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解析 A项,“与”应读“yù”;B项,“燕”应读“yān”;D项,“转”应读“zhuàn”。 2.A 解析 “戾”,至、到达。 3.D 解析 A项,“阙”同“缺”;B项,“反”同“返”;C项,“转”同“啭”。 4.B 解析 该句正确划分是“自非/亭午夜分”。 5.A 解析 “东皋”是地名,今属山西万荣。 6.(1)万里送行舟 (2)浅草才能没马蹄 (3)树树皆秋色 (4)猿鸣三声泪沾裳 (5)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6)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7.解析 内容紧扣阅读的好处,句式按“××你的××”组织语言。 答案示例 丰富你的知识 开阔你的眼界 陶冶你的性情 净化你的灵魂 8.(1)解析 《九日齐山登高》这首诗,根据题目及诗句“菊花须插满头归”等可以判断描写的是重阳节。 答案示例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B 理由:B项,“满地春”与“多喜气”不构成对偶(或短语结构与词性不同)。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而“香”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而“气”是仄声。 二、阅读理解 9.诗人(自己) 10.示例 “直”字写出了孤烟之高,有雄浑壮阔之美;“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感、苍茫感。这两个字写出了沙漠景象的平旷雄奇。 11.(1)书信 (2)消散 (3)指人间 (4)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12.(1)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2)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13.C 解析 “乱”在文中是“此起彼伏”的意思,不是“繁多杂乱”。 14.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15.(1)“阙”同“缺”,空隙、缺口 (2)即使 (3)凭借 (4)平息 16.A 解析 A项,“趣味”指“使人感到愉快、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古今义同;B项,古义“至、到达”,今义“乖张;罪过”;C项,古义“筹划、治理”,今义“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D项,古义“天和山”,今为山名。 17.凄凉 生机勃勃 18.解析 上联写的是山,下联可以考虑两文“水”的特点,写出与上联对仗工整的句子。 答案示例 百里江水皆碧透 19.(1)睡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觉 (2)交错纵横 (3)使退下 (4)靠近 20.(1)庭院里的月光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啊。 (2)赏月之至,中秋的月亮,靠近水观看,独自前往,距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 2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白如昼 澄澈明净 22.(1)句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受: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漫步的悠闲。(2)句表达了作者对月下美景的赞叹之情。 三、写作 23.写作提示 (1)审题时,抓住关键词。这个题目由两个重要词语“温暖”和“旅程”组成。“温暖”是作文的关键,是要突出表现的重点,是全文的中心,文章的立意、选材都要围绕它来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温暖”是指心灵上的“温暖”。“旅程”对选材起限制作用,可以写一次出游,可以写一个学段,也可以写一个人生阶段。注意所给提示语“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最终这个“旅程”一定要和“成长”相结合、相联系。 (2)立意时,紧扣“温暖”。通过审题分析出“温暖”是作文的中心。不管是写人、写情,还是写景、写物,都要体现“温暖”,即所写的东西给自己的心灵带来了温暖。 (3)选材上,注意要“小”。提示语“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提示我们如果写感情,可以写父母亲情、师生情、同窗谊,也可以写陌生人给予自己的关爱。另外,还可以写自然美景或书香文化。同时,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也就是说本次作文的选材范围很广,只要写出“温暖”,落脚到“成长的旅程”即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