剧制造者,也是悲剧的承受者。白居易的这一艺术构思使《长恨歌》的主题更加丰富、深刻而使人深思。正因为有了这条主线,所以杨玉环死后,唐玄宗对她的无穷思念,就更加耐人寻味。?长恨?与?贪色误国?有着内在的因果联系。为了突出?长恨?主题,诗人不拘泥于历史,而是以丰富的想象,虚构了方士升天入地寻找贵妃的情节,创造了杨玉环在仙境亡魂再现、赠物寄词表深情的动人故事,使悲剧的情节再生波澜,出现转折,更富有传奇色彩。 2.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 这篇长达八百四十字咏史诗之所以脍炙人口,历久弥新,是因为诗人 以深情之笔,对故事作了生动的描写,而且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出了死而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