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 多项试题(轧钢工)
B、防止辊面裂纹,只要工作辊转动,冷却水冷却水阀就要打开 ; C、停轧时间超过40分钟,必须关闭辊身冷却水 ; D、防止工作辊在轧制过程中的危险过热; E、需经常利用换辊时间检查工作辊冷却水喷嘴。 111、轧钢原理常用的变形量的表示方法有 AC 。
A绝对变形量 B变形程度 C变形系数 D 变形因子 112、热轧精轧机投入辊缝润滑的效果有 BCD 。
A降低变形抗力 B降低轧制压力 C减少二次氧化铁皮 D改善带钢板型
113、炉子根据燃料种类可划分为 AD 。
A燃油加热炉 B隧道加热炉 C步进梁加热炉 D混合煤气加热炉
114、连铸板坯在隧道式加热炉内传热方式 AC 。
A炉气传导 B炉底的辐射 C炉气辐射 D炉顶辐射 115、在热轧精轧轧制和卷取过程中,SPHC带钢基本单项组织有 ABC 。
A 铁素体 B奥氏体 C渗碳体 D珠光体
116、关于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形式,表述正确的有( ABCD ) A.融入铁素体、奥氏体和马氏体中,以固溶体的溶质形式存在。
B.形成强化相,如溶入渗碳体形成合金渗碳体,形成特殊碳化物或金属间化合物等。
C.形成非金属夹杂物,如合金元素与O/N/S作用形成氧化物、氮化物和硫化物等。 D.以游离状态存在,如Pb、Cu等既不溶入铁,也不形成化合物;在高碳钢中碳优势也以自由状态(石墨)存在。
117、对常见的热轧带钢质量缺陷的表述正确的有( AB ) A.结疤、气泡、表面夹杂、分层 B.裂纹、氧化铁皮、辊印、压痕 C.划伤、波浪、边裂、矫直压入式麻点
118、关于硅对碳素钢的影响,错误的有( AB )
A. 硅可降低钢的硬度和强度,使钢易于轧制 B. 含硅较高时,会大幅增加钢的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 C. 铸造时,硅能提高钢液的流动性和填充性 D.硅是钢的良好脱氧剂
119、轧材的产品标准一般包括 ABCD 。
A品种(规格)标准 B技术条件 C试验标准 D交货标准 120、确定轧制单位中的主体材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ABCD 。
A产品大纲中的极限材 B在同一生产期内宽厚比较大的产品 C板形和厚度差要求严格的产品 D在同一生产期内产品质量要求高,有一定操作控制难度的产品
121、板带钢主要技术要求是 ABCD 。
A尺寸精度要求高 B板型好 C表面质量好 D性能好 122、影响辊缝形状的因素有 ABCD 。
A轧辊热膨胀 B轧辊挠度 C轧辊的磨损 D辊缝凸度 123、带坯进入精轧机组之前要进行 ABCD 。 A测温 B测厚 C切头尾 D除鳞 124、轧钢工艺制度包括(ABD)
A、变形制度 B、温度制度 C、冷却制度 D、速度制度 125、下面影响辊缝形状的是(ABCD)
A、轧辊温度 B、轧辊磨损 C、弯辊力 D、原始辊型 126、下面是亚共析钢的是(BCD)
A、GCr15 B、X100 C、Q690D D、P20 127、板材使用的工作辊材质一般为(BC) A、软钢辊 B、高镍铬 C、高铬铁 D、高速钢 128、下面属于辊缝调整的设备是(AB)
A、机械电动压下 B、HGC缸 C、平衡缸 D、轧机导卫 129、轧钢机的安全装置(ABCDE )
A、安全臼 B、梅花轴套 C、联轴节 D、过流继电器 E、过热继电器 130、轧制力增大的原因(BCDE )
A、温度提高 B、轧辊直径增加 C、板坯厚度增加 D、轧制速度的提升 E、轧件宽度的增加
131、制定工艺过程的主要依据(ABCDE )
A、产品的成本 B、钢种的加工工艺条件 C、生产规模 D、生产过程的人工劳动条件制 E、产品的技术条件 132、轧钢厂生产用的燃料( BCDE )
A、二氧化碳 B、轻柴油 C、煤气 D、天然气 E、煤粉 133、在现代轧制生产中,控轧控冷可以使(AB )。
A.铁素体晶粒细化,使钢材强度提高 B.铁素体晶粒细化,使韧性得到改善 C.铁素体晶粒细化,使钢材强度降低,韧性得到改善 D.能够彻底消除各种缺陷
134、 相对冷轧钢板,热轧钢板的缺点是__A, B, C, D___。
A、表面质量 B、尺寸精度 C、高温条件下产生氧化铁皮 D、平直度 135、轧制过程中影响宽展的主要因素是___C__。 A、坯料长度 B、轧制速度C、压下量 D、温度E. 宽度 136、关于热轧时轧辊辊身冷却意义的是__A. C. D. E___。
A、保持轧辊在低温下工作, B、控制轧件温度 C、轧辊表面光洁,使轧件表面质量良好 D、起一定润滑作用E、提高耐磨性 137、轧制工艺制度主要包括__B. C. D__。
A、变形制度、B、压下制度、C、温度制度D、速度制度 E.张力制度
138、油膜轴承在热轧生产线中应用非常广泛,油膜轴承描述特点是:___A. B. C.__。
A、承载能力大 B、摩擦系数低C、抗污染能力强 D、润滑系统简单,E. 一次投资小
139、在生产操作中 (A、 B )措施可以降低辊耗。
A)提高冷却效果 B)使用轧制油 C)加快轧制节奏 D)降低轧件温度
140、采用(A、B、 C、 D ) 措施可以降低加热炉燃耗。
A)减少炉子散热 B)板坯热装 C)低温出炉 D)加快轧制节奏
141、( B、D )措施可以减轻R2轧机的打滑现象。
A)提高轧制速度 B)减小压下量 C)减小辊径 D)提高轧辊粗糙度 142、提高带钢的韧性的途径可以是( ABCD )。
A. 成分控制 B. 气体和夹杂物的控制 C. 压力加工工艺的控制 D. 热处理工艺的选择 D级试题
1. R4轧机刚度与F7轧机刚度均为500,R4零调压力300吨,F7零调压力为1500
吨。当实际轧制压力均为1000吨时,则R4实际出口厚度( )R4设定出口厚度,F7实际出口厚度( )F7设定出口厚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答案:AB
2. 对连铸坯的铸态组织的分布特征表述正确的有( BC ) A. 边部是柱状晶区,相邻的是细小等轴激冷晶区 B.中心是等轴晶区
C. 边部是细小等轴激冷晶区,相邻的是柱状晶区 3. 轧制过程中,影响轧件宽展主要因素有(ABD). A. 摩擦系数 B. 来料宽度 C.轧制线速度 D. 化学成分 4. 关于钢的分类,以下那个是正确的?( CD ) A、共析钢的C%=0.77%
B、亚共析钢的碳含量为0.0218≤C%<0.77% C、过共析钢的碳含量0.77%<C<2.11% D、工业纯铁的碳含量为C%≤0.0218%
5. 下列哪项属于控制轧制提高强度的机理范围( BCD )
A.加工硬化 B.沉淀析出 C.位错强化 D.细晶强化 6. 关于C曲线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ABC )。
A.Mz以上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区 B.A1以上为残余奥氏体区
C.A1与Ms之间为马氏体形成区 D.Ms与Mz之间为马氏体和奥氏体共存区 7. 无头轧制工艺克服了成批轧制和单卷轧制的通病,下列关于无头轧制工艺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