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什么说《天下第一楼》有《茶馆》的影子?比较这两部戏剧的异同点
为什么说《天下第一楼》有《茶馆》的影子?比较这两部戏剧的异同点。
《天下第一楼》是何冀平在八十年代创作的话剧,它与老舍五十年代的作品《茶馆》虽然是两个不同时期的作品,但它们同样在文艺界引起极大的轰动。《茶馆》是中国半个世纪以来最前列的代表作之一,而相比之下《天下第一楼》与之有着很多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一、 在结构上的比较
在结构的安排上,《茶馆》进行一种新的尝试,每幕之间是独立存在的,作者用不同的人物形象组成了一个个戏剧片段,然后再利用茶馆这个场景把他们巧妙的组合起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具有时代特征。
而《天下第一楼》则继承了传统的戏剧形式,每一幕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前一幕情节成为下一幕内容的铺垫,下一幕也会提及或解决前一幕中未解决的矛盾冲突。虽然前后跨越了十年的时间,但整个故事情节是完整的。
二、在矛盾冲突上的比较
在戏剧中,矛盾冲突是刻画人物角色的核心。在《茶馆》的创作中,作者淡化了戏剧中人物的矛盾冲突,剧中的每一幕,作者都为我们展现了众多来自社会各阶层、不同性格特色的人物,如:太监娶
妻、流氓打架??等这些当时社会上司空见惯的寻常事件,却有着耐人寻味而又深刻的内涵,也让我们看到了旧时代灭亡的必然规律。
《天下第一楼》与《茶馆》不同,它有着尖锐紧张和集中的矛盾冲突。精明干练而出身贫寒的卢孟实掌管着老掌柜临终托付的“福聚德”。他在知己的全力协助下,将危机成功地化解。可两位气量狭窄的少东家就在他要大展身手时,却把他辞退了? 。一个个尖锐而激烈的矛盾冲突扣人心弦,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鲜明的个性特征,浓郁的时代色彩
《天下第一楼》中的卢孟实和《茶馆》中的王利发,都以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及浓郁的时代色彩的崭新人物形象引起人们关注。他们有着同样的职业及悲剧性的命运。王利发的茶馆经历着衰败与兴盛在风雨中走过了三个时代。当遇到逆境时,他就开始改良,但他的改良并没有改变旧的“体制”,而是把重心放在节衣缩食及加强劳动强度上,所以最终只是让茶馆在垂死的边缘再做些毫无意义的挣扎罢了。卢孟实经营的“福聚德”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是在福聚德即将倒闭的时候接管的,接管后他也不断进行改革,他的改革是从内到外、有彻底性和实质性带有资产阶级意识的全方位的“改良”,因此,才有了堪称“天下第一楼”的福聚德烤鸭店。
当《天下第一楼》在戏剧界引起轰动时,有的人说《天下第一楼》“有《茶馆》的影子”,我却不那么认为,倒是一位老艺术家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走的正是像老舍先生
《茶馆》的路,但是,她并不是亦步亦趋地模仿《茶馆》,而是另辟蹊径,有她的创意,有她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李万钓《中国古今戏剧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年8月 [2]克莹 李颖《老舍的话剧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2 年1月 [3]王育生《散谈“天下第一楼”》文艺报 1988 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