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杠杆零件的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工艺学 设计题目:“杠杆”零件的工艺设计 院 系: 机 械 工 程 系 学生姓名: 刘 立 果 学 号: 200601100072 专业班级: 机制自动化(3)班 指导教师: 李 菲
2009年 12月 17日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设计“杠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设备(大批生产) 刘立果 所在院系 机械工程系 专业、年级、班 机制自动化(3)班 设计要求: 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达到以下目的:初步掌握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方法,学会查阅有关资料;掌握设计机床专用夹具的基本原理的方法,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内容要求: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1张 (2)工艺装备设计1套(夹具装配图为2号或3号图纸,零件图为4号图纸) (2)设计说明书1份(15页左右)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 (一)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制定一个成批生产的(或中批或者大批生产)、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填写工艺文件 (二)专用夹具设计 1、设计某道工序的一个专用夹具,画出符合要求的夹具装配图(由15~20个零件组成)。 2、绘制夹具中一个零件的零件图。 (三)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参考文献阅读: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赵家齐;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年11月 《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年11月 工作计划: 编制工艺卡片,进行夹具方案整体设计 4天 画夹具装配图及零件图 1周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天 任务下达日期: 2009 年 12 月 14 日 任务完成日期: 2009 年 12 月 25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摘 要:先从设计背景方面分析了零件作用和工艺,然后指定设计方案包
括毛坯的制造形式和对加工基面的选择最后实施方案。制定出工艺路线,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艺尺寸及毛坯尺寸,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最后进行了夹具的设计。
关键词:作用,工艺,毛坯,基面,路线,加工余量,尺寸,切削用量
基本工时,夹具。
目 录
1.零件的分析……………………………………………………………4 1.1零件的作用 …………………………………………………………4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2.工艺规程设计…………………………………………………………5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5 2.2基面的选择…………………………………………………………5 2.3制定工艺路线………………………………………………………5 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9 3.夹具设计……………………………………………………………10 4.结果与讨论…………………………………………………………11 4.1课程设计结果 ……………………………………………………11 4.2课程设计结论 ……………………………………………………11 5.收获与致谢………………………………………………………11 6.参考文献……………………………………………………………11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1. 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杠杆(见附图1),它位于传动轴的端部。主要作用是传递扭矩,零件中部有一孔ф20H7,两端分别是通孔和盲孔ф8H7,三孔均要求有较高的配合精度,用于传递较小扭矩。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共有两组加工平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
1.上表面
这一组表面包含两个ф8H7的孔和其倒角;与两孔垂直的平面包括通孔的端面ф16、盲孔的端面ф20和中部孔的端面ф32. 2.下表面
此加工面包括长宽均为68的下表面轮廓还有ф20H7孔及其倒角。
2.工艺规程设计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由于零件为大批量生产且轮廓尺寸不大,可采用熔模铸造。
2.2 基面的选择
加工下表面轮廓是以ф20的端面ф32为粗基准;在以加工好的下表面为基准加工通孔ф8的端面ф16、盲孔ф8的端面ф20和ф20的端面ф32。
2.3 制定工艺路线
工序I 依次粗铣和精铣下底面轮廓1,通孔ф8的端面ф16和孔ф20的端面ф32,盲孔ф8的端面ф20.
工序II 依次钻、粗铰和精铰通孔和盲孔ф8H7并锪倒角0.5×45°;粗铰后精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