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监理工程师在审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4.18.13 应该严禁用行车或吊车吊运气瓶。 4.18.14 不允许乙炔软管、氧气软管装错。 4.19对压缩气体的安全监理要点
4.19.1 要求载满气体的钢瓶小心放置,以防跌倒。
4.19.2 要求使用专用车运送钢瓶,并确保钢瓶平稳安放。
4.19.3 要求乙炔气钢瓶在使用时或不使用时垂直放置以便安全。
4.19.4 要求钢瓶不受太阳的直射,并远离热源、易燃物、腐蚀性化学物质、腐蚀性气体。 4.19.5 应严禁用阀门和其它附件作承吊点。
4.19.6 应要求氧气阀和配件远离油脂类物质,还应注意所用的手套不应有油脂。 4.19.7 要求开启和关闭钢瓶阀时不应用力过猛。
4.19.8 要求卡车装卸钢瓶时,要小心装卸避免滑落。
4.19.9 应要求当软管经过道路时,要加护套或盖板。软管不能放在公路上使用。
5、安生生产及文明施工监理工作通病
5.1日常巡视、旁站工作中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 5.2《监理日志》、《巡视记录》中不提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监理人员应在监理日记中记录当天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理工作情况,记录发现和处理的安全施工问题。总监应定期审阅并签署意见。
5.3监理月报中无安全生产专项内容:项目监理机构应增编安全监理月报表(见附表),对当月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状况和安全监理工和做出评述,报建设单位和安全监督部门。提倡使用音像资料记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理要情况和施工安全隐患,并摘要载入安全监理月报。 5.4每月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少于一次; 5.5无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纪要;
5.6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核时,忽略对方案中关于安全生产内容的审核; 5.7 无安全生产方面的《监理通知》、《监理工作联系单》、《备忘录》。
6、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通病
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常见通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6.1安全管理
(1)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员;
(2)施工组织设计中无安全措施中措施不可行; (3)专项施工方案不齐全。
(4)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不全面,有代签现象。
(5)施工单位无安全检查记录,或安全检查记录与现场情况有明显不符。 (6)无三级安全教育制度;
(7)无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无演练记录;
(8)无现场安全标志布置总平面图,现场安全标志配置不足。 6.2文明施工
(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不佩戴工作卡; (2)工地门头未设置企业标志; (3)工地地面未做硬化处理;
(4)工地围墙不符合省市有关规定的要求;
(5)工地有积水; (6)未设置吸烟处; (7)未做到工完场地清;
(8)材料、构件堆放杂乱、未挂标牌; (9)在建工程兼作宿舍; (10)灭火器配置不合理;
(11)无安全标语或安全标语不足; (12)施工标牌不规范; (13)厕所不符合卫生要求; (14)食堂不符合卫生要求; (15)工人宿舍不符合卫生要求;
(16)工人宿舍不符合消防要求(住宿人数、消防疏散标志); (17)未制订确定可行的卫生责任制; (18)现场无经培训的急救人员。 6.3(内)外脚手架
(1)无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案未经审批; (2)立杆基础不埋地,无排水措施; (3)不按规定设置剪刀撑;
(4)剪刀撑未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或角度不符合要求; (5)施工层无踢脚板;
(6)施工层以下平网层间高度差超过10米; (7)脚手板材质不符合要求; (8)脚手板上堆放建筑材料; (9)脚手板上有建筑垃圾堆积; (10)脚手架未办理完毕验收手续; (11)钢管、扣件锈蚀严重。 6.4 基抗支护
(1)施工方案针对性差;
(2)基抗无临边防护或临边防护不符合要求; (3)安全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 (4)无有效的防、排水措施;
(5)设置的人员上、下通道不符全要求; (6)土方有超挖现象;
(7)未按规定进行变形监测; 6.5模板工程
