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实例
五、请示
请示属于上行公文,在企业中使用频率很大,在实际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最多。 有些同志把请示和报告混为一谈, 经常把请示写作\请示报告\,这是很不科学的。本章将帮助读者弄清请示的概念、使用范围和写作特点,熟练掌握请示的写作方法。 [文体概念]
请示是企业的下级机关和上级机关请求指示、答复、审核和批准有关事宜时使用的请求性文件。它同报告虽然都是上行公文,但它们却是性质不同的两种文体,请示一般都事先行文,报告多为事后行文。 [使用范围]
什么情况使用请示?
一是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明确规定,必须经过请示批准才办理的事项,即按规定请示。 二是对现行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不甚了解,有待于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明确答复,才能办理的事项,即请求解释政策。
三是在工作中发生了新情况、新问题,过去没有明文规定,无章可循、无法可依,需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做出明确指示后,才可办理的事项,即请示新政策。
四是因本企业情况特殊,难以执行现行的某种政策或规定,请求在执行现行规定上作某些变通,好变通性请示。
五是虽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可以开展某项工作,但因事情重大,为防止失误,需请示上级审批的事项,即请求审批。
六是因领导班子意见有分歧,无法统一认识,难以开展工作,有等上级主管部门裁决后,才可办理的事项,即请求裁决。
七是按上级规定,完成一项任务之后,需要报上级审核的有关事项,即请求审核。 总之,凡是企业本身无权决定或无力决定的、需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指示,方可办理的事宜,都需要写请示。所以,请示这一文种,在企业机关中使用范围很广,使用频率很大。 [分类情况]
请示大体有两种类型:一是事项请示;二是报告性请示。 事项性请示,即就某一具体事项请求上级主管部门指示或批准。这类请示一般都比较单一和具体。
报告性请示,是一种报告色彩很浓的请示。此类请示中涉及到某些具体情况,又根据这些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意见,而这些措施和意见带有很强的规定性、政策性、法令性、或者涉及面很广,不是请示的企业单位职权范围所能决定的,必须报请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这类请示,有时在标题中写\请示报告\,或干脆写作\报告\。但就其性质而言,它属于请示,而不属于报告,是一种带有报告性的请示。如例文中所举《关于呈请批准〈中国银行办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贷款暂行办法〉的报告》,就是一份报告性请示。 [主要特点]
请示的主要特点是请求性。所谓请求性,即本企业打算办理某种事情,而又无权自行决定,或者无力去做,或者不知道应不应该去办,必须请求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同意之后,才可以去办。这种祈使上级指示或应诺的特性,就叫做请求性。所以,写请示时,应该把请示办什么事情,为什么要办理这件事情,打算如何办理这件事情,让上级批准什么等内容写清楚。只有这样才算体现了请示的请求性。报告的特点同请示是不同的,它的主要特点是汇报性,即本企业做了什么事情,这件事情如何做,在做这件事情中有什么经验、教训,今后打算怎样办。所以,我们应从文体特点上把请示和报告区别开来。 [篇章结构]
9
请示一般由标题、呈送单位、正文和落款几个部分构成,有的请示还有附件。
标题。有两种标法:一是公文规范标题法,即由发文单位、事由和文种组成。多数请示在标题中标明\请示\二字,而个别请示,也有写作\请示报告\或\报告\的,这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一种原因是有些同志不知道\请示\和\报告\是两种不同的文种,无意之中把它们的严格界限混淆了。另一原因是请示中确实有一种报告性请示, 它带有某种报告色彩, 属于文种交叉现象造成的。严格讲,把\请示\标作\报告\是不科学的,因而也是不正确的。国务院办公厅1981年2月27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 中,明文规定\请示\和\报告\是两种文体,而不是一种文体,把\请示\写作\报告\或\请示报告\,就混淆了文体界限。
二是省略标题法。好在标题中省略了规范标题中的某一部分;多数情况是省略发文单位,经常写作\关于xx问题的请示\。
主送单位。即该请示件报批的单位。
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开头,写请示原因,包括请示什么和为什么请示。主体,写请示事项,即处理某件事的具体措施。结语,写请示语,即\特此报告,请指示\;\特此报告,请批示\;\以上意见,如无不当,请批转各地(单位)执行\。
写好请示的关键在于:请示原因要充分、具体、正确。只有这一部分写好了,上级看过之后,认为此事可办,才有可能批准。另外,请示事项要恰当、可行。写请示除说明为什么办这件事情之外,还必须提出办理这件事情的具全办法与措施,而且这办法与措施要提得恰当,可行。有时可以提几种办法与措施,供上级考虑。只有这部分写好了,上级才便于下决心批准。所以说,写请示要在请示原由和请示事项上下功夫。
最后是落款,写明请示的单位和时间。如果标题中有发文机关,落款时可以不写,但必须加盖印章。 [例文简析]
