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泉经贸防盗安全教育
1、加强对笔记本电脑防盗设施和方法的认识
一般的笔记本电脑都配有防盗锁插槽,可以到市场购买钢丝防盗锁,一端插入插槽,一端绕到难以移动的物体上,用钥匙或密码可以打开。虽然这种防盗锁用断线钳等工具可以钳断,但可以拖延犯罪分子偷盗的时间,作案时间越长,对他们越不利。有条件的可以安装防盗栓,在显示屏和键盘之间安装,造成电脑无法合拢,除非用钥匙打开,强行打开则电脑被毁。平时应将笔记本电脑放在安全隐蔽处,妥善保管。
2、加强对笔记本电脑序列号的保存登记
购买笔记本电脑后,要加强对笔记本电脑序列号的登记保存工作。平时将序列号、购买发票及保修卡等凭证妥善保存,万一被盗可向公安机关提供有效破案信息,以便及时找到赃物。
3、提高自身防范意识,自觉采取防范措施
这是笔记本电脑防盗最重要的一点。大家离开宿舍务必锁门,短短几分钟的空隙都会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宿舍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照顾,最后一个离开宿舍的人有义务关窗锁门,在宿舍期间也有义务帮助照看同宿舍同学的财物,要维护整个宿舍的财物安全;在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笔记本要随身携带,要时刻处于自己的视线以内,去上厕所也要随身带上;在公共场所休息时千万要注意,曾发生有同学在桌子上趴着睡了,笔记本电脑丢失的情况。
三、宿舍防盗
学生宿舍被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刚开学时易发生被盗;放假(同学离校)前一周内,尤其是临近放假前一两天内,易发生被盗;闷热天气,开门窗睡觉时,易发生被盗;周末易发生被盗;学校举办大型文体活动时易发生被盗等。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案例1:引狼入室,害人害己
大学生杜某喜欢结交朋友,自称朋友遍天下。2005年9月3日学校刚开学,杜某将两名新交的“朋友”带到宿舍并留宿。第二天早晨,当同学们还沉浸在睡梦中时,他的两个“朋友”将寝室内的贵重物品和现金洗劫一空后逃之夭夭。杜某也不知两人的真实身份,只好赔偿同学们两千元的损失。
点评:每学期开学之初,是学生物品被盗的高发期,因为这段时间同学们的物品和现金都处于“饱和”状态,犯罪嫌疑人都盯着这一“黄金”时期,寻求各种时机下手,杜某刚好为他们提供了机会。在校大学生社会阅历尚浅,在与校外陌生人交往时一定要慎重,否则将引火烧身,后悔莫及。
提示:在宿舍发现形迹可疑的陌生人时,一定要及时向生管或学校保卫部反映,以防不测。现实生活中犯罪嫌疑人往往利用大学生热情好客、缺乏社会经验、自我防范意识淡薄等特点,采用蒙骗等手法与学生套近乎、拉关系,伺机作案。
案例2:顺手牵羊,后悔莫及
某高校学生公寓一宿舍住着来自三个不同班级的六名学生,平常这三个班的其他同学经常到这里来串门。2006年12月22日晚上(周末)8点多,学生吴某独自一人在宿舍闲着无聊,便打电话邀请同伴另两名同学周某和董某过来玩牌,然后随手就把手机甩在床上。10点半左右,同宿舍其他几名同学先后回到宿舍,此时吴、周、董三名同学打牌的兴趣正浓,其他同学回来后有的观看他们打牌,有的洗漱,有的躺在床上看书。11点45分玩牌结束。吴某这是想起关手机准备休息,才发现刚买的价值1880元的手机不翼而飞。吴某迅速报警,学校保卫人员和警察及时赶到现场,经询问和现场调查,发现同室学生蔡某有重大嫌疑,学校保卫人员和警察及时赶到现场,蔡某交待了自己的作案经过:“我回到宿舍后,第一眼就看到床上放着吴某的手机。因家庭条件差,我一直没有买手机,而吴某的手机是刚买的,档次较高,于是便产生了不该产生的念头。我假装在床上看他们打牌,趁同学们不注意,把手机放进鞋子里,之后还站起来在宿舍内走动,装着到卫生间小便、洗手。当我观察他们确实未发现我的举动时,就趁机走出宿舍,把手机关掉藏了起来,打算放假时再把它带回家,等将来毕业时再用。真没想到一时糊涂做出这样的蠢事。”
案例3:心怀鬼胎,自食恶果
2004年5月的一个晚上,某高校在校礼堂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某学生宿舍410房间的王某和同室同学都去看演出了。演出结束回到宿舍时,发现房门开着,王某等同学的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MP4、快译通等价值近两万元的物品被盗,便立即报警。经校保卫人员和警察调查,一周后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孙某。孙某与王某是同班同学,住407宿舍。一个月前的一天下午,孙某和王某同在操场打球。王某将钥匙放在操场边,打完球后发现钥匙不见了,他没有太在意,就又配了一把房门钥匙。实际上钥匙是被别有用心的孙某“拾”到了,他知道王某宿舍的同学家庭条件都较好,有一些贵重物品,便将王某的钥匙藏起来,伺机作案。当晚等410宿舍的同学都去看演出之际,用王某的钥匙开门,实施了盗窃。事后,孙某后悔莫及,归还了盗窃物品,但法不容情,孙某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点评:上述案例中,犯罪嫌疑人均是利用同学们的麻痹大意实施盗窃的。案例2中蔡某见财起心,利用同学疏忽大意顺手将其手机盗走;案例3中王某钥匙丢失后没有向学校反映并及时更换门锁,从而留下被盗隐患。孙某先盗得房门钥匙,再趁无人之机进行盗窃。学生
