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P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色油漆抹底,黑色油漆喷写点号。点号标牌规格为30cm×20cm,应注明CPⅢ 编号及“测量标志,严禁破坏”字样,如图5.3.3 所示。
CPIII编号:0356301 测量标志,严禁破坏
图5.3.3 CPⅢ 控制点的点号标志
⑵CPⅢ点编号原则如下:
CPⅢ 点按照公里数递增进行编号,其编号反映里程数。
处于线路里程增大方向左侧的CPⅢ 点编号为奇数,处于线路里程增大方向右侧的CPⅢ 点编号为偶数,在有长短链地段应注意编号不能重复,参见表5.3.3所示范例。
表5.3.3 CPIII 点名编号原则
点编号 含 义 表示线路里程DK356 范围内线路里程0356301 增大方向左侧的CPⅢ 第1 号点,“3”代表“CPⅢ” 。 表示线路里程DK356 范围内线路里程0356302 增大方向右侧的CPⅢ 第2 号点,“3”代表“CPⅢ” 点的位置 (线路左侧)奇数1、3、5、7、9、11等 (线路右侧)偶数2、4、6、8、10、12等 5.4 CPⅢ平面控制网测量
5.4.1 CPⅢ平面控制网的测量仪器设备要求
⑴使用具有自动搜索、自动照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功能的全站仪,
8
其标称精度应满足:方向测量中误差不大于1″、测距中误差不大于1mm+2ppmm。
⑵观测前须按要求对全站仪进行检校,作业期间仪器须在有效检定期内。边长观测应进行温度、气压等气象元素改正,温度计读数精确至0.2℃,气压读数精确至0.5hPa。
5.4.2 CPⅢ平面控制网的测量方法
⑴CPⅢ平面控制网采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施测。
每次置镜自由测站,以前后各3对共12个CPⅢ点为测量目标,每站自由站与上站重叠观测4对CPⅢ点、递进2对CPⅢ点,以保证每个CPⅢ点被测量3次。
⑵CPⅢ平面控制网应在线下工程竣工并通过沉降变形评估后施测。CPⅢ测量前应对全线的CPⅠ、CPⅡ控制网进行复测,并采用复测后合格的CPⅠ、CPⅡ成果进行CPⅢ平面控制网测设。
⑶CPⅢ平面网应附合到CPⅠ、CP Ⅱ控制点上,每600m左右(400~800m)应联测一个CPⅠ或CP Ⅱ控制点,自由测站至CPⅠ、CPⅡ控制点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当CPⅡ点位密度和位置不满足CPⅢ联测要求时,应按同精度内插方式增设CPⅡ控制点。
⑷CPⅢ平面网观测的自由测站间距一般约为120m,自由测站到CPⅢ点的最远距离不应大于180m;每个CPⅢ点至少应保证有三个自由测站的方向和距离测量。并按表5.4.2-1要求填写观测手簿,记录测站信息。
9
表5.4.2-1 CPIII 平面控制测量自由测站测量记录表
⑸CPIII的平面控制网结构形式
1) 轨道控制网CPⅢ的平面控制网宜采用图5.4.2-1 所示的构网形式。平面观测测站间距应为120m 左右,每个CPIII 控制点应有3个测站的方向和距离观测量。
10
图5.4.2-1 测站间距为120m 的CPⅢ平面网观测网形示意图 因遇施工干扰或受观测条件限制时, CPⅢ平面控制网可采用图5.4.2-2 所示的构网形式,平面观测测站间距应为60m 左右,每个CPIII 控制点应有4个测站的方向和距离观测量。
图5.4.2-2 测站间距为60m 的CPⅢ平面网构网形式
2)CPⅢ平面网与上一级CPⅠ、CP Ⅱ控制点联测可以通过自由测站置镜观测CPⅠ、CP Ⅱ控制点,或采用在CPⅠ、CP Ⅱ控制点置镜观测CPIII 点。
①当采用在自由设站置镜观测CPⅠ、CP Ⅱ控制点时,应在不少于2 个以上连续的自由测站上观测CPⅠ、CP Ⅱ控制点,观测图形如图5.4.2-3 所示:
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