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新高考2018年4月选考科目地理考试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新高考2018年4月选考科目地理考试试题(解析版)
近年来,浙江省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完成15~16题。 15.用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土地利用变化最显著的是( ) A.用地规模 C.功能分区
B.用地类型 D.自然属性
16.浙江省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的主要理由有( ) ①环保标准提高 ②土地供应紧张 ③工业集聚发展 ④重化工业发展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15.A 16.C 第15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工业用地日趋紧张,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多层厂房迅速发展起来。多层厂房具有占地面积少、节约用地的特点。故答案选A。第16题,浙江经济发达,城市化发展较快,人口较多,土地资源供应紧张,在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工业集聚,加剧土地资源紧张,建设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能够增加土地的利用率,缓解土地紧张的状况,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项。
17.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GIS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完成下题。
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 )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需要注意的两幅图的图幅面积相同,但是由于比例尺不同,第二幅图的比例尺是第一幅比例尺的二分之一,因此代表的时间范围较大,所以,当两幅地图进行叠加时,两幅地图的比例尺需要统一,如果右图的比例尺扩大到与左图相同时,图示中各点之间的图上距离会增大到原来图上距离的二倍。结合图示以及图中河流的形状可知,B、C错误;根据图示地理事物的图上距离可知,A错误,D正确。故答案选D。
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8~19题。
5 / 12
浙江省新高考2018年4月选考科目地理考试试题(解析版)
18.该日为( ) A.春分日 C.秋分日
B.夏至日 D.冬至日
19.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 A.自西南向东北 C.自东北向西南
B.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解析:18.D 19.B 第18题,根据经度的分布规律可知,顺时针方向为东经经度增大的方向,说明地球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所在半球为南半球。由图中可知,赤道附近的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此时所在位置位于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此时应该为冬至日,故答案选D项。第19题,读图分析可知,甲地所在纬度为南纬50°,处在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海水自西向东流动,故答案选B项。
如图为我国某酒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为传统生产工艺。完成20~21题。
20.该清洁生产方式的益处是( )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减少产品种类 ④缩短生产工艺流程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21.从接近原料产地考虑,该企业最可能布局在我国粮食主产区( ) A.青海省 C.湖南省
6 / 12 B.河南省 D.广东省
浙江省新高考2018年4月选考科目地理考试试题(解析版)
解析:20.A 21.B 第20题,读图分析,实施清洁生产后,利用沼气发酵后的沼渣作为农田的有机肥料,能够提高土壤肥力,①正确;生产流程延长了,产品的种类增多了,③④错误;但是该厂在整个的生产过程中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物质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②正确。因此①②对,故答案选A。第21题,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酒精生产需要大量的玉米作为原料。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湖南和广东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河南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是主要的玉米产区。故答案选B项。
某中学背山面河。该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实践活动。一组学生上山在基岩上打了2块岩石标本,另一组学生去河床捡了2块岩石标本。下图为学生们采集的岩石标本,经地理老师鉴定有砂砾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岩。完成22~23题。
22.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23.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 ) A.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
B.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 D.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
解析:22.D 23.D 第22题,读图分析可知,①岩石具有层理构造,而且颗粒较细,属于页岩;②岩石为致密的块状构造,应该为石灰岩;③岩石的组成颗粒较大,属于砂砾岩;④岩石没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而且存在气孔构造,应该为玄武岩,属于岩浆岩,故答案选D项。第23题,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棱角较为明显,应该对应①和③,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和③属于页岩和砂砾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是由于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故答案选D项。
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如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 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7 / 12
浙江省新高考2018年4月选考科目地理考试试题(解析版)
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
25.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解析:24.C 25.A 第24题,流星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块(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若它们在大气中未燃烧尽,落到地面后就称为“陨星”或“陨石”。故答案选C项。第25题,根据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可知,火星、木星、土星与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都为自西向东。由材料可知,该图是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公转方向应该为逆时针,所以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为木星、火星和土星,选项以及图示的方位,只有A位置最符合,故答案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 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输油量约占全球30%,80%以上的石油输往亚洲。
(1)图中甲地为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________运河。图中乙地夏季受________压(填“高”或“低”)控制。(2分)
(2)红海位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填“生长”或“消亡”)。沙特阿拉伯的古城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因为其地势比东部地区________(填“高”或“低”),现代城市受石油资源开发影响,多数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地区。(2分)
(3)为降低对石油产业的高度依赖,沙特阿拉伯充分利用本国的________优势,积极发展钢铁、_________等高耗能工业,促进产业结构________化。(3分)
(4)与管道运输相比,简述波斯湾地区海运输油量较大的主要原因。(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区域特征以及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为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读图分析可知乙地位于西亚,在夏季,温度较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第(2)题,红海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沙特阿拉伯的
8 /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