宿舍常见类似被盗案件,如同学们睡觉前没关好门窗被盗;房门损坏未修,房门被卡片插开被盗;偷配钥匙发生被盗等。希望同学们提高警惕,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同时告诫那些有不良动机的同学,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父母含辛茹苦培养一名大学生很不容易,大学生朋友一定要恪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坚守自己的法纪和道德防线,不要因为一时糊涂和一点小利而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提示:
1、如果你居住的是混合宿舍,人员来往复杂,要特别留心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2、当你的钥匙丢失后,要及时更换门锁。如有门锁损坏的,要及时报后勤修复; 3、当你一个人在宿舍休息时,不要虚掩或敞开房门;
4、如果你的宿舍是一楼,要养成随手关窗的习惯,避免窃贼“钓鱼”。 5、若你最后一个离开宿舍,一定要检查门、窗是否锁好、关好。 6、若门缝太大,可以用身份证等卡片类的东西插开门锁,就要及时维修。
四、校内公共场所防盗
在校园公共场所被盗也是发案率较高的。在这些场所,犯罪嫌疑人往往趁没人或人少之机下手,甚至重复在这些场合多次实施盗窃。他们的作案手段一般是先寻找“猎物”,然后守株待兔,最后顺手牵羊。这种作案手段隐蔽性强,一般不适用暴力或破坏性手段,作案时不易被发现,现场不留痕迹,侦破难度较大。
1、教室、图书馆防盗
案例1:2009年10月8日晚,某学院丁同学在老图书馆一楼自习室看书时手提电脑(华硕,价格5600元)被盗。该同学晚上六点多来到图书馆,到了自习室后,将电脑放在自己侧面5米左右的桌子上进行充电。据丁同学说,在十点半左右看了一次,电脑还在。之后自己就埋头写东西,没有注意看电脑,直到十一点图书馆要关门,自己离开时才发现电脑不在了。丁同学后悔不已,不仅自己经济受到了损失,而且电脑里的很多学习资料也随之丢失了。
案例2:刘某系某高校物理系大二学生。被捕前,曾先后盗窃同学现金700余元、手机一部、笔记本电脑两台、物品若干(折合人民币1.6万余元)。据其交待:2005年9月的一天,刘某到自习室看书,发现同系“大款”吴某也在自习室埋头看书,他的高档手机放在桌上,顿生贪念。这时,自习室突然停电,刘某“手疾眼快”,一部高档手机转眼成为他的囊中之物。
为确保自身财物不受损失,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1)衣服不能随意搭在椅子上。特别是装有现金或贵重物品时,更加应该注意,防盗贼
顺手牵羊。
(2)在公共阅览室里,切不可将贵重物品,现金随意放在桌上和椅子上,要做到现金、贵重物品不离身。
(3)需暂时离开时,应将现金、贵重物品带走或交代同伴代管,且离开的时间不宜过长。 (4)不可用书、衣服等物品“占位”。这种行为缺乏公德的同时也是非常危险的。因这种行为而发生的盗窃案在图书馆被盗的案件中占了很大比重。
2、体育场所防盗
案例1:吴某系某高校信息系大二学生。2011年放寒假离校时,吴某正在操场边溜达,突然发现操场旁边的厕所门外放着一个手提箱,主人进了厕所,吴某迅速提起手提箱(内有笔记本电脑一台和一些生活用品)远离现场。在审讯室里,吴某说:“在大学校园里,只要稍加留意,拿到别人的东西很容易。另外,主要是想弄点钱,图一时虚荣。我偷的笔记本电脑按七折处理掉了,然后买了一些时尚用品。”
案例2:2011年9月末的一个中午,某高校篮球场正在举行“国庆杯”男子篮球赛。球赛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场下的同学们为各自的球队呐喊助威,场面十分热闹。场上运动员的外衣都杂乱地放在球场旁边的看台上。可能是天凉的缘故,台下看球赛的朱某随意地拿起放在那里的一件外套披在身上,继续看球赛,此举并未引起周围同学们的注意。朱某发现外套的口袋里有一个MP3(价值400元),便迅速装入自己的口袋,放下外套大摇大摆地离去。球赛结束后,外套主人张某发现MP3不见了,及时报警。第二天,经同学举报,学校保卫人员查明了真相。朱某羞愧不已,归还了赃物,受到留校察看一年的处分。
点名:上述两个案例,犯罪嫌疑人均是在公共场所趁同学不注意实施盗窃的,大学校园 里的公共场所,人员多且复杂,同学们稍有不慎,极易发生被盗事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每个同学的财务固然是学校的责任,然而,真正的铜墙铁壁还是同学们自己树立强力的防范意识。犯罪嫌疑人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不是学校没有防范措施,更不是窃贼作案的手段多么高明,而是当事人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提示:
(1)尽可能不携带过多现金,贵重物品。这样做可以避免和减少损失。
(2)有保管处的,应将物品交由保管处保管,若无保管处,则应集中置于显眼处,由专人看管或轮流看管,不能随意乱放。
(3)对形迹可疑的人应提高警惕,对于那些东张西望或只注意别人物品或在物品周围徘徊的人,要特别注意,必要时可上前询问,但态度应热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