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5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教学设计 - 教案

25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教学设计 - 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20:21:28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6个字,学习5个短语并能恰当运用,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进行语文实践。 3、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中华不振”的段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2.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进行语文实践。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交流对周恩来的认识】:

1、出示周恩来图片,他,大家认识吗?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对他的了解吗?刚才同学们谈了对周恩来总理的认识,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段关于周总理的文字资料。 播放课件

2、全国各界人士都给予了周总理极高的评价,不仅如此,他在全世界的舞台上也享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伟大与非凡与他从小就立下远大志向是分不开的。

3、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少年时代的周恩来。(上课) 一、导入揭题

1、板书课题,指读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总理在12岁那年立下的志向,这也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齐读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检查预习。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快速读一读全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首先检查一下生字词,你会读了吗?(出示生词) 租界 妇女 巡警 训斥 惩处 热闹非凡 衣衫褴褛 得意扬扬 耀武扬威 中华不振 铿锵有力

3、这里呀,有些词能够搭配在一起,形成短语,仔细想一想,哪两个词语能够恰当地组成短语呢?得意扬扬和铿锵有力这两个词在课文中又是如何搭配的呢? 热闹非凡的租界 衣衫褴褛的妇女 得意扬扬的洋人

耀武扬威的巡警 铿锵有力的话

4、你能把这些短语或词语恰当地用在这个句子里吗?

在12岁那年,在 ()里,看到了() ,感到 () ,所以就立下()的远大志向。(读)

同学们,你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掌握了本课的主要内容,真棒!其实,能够说出,谁、什么时间、在哪里、做了什么事、就是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周恩来目睹的这一切,就发生在租界,那租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课文中有关于租界的具体描述,请同学们找一找、划一划。【出示句子】

※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自由读,齐读)

读了这几个句子,你觉得租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呀?(可顺着学生总结)

是呀,就像同学们所说的,这就是租界,这就是繁华热闹的租界,这就是一边灯红酒绿,一边衣衫褴褛的租界,这就是外国人横行霸道,中国人却无处说理的租界。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刚才联系上下文就读懂了“租界”这个词语。 三 探究文本

在中国的土地上,美、英、法、德、日这些国家可以随便圈划出属于他们的租界,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中华不振)

你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中华不振”?找一找,划一划,可以把你的感受在旁边简单写一写。周恩来初到沈阳,耳闻到什么?来到租界又目睹到了什么呢? (一) 耳闻“中华不振”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指导读:告诫和无奈

周恩来除了耳闻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外,还目睹了中华不振。谁来读读有关的句子。

(二)目睹“中华不振”

出示: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1、指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 2、透过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谈画面

3、再默读这段话,请你走进刚才的画面,假如你就是一名围观的群众,能说说你看到这一切的感受吗?

(一)谈到妇女、洋人:可怜,让人同情。

师:失去亲人,无处说理,,却还要被训斥,你能体会她的心情吗?(伤心、难过、委屈。)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我听出了你对妇女的同情,谁想再读,希望你能替她来控诉这不公的世道。 (二)谈到巡警:可恶、气愤。

出示句子: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这句话。 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出示句子),指生读。 那你觉得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吗?

出示句子:A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B中国巡警不惩处肇事的洋人,把她训斥了一通。

你真厉害,一下子就抓住了“不但-----反而------”这个关联词,用上“不但----反而 ------”,和不用它,这两个句子在情感的表达上一样吗?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你看,作者用词多准确啊!

那你能联系课文内容,用上“不但-----反而------”,来说句子吗? 句式训练:在租界里,中国人不但 ,反而 。 在租界里,洋人不但 ,反而 。 (三)围观的群众:愤怒、敢怒不敢言。 带着你的愤怒读一读这几句话。 紧握你的拳头我们一起读—— 带着你的感受来齐读这段话。

4、在中国的土地上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又一幕,我已经听出了你们心中的愤怒,来,拿起手中的笔把你看到的画面写下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和细

节描写,写出握紧了拳头的中国人的愤怒和无奈之情,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出示: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 ) 。

3、指板书,小结:同学们,你们笔下这一个又一个的画面,让我们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四、立下志向

目睹了这一切的周恩来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所以,他立下了这样的志向—— 让我们清晰而坚定地读—— 让我们铿锵有力地读—— 五,总结提升

周恩来的老师知道他有如此远大的志向时,鼓励其他学生:“有志者当效周生”!同学们,滑老师也希望你们能够像周总理这样,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从小就立下远大的志向,因为梁启超说过这样的话:“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六、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周恩来的故事——《大地的儿子》,相信你会对这位伟大的总理有更深的认识。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6个字,学习5个短语并能恰当运用,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进行语文实践。 3、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中华不振”的段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2.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进行语文实践。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交流对周恩来的认识】: 1、出示周恩来图片,他,大家认识吗?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对他的了解吗?刚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