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文言文专题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文言文专题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1:52:40

复习计划 2周

文言文阅读考察正越来越成为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套“大餐”。如何提高语文素养,积极应对中考文言文阅读,成为中考语文成败的关键。 明确考察方式及复习方法

纵观近几年来的语文试题,课内文言文的考查方式可归纳为: 一、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

特别是重点的文言实词,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古今异义词2、通假词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5、词的感情色彩变化。

方法连接:

1、夯实基础,强化识记。

对于课下小注,老师要跟踪检查,毫无疏漏。 2、背诵与默写相结合。 二、文言句子的翻译

从句式看,考察的句子主要包括一般陈述句、简单的省略句、使动句、被动句、意动句、倒装句等。(此类句式老师知道即可,学生没必要掌握)从内容上来看,这些句子在文本中往往处于比较特殊的、重要的位置。

方法连接:

1

在翻译这些句子时,一般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要求做到“信”(准确)“达”(流畅)“雅”(优美),其中,“信”是最重要的。 三、阅读理解

主要是通过补充填空或者是简答的形式达成目标。内容包括: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思想情感的评论、剖析;近几年来,还有增加了对写法(表现手法)的考察。

方法链接:

重视对文言文的整体把握与适当拓展,学会判断出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四、拓展延伸题

这些主观题一般可以分为体验类题型、启示类题型、评价类还有想象类,概括类等题型。

方法:

1、紧抓住要点不放松。在答题时一定要体现能表现文章主题或人物思想性格的关键词。

2、严格按照题目要求来做。譬如不得随意图突破题目中对字数的限制等。 3、回答问题言之有理。尤其对一些正反面均可以做答的题目,尽量选取主流观点,这样回答相对容易些。。

【典例解析】

例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甲)水路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

2

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加点的词。(4分)

(1)陶后鲜有闻 (2) 濯清涟而不妖 ..(3) 亭亭净植 (4) 相与步于中庭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文: 。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3、甲文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 心情。(4分) 解析:

第1题考查了对文言文中重要实词的掌握情况,解答时必须根据平时对文言词汇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答案为:少;洗涤;竖;走。

3

第2题考查正确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的是:以直译为主,把握关键字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翻译,并且与原文的表达方式、遣词及句式特点尽量保持一致。答案(1)我唯独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2)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第3题考查了文章的写作手法及探究人物思想情感的题目。这一类阅读理解应当建立在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整体把握上。这也是文言文复习时应重点把握的。此题的答案:托物言志 、壮志难酬的苦闷。 实践训练

一、【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乙】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日光下澈 虽鸡狗不得宁焉 ..2、翻译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复习计划 2周 文言文阅读考察正越来越成为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套“大餐”。如何提高语文素养,积极应对中考文言文阅读,成为中考语文成败的关键。 明确考察方式及复习方法 纵观近几年来的语文试题,课内文言文的考查方式可归纳为: 一、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 特别是重点的文言实词,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古今异义词2、通假词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5、词的感情色彩变化。 方法连接: 1、夯实基础,强化识记。 对于课下小注,老师要跟踪检查,毫无疏漏。 2、背诵与默写相结合。 二、文言句子的翻译 从句式看,考察的句子主要包括一般陈述句、简单的省略句、使动句、被动句、意动句、倒装句等。(此类句式老师知道即可,学生没必要掌握)从内容上来看,这些句子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