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P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差偶然中差全中误误差MΔ差MW检测已测测段高测段、路线往返测附合线路或左右线路高(mm) (mm) 高差不符值 环线闭合差 差不符值 差之差 精密水准 ≤2 ≤4 ±6Ri ?8K ±8L ±6K 注:1.表中K为测段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Ri为检测测段长度,以千米计。 ⑵精密水准测量主要技术标准见表5.5.1-2。
表5.5.1-2 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 等级 精密水准 观 测 次 数 每千米高路线长水准仪差全中误度(km)水准尺 与已知点 型号 附合或环线 差(mm) 联测 ≤4 ≤3 DS05 因瓦 往返 往返 单程闭合环 往返较差 或闭合差 (mm) 8L 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
⑶精密水准的高程测量应严密平差,平差计算取位下表5.5.1-3中精密水准测量的规定执行。
表5.5.1-3 精密水准测量计算取位
往(返)测往(返)测往(返)测各测站高往(返)测高高程 控制网名称 距离总和距离中数高差总和差(mm) 差中数(mm) (mm) (km) (km) (mm) 精密水准 0.01 0.1 0.01 0.01 0.1 0.1 ⑷CPⅢ控制网高程测量的水准路线形式
1) CPⅢ控制点高程的水准测量宜采图5.5.1-1 所示的水准路线形式。 测量时,左边第一个闭合环的四个高差应该由两个测站完成,其他闭合环的三个高差可由一个测站按照后-前-前-后或前-后-后-前的顺序进行单程观测。单程观测所形成的闭合环如图5.5.1-2 所示。
16
图5.5.1-1 矩形法CPⅢ水准测量原理示意图
图5.5.1-2 CPⅢ水准网单程观测形成的闭合环示意图
2) CPⅢ控制点高程的水准测量也可采图5.5.1-3 和图5.5.1-4 所示的水准路线形式。测量时,往测时以轨道一侧的CPⅢ控制点为主线贯通水准测量,另一侧的CPⅢ控制点在进行贯通水准测量摆站时就近进行中视观测。返测时以另一侧的CPⅢ控制点为主线贯通水准测量,对侧的控制点在摆站时就近进行中视观测。观测所形成的闭合环如图5.5.1-5 所示。
17
图5.5.1-3 CPⅢ往测水准路线示意图
图5.5.1-4 CPⅢ返测水准路线示意图
图5.5.1-5 CPⅢ高程网往返观测形成的闭合环示意图
⑸CPⅢ水准网与线路水准基点联测时,应按精密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往返观测。
⑹CPⅢ控制网水准测量应对相邻4个CPⅢ点所构成的水准闭合环进行环闭合差检核,相邻CPⅢ点的水准闭合环不得大于1mm。
⑺区段之间衔接时,前后区段独立平差重叠点高程差值应≤±3mm。满足条件后,后一区段CPⅢ网平差,应采用本区段联测的线路水准基点及重叠段前一区段连续1~2对CPⅢ点高程成果进行约束平差。 ⑻相邻CPⅢ高差中误差不应大于±0.5mm。
18
⑼当桥面与地面间高差大于3m,线路水准基点高程直接传递到桥面CPⅢ控制点上困难时,宜采用不量仪器高和棱镜高的中间设站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传递。
⑽中间设站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外业观测应符合表5.5.1-3的规定,仪器与棱镜的距离一般不大于100m,最大不得超过150m,前、后视距差不应超过5m。
表5.5.1-3 中间设站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外业观测技术要求
垂直角测量 距离测量 测回内较差(mm) 2.0 测回间较差(mm) 2.0 测回数 指标差较差(″) 测回间较差(″) 测回数 4 5.0 5.0 4 ⑾中间设站光电测距三角高程传递应进行两组独立观测,两组高差较差不应大于2mm,满足限差要求后,取两组高差平均值作业传递高差。 ⑿CPⅢ高程复测采用的网形和精度指标应与原测相同。CPⅢ点复测与原测成果的高程较差≤±3mm,且相邻点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较差≤±2mm时,采用原测成果。较差超限时应分析判断超限原因,确认复测成果无误后,应对超限的CPⅢ点采用同级扩展方式更新成果。 5.5.2 CPⅢ高程控制网的精密水准测量作业要求
⑴技术要求
1) 水准网的观测按照《高速铁路工程测规范》中精密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水准仪及水准尺在使用前应检校合格,水准仪及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经过常规检校合格,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的夹角均不得大于
1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