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丰路大桥安装汇报材料 - 图文
七、杆件拼装工艺 7.1 捆吊
栓捆前检查发来的杆件是否符合拼装顺序,连接板是否已经拼装好,有无妨碍安装的螺栓等,接头处如有泥垢等杂物时,应清除,以免返工。栓捆时应注意杆件上标识的重力大小及重心位置。杆件宜用专用吊具栓捆、起吊,使弦杆、纵横梁尽可能保持水平,竖杆保持竖直,斜杆保持40°~50°的倾角。拼装用的脚手架应事先挂于节点板旁,随杆件一同起吊。起吊前应该核实杆件重力是否在吊机相应吊距的额定起重力内,无意外后再提升。
7.2 对孔
杆件起吊后对孔时,应在栓孔基本重合的瞬间(相错在10mm以内)将小撬棍插入孔内拨正,然后微微起吊钩,使杆件转动对合其他孔眼。弦杆宜先对近端孔眼;竖杆宜先对下端孔眼;斜杆宜先吊成较陡状态,待下端对合后在徐徐降低吊钩对合上端。对合弦杆时,可用扁铲式小撬棍引导,用牵引器或手动葫芦拉入节点板内。
冲钉只能用小锤轻轻敲入孔内。不要用强迫对孔的方法对孔,以免孔边变形。对孔困难时,须查明原因,用手动葫芦或千斤顶顶移,甚至可以抬高杆件某一部分使孔眼对合。
7.3 穿入钉栓
对好孔眼后,要先在栓孔群四周打入四个定位冲钉,随即安装4~6个
21
普通螺栓,确认板缝间无任何杂物时,即拧紧螺栓,同时安装其余栓孔的冲钉和普通螺栓。冲钉和螺栓总数不得少于孔眼总数的1/3,其中冲钉占2/3,与普通螺栓均匀布置。
7.4 调整平、立面位置和拱度
拼装工作开始后,要随时观测钢梁的平、立面位置,并及时进行调整。 调整拱度的方式:
由于采用竖向分层拼装,一般分两次调整,底盘拼完后,用小千斤顶按照设计拱度酌加一定沉落量调整一次,即31.1mm+△,并用楔块塞紧;钢梁全部拼完后,再用大千斤顶调整一次。若遇某一节点多次难于调至设计拱度时,可将前后节点拼装螺栓略微拧松后再顶。拱度调整后还要可能变化,在终拧前要再复测纠正。
7.5 紧螺栓
主桁节点螺栓终拧前,要将冲钉更换为高强螺栓并达到初拧程度。 八、杆件拼装过程中的测控工作
在拼装过程中必须随时测量钢桁架梁中线、水平、拱度等的偏差值,采取措施,使其不超过规范规定。
8.1钢桁架梁及弦杆中线的控制
在底盘拼装前,在支座顶钢板上、支点平台上敷设下弦杆中线及桁架梁外侧两根边线以及横梁中线,这样在安装下弦和横梁时,只须在下弦和横梁
22
外侧悬挂线锤,使其对准所测设的标线即可。
8.2钢桁架梁断面测量控制
⑴测量立柱的倾斜度,可在上、下弦杆外侧横置塔尺,塔尺底端顶靠弦杆外侧,再以经纬仪设置其竖直面与桥梁基线面平行。再读取上下两横置的塔尺读数,以其差数除以上下弦杆的高度,即可算出立柱的倾斜。
⑵测量两主桁左右节点的相对高差,可将塔尺立放在每一横梁左右两端顶面,以水平仪读取塔尺数值差,即为相对高差。
⑶钢桁架梁拱度超过规范规定值应进行调整。 九、高强螺栓栓合 9.1、一般要求
8.1.1本桥所使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符合GB1228~1231-1991的规定,并应保证扭矩系数合格。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到货后应及时复验,复验批次、数量及检验项目应符合GB1231-91的规定,合格的产品方许使用。
9.1.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紧固采用扭矩法,施拧工具为扭矩扳手或电动扳手。
9.1.3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必须按批号配套发运和使用,必须有出厂质量保证书,不得改变螺栓的出厂状态。
9.1.4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不得重复使用。
9.1.5雨雪天气不得进行螺栓施拧作业。雨雪后施工,应保证栓接板面
23
干燥。
9.1.6每套螺栓为一根螺杆、一个螺母、两个垫圈,并应配套使用。 9.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和构件栓接面的保护、保管
9.2.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在搬运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损伤。按工厂标明的批号、规格分类保管,室内架空存放,严禁露天存放。
9.2.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在保管期内不得任意开箱,防止生锈和沾染脏物,使用中应做到按照使用的数量进行开箱和领取。
9.2.3在吊装运输、存放过程中,应防止栓接面沾染脏物和油污。 8.2.4栓接面和拼接板涂装前应去除毛刺、飞边,确保栓接面平整。 9.3、栓接摩擦面的处理
9.3.1高强度螺栓栓接面应平整、无焊接、热切割飞溅物、无加工飞刺、无油污。
9.3.2栓接面处理采用喷丸、喷砂或抛丸后喷涂高摩擦性专用无机富锌漆。
9.3.3随梁提供抗滑移系数试件。施工前必须进行随梁抗滑移系数试验。抗滑移系数试件应与梁段同工艺、同批制造,并在相同条件下运输、存放。每条总拼装线的每一轮次为一批,每批制作6组(厂内和桥上各3组);
9.3.4抗滑移系数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铁路钢桥栓接面抗滑移系数实验方法》(TBJ2137)的规定。出厂时高强度螺栓栓合面抗滑移系数不低于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