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和大题2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和大题2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15:21:03

16. HLA I 类和Ⅱ类抗原的结构、组织分布、功能及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特点: HLA抗原类别 肽结合 结构域 表达特点 组织

分布 功能 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特点 Ⅰ类(A、B、C) α1+α2 共显性 所有 有核 细胞

表面 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8结合,对CTL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Ⅰ类抗原凹槽两端封闭,接纳的抗原肽长度有限,为8-10个氨基酸残基,锚定位为P2和P9 Ⅱ类 (DR、DQ、DP) α1+β1 共显性 APC 及活 化的 T 细

胞 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4结合,对Th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Ⅱ类抗原凹槽两端开放,接纳的抗原肽长度变化较大,为13-17个氨基酸残基,锚定位为P1、P4、P6和P9

17.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生物学作用有:⑴参与细胞生长、分化、正常组织结构的维持⑵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免疫细胞抗原识别、活化、增值和分化,以及免疫功能的发挥⑶造血细胞的分化和造血过程的调控⑷参与炎症的发生、血栓形成和组织修复⑸肿瘤的恶化和转移。

18. 粘附分子的分类和功能:粘附分子根据结构特点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钙粘蛋白家族,此外还有一些尚未归类的粘附分子。功能:⑴参与免疫细胞的免疫发育与分化。如胸腺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涉及到胸腺细胞上CD8和CD4分子与胸腺基质细胞上的MHCⅠ、Ⅱ类抗原间的相互作用;T细胞活化分化过程中必须有粘附分子提供的细胞间协同刺激信号的存在。⑵通过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粘附分子之间的作用参与炎症过程 ⑶通过淋巴细胞上的淋巴细胞归巢受体与内皮细胞上的地址素之间的作用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19. 参与T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的CD分子的种类 、结构特点、识别配体及其功能有: 种类 结构特点 识别配体 功能

CD3 五聚体,与TCR组成TCR/CD3复合物

稳定TCR结构、传递活化信号

CD4 单体分子 MHCⅡ类分子 增强TCR与APC或靶细胞的亲和性,并参与信号传导。 CD8 异源二聚体 MHCⅠ类分子 增强TCR与APC或靶细胞的亲和性,并参与信号传导。 CD2 单体分子 CD58(LFA-3)

增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的粘附及CD2分子所介导的信号传导

CD58 单体分子 CD2 促进T细胞识别抗原,参与T细胞信号传导 CD28 同源二聚体 B7 提供T细胞活化的辅助信号 CD152

同源二聚体 B7 对T细胞活化有负调节作用

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CD40L 三聚体 CD40

20. 参与B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的CD分子的种类 、结构特点、识别配体及其功能有: 种类 结构特点 识别配体 功能

CD79 异源二聚体 CD19 单体分子

与mIg组成BCR复合物,介导B细胞信号传导

促进B细胞激活

CD21 单体分子 C3片段EB病毒 增强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参与免疫记忆 CD80/CD86 单体分子 CD28 提供T细胞活化的辅助信号

CD40 单体分子 CD40L 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21. IgFc受体的分类和功能分别为:

(1)FcγR:是IgG Fc受体,又可分为① F cγR Ⅰ(即CD64):是高亲和力IgG Fc受体,可介导ADCC,清除免疫复合物,促进吞噬细胞对颗粒性抗原的吞噬作用,促进吞噬细胞释放IL-1、IL-6和TNF-α等介质;② FcγR Ⅱ(即CD32):是低亲和力IgG Fc受体,可介导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氧化性爆发;③FcγRⅢ(即CD16):是低亲和力IgG Fc受体,可与FcεRγ链或与TCR-CD3δ链相连,传递活化信号,并可介导促进吞噬和ADCC作用。

(2)FcαR(即CD89):是IgA Fc受体,能结合IgA,介导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超氧产生、释放炎症介质以及发挥ADCC。 (3)FcεR:是IgE Fc受体,可分为:①FcεR Ⅰ:是IgE高亲和力受体,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② FcεRⅡ(即CD23):是IgE低亲和力受体,可以不同方式参与IgE合成的调节。 22. T细胞主要的表面分子及其主要作用是 表面分子 主要作用

TCR 特异性识别由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 CD3 稳定TCR结构,传递活化信号

CD4/CD8 增强TCR与APC或靶细胞的亲和性,并参与信号传导。 CD28

LFA-2(CD2) 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可与CD58结合,能介导T细胞旁路激活途径,还能介导效应阶段的激活途径

CD40L 可表达于部分活化的T细胞表面,可与B细胞表现CD40结合,产生的信号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丝裂原受体 与丝裂原结合后,直接使静止状态的T细胞活化增殖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23. T细胞亚群分类及其功能。

T细胞是异质性群体,分类方法有很多:按CD分子不同可分为CD4+和CD8+两个亚群;按TCR分子不同可分为TCRαβ和TCRγδT细胞;按功能不同可分为辅助性和抑制性T细胞;按对抗原的应答不同可分为初始T细胞、抗原活化过的T细胞、记忆性T细胞。

功能:(1)CD4+辅助性T细胞(Th):增强免疫应答;活化细胞,增强其吞噬或杀伤功能; (2)CD8+杀伤性T细胞(Tc):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 (3)抑制性T细胞(Ts):抑制免疫应答

(4)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TD):主要为Th1,还有CTL,Th1分泌多种淋巴因子,引起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CTL可以直接破坏靶细胞。

Th1细胞与Th2细胞各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主要作用是:

搜索更多关于: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和大题2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6. HLA I 类和Ⅱ类抗原的结构、组织分布、功能及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特点: HLA抗原类别 肽结合 结构域 表达特点 组织 分布 功能 与抗原肽相互作用特点 Ⅰ类(A、B、C) α1+α2 共显性 所有 有核 细胞 表面 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8结合,对CTL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Ⅰ类抗原凹槽两端封闭,接纳的抗原肽长度有限,为8-10个氨基酸残基,锚定位为P2和P9 Ⅱ类 (DR、DQ、DP) α1+β1 共显性 APC 及活 化的 T 细 胞 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4结合,对Th的识别起限制作用 Ⅱ类抗原凹槽两端开放,接纳的抗原肽长度变化较大,为13-17个氨基酸残基,锚定位为P1、P4、P6和P9 17.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生物学作用有:⑴参与细胞生长、分化、正常组织结构的维持⑵参与免疫应答过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