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6-2020年中国智能工厂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6-2020年中国智能工厂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9:05:12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图表 数字化车间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1)时间:减少工艺规划时间和试生产时间,缩短生产准备周期; (2)质量:提高规划质量,优化生产线的配置;

(3)成本:减少物理原型的使用,减少了工程更改量,降低设备人员的投入。

图表 数字化车间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效果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二)市场容量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9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数字化车间市场容量:制造业数字化车间市场容量将达3 万亿级

制造业自动化的发展背景是人力成本上升。其内涵广泛,自动化率水平不一,我们认为从自动化工厂级、自动化车间级、自动化生产线级、自动化设备级、相关零配件级都具备可观的空间。 “数字化车间”最值得关注,其核心在于“系统集成”。在车间层级,制造业可归为同一类型,即制造过程自动化,不同领域生产模式近似,具备复制效应。目前中国制造业年产值接近2万亿美元,拥有几十万企业及车间,但自动化率低于20%;假设未来自动化率提升至80%、自动化费用为年产值1/3,则自动化改造与建设潜力将接近3 万亿级,自动化企业做大的空间非常可观。

图表 制造业自动化市场容量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六、数字化车间构建整体思路

1、建设思路的整体考虑

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是要建设实实在在、进行实际加工制造的生产车间,而不是某个理论或某个模型的概念,因此数字化车间的建设一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践行建设理论、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切实结合企业情况,建设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应用价值的数字化车间,切不可盲目教条、照搬照弄和本本主义。数字化车间的整体建设思路,应该从实际出发,以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应用为手段,以改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建设符合企业实际,切实提高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数字化车间。

2、数字化车间的建设范围

数字化车间的建设范围,应当以企业实际业务范围为主,业务涉及的加工制造、物流、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10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管理和维修等环节均应纳入数字化车间的管理范围,即数字化车间应该是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需涉及车间业务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发挥各个环节的联动作用,提高整体水平。虽然从建设步骤上可以考虑从某个单一业务环节入手继而逐步展开,但从数字化车间的整体建设范围及规划上,应当通盘考虑,应用到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使车间业务的点、线、面各个层次均纳入管理范围。

3、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模型

数字化车间的建设,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工业控制技术的优势,以建设高度自动化和高度智能化,尽可能降低人工参与的自动运转的制造车间为目标。通过智能设备、数控机床、自动化技术、自动识别技术、AGV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实体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运转,通过信息技术的数据采集、智能分析、信息传递、指令下达、监控和广播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实体设备的控制及各个业务环节的联动,进而实现将整个车间建设成一台结构合理、动力充沛的自动运转的机器的数字化车间建设目标。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数字化车间建设模型下所示。

图表 数字化车间建设模型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七、智能工厂产业链分析

(一)上游行业——传感器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11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近年来,传感器正处于传统型向新型传感器转型的发展阶段。新型传感器的特点是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而且可导致建立新型工业,是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管“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实最本质的变化是智能化生产,而在谷荣祥看来,传感器是整个智能化的关键。因为“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最核心的方面是智能制造,不管网络化还是数字化,最前端都将是智能化,但所有的这些都将离不开传感器

传感器产业作为国内外公认的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以其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渗透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等特点为世人瞩目。

2007-2014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得到较好的发展,行业工业总产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在GDP中的占比维持在0.10%-0.15%之间。

在国家大力加强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的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我国传感器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成长空间可期。

(二)上游行业——工业以太网

工业以太网作为一种高效的局域网络,从诞生之初,就担负着传感器数据传输、生产设备控制等功能,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厂信息化的基础。它的构建也就成为智能工厂建设的核心。

如果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自动化,仅是将生产过程作为对象,对其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业4.0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幅扩大,进而衍生出“智能工厂”的概念。它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

工业以太网,互联互通、实时控制,进而实现安全、节能将是智能工厂的核心技术。具体而言,包括生产设备联网实现自律协调作业的M2M,通过网络获取大数据的应用,开发、销售、ERP、PLM、SCM等业务管理系统与实际生产过程之间的协同等。

因为现代智能工厂有四大关键点:一是要连接所有网络以拿到数据。二是要有智能机器。三是大数据,将所有设备、所有人连接后,所有数据都大批量传送到智能终端上。四是分析,得到数据后从中抓取出应用趋势来,提高设备状态的检测和预测水平。要形成高速传输、大数据,保证实时性、安全性和节能就变得十分关键。这正是工业以太网构建的要旨。

(三)中游行业——工业软件

智能工厂将是工业软件产品创新的主线。机器层面,提高设备智能水平,改善性能和生产效率;车间层面,加强机器间通信协作,提高生产线的协同水平;工厂层面,优化和调度多车间、多生产线等生产资源,实现生产能力、供应链及市场需求的动态匹配。

(四)中游行业——工业机器人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12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图表 数字化车间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1)时间:减少工艺规划时间和试生产时间,缩短生产准备周期; (2)质量:提高规划质量,优化生产线的配置; (3)成本:减少物理原型的使用,减少了工程更改量,降低设备人员的投入。 图表 数字化车间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效果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二)市场容量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9页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