(1)高支模无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针对性不足,无计算书; (2)高差大于2米无安全防护措施; (3)模板安装工人用模板支撑攀登; (4)拆除区域未设置警戒线且无监护人; (5)留有未拆除的模板悬空。 6.6“三宝”、“四口”防护 (1)安全帽佩戴不符合标准;
(2)施工人员穿不符合要求的防护鞋; (3)安全网无准用证;
(4)安全带系挂不符合要求; (5)电梯井内未设置安全平网; (6)预留洞口无防护措施;
(7)通道口防护棚不牢固,防护不严,未挂安全警示牌。 6.7 施工用电
(1)施工用电方案中有明显与规范抵触的内容; (2)配电箱未编号;
(3)漏电保护装置参数不匹配;
(4)违反“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规定; (5)电箱无门、无锁、无防雨措施; (6)电箱门未与箱体作接零保护; (7)电箱下引出线混乱; (8)电箱接入线未作存水弯; (9)使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
(10)照明专用回路未使用安全电压供电;
(11)配电线路未使用五芯线,使用四芯线外加一根线代替; (12)电线(缆)老化、破皮; (13)施工机具未作重复接地保护;
(14)电工巡视维修记录不全或填写不真实; (15)在电线上晾晒衣服或吊挂其他物品; (16)非电工进行用电设备的安装。 6.8施工机具
(1)机具安装无合格验收手续; (2)机具未作重复接地处理;
(3)电锯无锯盘护罩、传动部位无防护; (4)钢筋冷拉作业区无防护措施; (5)电焊机无防雨罩;
(6)搅拌机操作手柄无保险装置; (7)搅拌机操作手柄无保险装置;
(8)气瓶间距小于5米,气瓶距离明火小于10米; (9)气瓶平放;
(10)气瓶无防震圈和防护帽;
(11)使用振动器未戴绝缘手套、穿高统胶鞋; (12)潜水泵无漏电保护装置。 6.9 起重吊装
(1)无作业方案;
(2)司机、指挥无证上岗; (3)高处作业无信号传递;
(4)作业人员不系安全带或安全带佩戴方法不符合要求。 6.10物料提升机
(1)物料提升机使用前未取得检验合格证和准用证; (2)无安装拆除方案;
(3)无防冲顶(底)装置,装置失灵,装置不符合要求; (4)使用钢筋作缆风绳;
(5)钢丝绳拖地、缺油;
(6)卸料平台两侧防护不严,无防护门使用简易防护门; (7)地面进料口无防护棚; (8)吊篮提升使用单根钢丝绳;
(9)架体外侧无立网防护或防护不严; (10)无可视对讲系统;
(11)卷扬机操作棚不符合要求;
(12)无避雷装置或避雷装置未作接地电阻检测。 6.11塔吊
(1)塔吊使用前未取得检验合格证和准用证; (2)使用QT60-80型或井架式塔吊; (3)无安装与拆卸方案; (4)司机、指挥无证上岗;
(5)电气接地接零不符合要求。
7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7.1组织措施
7.1.1开工前,检查施工单位安全文明管理组织机构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7.1.2开工前,检查施工单位安全文明管理制度的完善性、有效笥和可行性; 7.1.3开工前,检查施工单位特殊工种、特种作业岗位人员上岗资格;
7.1.4开工前,督促施工单位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第一次安全文明施工教育。
7.1.5工程实施过程中,定期按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及省、市有关规定,组织安全文明施工检查(至少每月一次),检查其安全文明管理组织机构人员的到位落实情况。
7.1.6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巡视、 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对所发现的安全隐患以《监理工程师通知》或《监理工作联系单》、《备忘录》等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及时整改; 7.1.7工程实施过程中,督促施工单位组织定期安全教育;
7.1.8工程实施过程中,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下安全生产管理文件时,项目监理部相应向施工单位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或《监理工作联系单》。 7.1.9政府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向工程发出整改通知时,项目监理部根据通知内容相应向施工单位发出《监理工程师通知》或《监理工作联系单》,督促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整改并上报监督部门复查。 7.2技术措施
7.2.1开工前,检查篱工单位安全文明施工技术交底资料,主要检查其内容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7.2.2开工前,检查施工单位进场机械设备质保资料;
7.2.3开工前和工程实施过程中,督促篱工单位提交并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包括: (1)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2)土方开挖工程; (3)模板工程; (4)起重吊装工程; (5)脚手架工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