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年北师版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运算律》教学设计

2014年北师版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运算律》教学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1:29:50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运算顺序。

206+735÷7 420÷60×150 (450-400)÷5+185 154+46÷23 20-30÷5 (366-350)×324÷4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指名板演。 2、引导学生回顾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3、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尝试探索,领会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试一试”:你能添上括号使9÷3×5-2=1成立吗?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自己的解决办法。

师根据生答质疑:刚才同学们提出要在算式中加上中括号,这是一个新的符号。有了小括号,为什么还要在算式里添上中括号呢?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符号吗?

师根据生答小结(课件呈现):中括号是一种改变运算顺序的符号,也叫方括号,用“【 】”来表示。因为题中已经有了小括号,如果需要再改变运算顺序,为了和已经使用了的小括号区别开来,就要用中括号。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含有中括号的算式,在计算时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3)指名汇报,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第4题。

全班齐练,指名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引导交流:看一看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指名汇报,共同小结:上下两道题数据相同,看上去很相似,但运算顺序改变了,计算的过程和计算的结果都不同。

师追问: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说说,师点拨:由于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所以在计算含有括号的计算题时要看清题目,以免出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第5--7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学习内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材P50-P51

教学目标:

1、经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过程,认识运算律丰富的现实背景,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

教学重点:能通过观察、分析、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交换。

请两名同学起立,让他们交换位置。让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再看25这个数中的“2”和“5”的位置可以交换吗? 师:在数学中也有些情况不可以交换位置,但是,有些情况就可以交换位置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数学中有关交换的问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定律。 1、探索加法交换律 (1)、根据观察,提出猜想: ①课件出示

4+6=_____ 6+4=_____ ②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③引发猜想:是否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 (2)、学生验证:

① 你能照上面的样子再写两组吗?

②观察上面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给你所发现的规律起个名字吗? 提示:这些例子都是几个数相加?两者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我发现了: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 我给这个规律起的名字是: 。

③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你所发现的规律吗? (3)、 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一填。

13+ 9 =( )+13 76+58 =( )+( ) ( )+( )=32+21 △+ =( )+( ) 2、探索乘法交换律 (1)、根据观察,提出猜想: ①课件出示

3×5=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3=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质疑:乘法也有交换律吗?

③我的猜想: 举例验证:

我的发现: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 3、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列举生活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感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

5、如果用a、b代表两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 6、巩固内化,运用定律

师:利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我们可以检验计算是否正确。(出示课件),怎样进行验算呢?完成下面的习题。

(1) 3 5 8 验算:2 7 6

+ 2 7 6 + 3 5 8

(2) 1 0 7 验算: 5

× 5 × 1 0 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1页练一练第1—3题。

2、拓展练习:减法和除法也满足交换律吗?举例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说一说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第四课时 加法结合律

学习内容:加法结合律,教材P52-P53

教学目标:

1、经历加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能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的一种运算律——加法交换律,那么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呢?加法交换律用字母a、b怎么表示呢?(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后,师强调:加法交换律只是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加法除了交换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规律呢?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1、探究加法结合律。 (1)观察、讨论。

师:这里有两组算式,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课件出示) (4+8)+6○4+(8+6)

(19+62)+38○19+(62+38)

师:观察这两组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不同? 但它们的结果怎样?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交流发现:通过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概括加法结合律。 ①指名回答发现了什么规律。

②教师引导学生口述规律,然后出示加法结合律内容。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我们把这样的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揭示并板书课题:加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师:用语言来叙述加法结合律很不方便,能不能用简单的方法表示出加法结合律呢?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那么加法结合律应该怎样表示呢? (a+b)+c=a+(b+c)

(5)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加法结合律。

①课件出示教材52页第二个板块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交流对算式意义的理解。 ②你还能举出其他生活中的事例来解释加法结合律吗? 2、加法结合律的应用。 (1)感知简便的计算方法。

师:怎么应用加法结合律呢?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出示练习:

根据运算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25+68)+32=25+(□+□) 130+(70+4)=(130+□)+□ 64+37+163=64+(□+□) (指名回答) 师:这三个等式都是根据哪个运算律填写的?

师小结:应用加法结合律有时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简便计算。出示: 57+288+4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运算顺序。 206+735÷7 420÷60×150 (450-400)÷5+185 154+46÷23 20-30÷5 (366-350)×324÷4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指名板演。 2、引导学生回顾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3、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尝试探索,领会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试一试”:你能添上括号使9÷3×5-2=1成立吗?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自己的解决办法。 师根据生答质疑:刚才同学们提出要在算式中加上中括号,这是一个新的符号。有了小括号,为什么还要在算式里添上中括号呢?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符号吗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