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素质教育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素质教育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探讨
作者:魏政军
来源:《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G633.41
摘要:高中英语的教学要面对升学的压力,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构建新的英语教育和教学理念;设计具有时代特征的课程内容,使其具有基础性和选择性;使每位学生学会学习,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自己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式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刺激和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在科学评价体系中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保证学习的主动性和持久性。 关键词:创新能力;学习动机;以人为本;
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要让课程走向生活,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要把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明确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师生的发展,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 一、教师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培养学生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师应尽一切努力和方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
2.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传统教学是由老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教师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种“守成性”教育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让学生由“学会”转变到“会学”。
3.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