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溶液》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490)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
2019-2020初中化学《溶液》专项训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一、选择题
1.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蔗糖
C.牛奶
D.石灰石粉末
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乙、丙三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D.t2℃时,往100g水中加入9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190g甲的溶液
3. (2008年安徽省)已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图各图是某KNO3饱和溶液的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溶剂的质量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
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所得相关数据纪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
略不计)计算:⑴ 甲同学加入锌的质量x ;⑵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100g,下列操作错误的图示是( )
取用稀硫酸质量/g 加入金属的质量/g 生成氢气的质量/g 甲 100 x 0.4 乙 100 1.25x 0.5 丙 100 2x 0.6 丁 200 2x 0.8 6.下列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 A.植物油与水 精 C.面粉与水 水
B.碘与酒D.食盐与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40 40 40 4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6 12 8 8 7.某工厂常用1体积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和7体积蒸馏水混合来配制体积比浓度为1:7的稀硫酸,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接近于 ( ) A.10%
B.15%
C.20%
D.25%
8.某温度下,向100g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5.6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的质量为5.6g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溶液中Ca2+的总数不变 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等于98.2g
9.如要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 A.50g
B.90g
C.100g
D.200g
10.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 A.12g
B.24g
C.36g
D.48g
11.某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用一定量的二价金属R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所做5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假设每次实验所产生的氢气全部被收集,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实验编号 1 2 3 4 R 的质量/克 1.5 2.0 2.2 2.5 稀硫酸的体积/毫升 50.0 50.0 50.0 50.0 生成H2的体积/升 1.47 1.96 2.16 2.16 5 3.0 50.0 2.16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金属一定过量的组的编号是 ,稀硫酸一定过量的组的编号是 。
(2)若在当时实验条件下,H2的密度为0.085克/升,则反应所用金属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若所使用的稀硫酸密度为1.12克/厘米3,则反应所用的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2.在toC时,100g水中加入mgNa2CO3或加ngNa2CO3·10H2O,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 则m和n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106n 2861060nC. C m?2860?10.6nA.A m?1060n
2860?18n1060nDD. m?
2860?2806nB.B m?13.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 A.溶质质量增加 C.溶液质量不变
B.溶剂质量减少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加压 淡化膜
14.右图是2006年——2009年陕西西安蓝天天数对比示意图。
(1)蓝天多了,污染少了,是因为空气中气体污染物如S0:、N0。以及固体污染物如 等逐渐减少的结果。SO2、NO。减少的原因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增强了,你知道的一种化石燃料是 。
(2)空气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氧气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它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15.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 A.溶质质量增加 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
B.溶剂质
淡水 海水 淡化膜 → 量分数减小
16.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右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图中M应为 类物质。
(2)写出一种能与盐酸反应的金属 。 (3)盐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与碱中的 0H-反应生成H2O。
(4)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方程式是 。
17.20℃时 NaCl的溶解度为36 g,20℃时把40 g NaCl放人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A.28.6%
B.26.5%
C.40%
D.无法计算
18.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均是30% B. 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从0℃至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 溶解度
D. t2℃时, 分别在100 g水中各溶解20 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
19.右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t1℃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B.t1℃~t3℃,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在t2℃时,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降至t2℃时,有晶体析出 20.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均变成不饱和溶液
B.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0g
C.4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1.青海玉树地震后,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灾区喷洒消毒剂,进行医疗卫生防疫。质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