为了便于大家领会请示的写作知识,掌握它的写作特点和规律,也为大家写作时提供范例,我们选取了几篇例文,并作简要分析。 例文一
xx市xx机械厂关于给技术革新能手
xx同志晋升两级工资的请示
xx局:
我厂青年工人xx同志,自1980年入厂来,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刻苦钻研技术,积极提合理化建议,1983年在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师傅的帮助下,实现了三项技术革新项目,被评为局系统的技术革新能手。今年以来,我厂原有产品滞销,如不迅速开发新产品,企业经营将出现极大困难。在此情况下,xx同志积极进行市场情况调查,根据用户需要,大胆研制新产品TS-2型测温仪表。在全厂上下大力支持下,这项新产品己于6月份投放市场。深受用户欢迎。
为了奖励xx同志对工厂的贡献和调动全厂职工的积极性,我们决定将xx同志的工资级别由二级晋升为四级。
以上意见当否,请批示。
xxxx年x月xx日(公章)
这是一份事项性请示。该请示件写得很好。其标题采用公文规范标题法,由请示单位、事由和文种组成。接下来是收文单位。正文先写请示因由,再写请示意见,后写请示语。落
10
款注明发文日期,并加盖公章。
为本企业的技术革新能手晋升两级工资,事情虽小,但影响很大;而且在当时并无先例,也无明文规定,该厂向主管局写请示,是十分必要的。 例文二
xx电视机厂
关于引进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的请示
xx市电子工业局:
当前,随着人民生少水平的提高,市场彩色电视机供不应求,黑白电视机销售不畅。我厂由于设备陈旧,影响质量,所生产的xx牌黑白电视机大量积压,工厂己面临亏损的局面。为了更新我厂设备,扩大再生产,迅速扭转被动局面,适应市场需要,根据中央电子工业部电技字(85)29号文件关于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的规定主管局写请示我厂拟从日本松下电器株式会社进一条生产设备较先进的彩色电视竹产线。 所需外汇120万,由我厂自筹50万,其余70万可由中国工商银行贷款解决。引进后,第一年即可试生产彩电20万台。第二年正式投入生活, 可年产50万台,创利润500万元。二年内即可还清银行贷款。并年上交国家利税约200万元。 当否,请批示。
xx电视机厂(公章) xxxx年x月xx日
这是电大学生的一篇习作,写得是相当规范的。全文一气呵成,层次清楚,请示原由具体充分,请示措施得当可行,请示语简洁明了。尤其是公文的语体感较强,语言平实、准确,无一句多余的话。初学习作的人,达到这种程度就算过关了。 这类请示在企事业中经常使用,应该熟练掌握其写作规律。
例文三
关于呈请批准《中国银行办理中外合资 经营企业贷款暂行办法》的报告
国务院:
根据中共中央中发[1980]14号文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有关规定,我们拟订了《中国银行办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借款暂笔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并经我行信贷工作会议及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座谈会讨论修改。 。。。。。。。
办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贷款,是一项新业务,没有经验。这次拟订的《暂行办法》,将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充实。办理此项贷款的实施细则,由我行另行制定。
现将《中国银行办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贷款暂行办法》送上,请审查。如无不妥,请批转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所属各部门执行。
中国银行(公章) xxxx年x月xx日
11
这是一篇报告性请示。行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请求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办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借款暂行办法》。此请示与事项请示确实有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其标题虽然由事由加文种构成,但与普通的由两种因素构成的标题并不一样。 它的事由之前, 不仅用\关于\,而且还用了\呈请批准\。\关于呈请批准??的报告\,就是关于呈上请予批准??的报告,所以,此标题的请求性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文种\写的是\报告\,但通观整个标题,其请示的基本属性是清楚的。
其次,其正文的写法亦有独特之处。正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个自然段写拟订《暂行办法》的依据和过程。第二个自然段报告了办理对外合资经营企业发放贷款时的情况,即内部掌握的三个问题。这既是工作情况汇报,又是拟订《暂行规定》的原则,还是该请示的请求事项。第三个自然段,强调了此项工作是一项新业务,没有经验,《暂行规定》将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充实等。第四自然段写请示语。
总之,此请示是属于报告性的请示,在标题和正文的写法上都独具特色,值得认真分析和借鉴。
[文病问诊]
写请示经常出现的问题大体上有以下几点:
其一,有相当一些同志把\请示\这个公文名称写成\请示报告\,这是不对的。\请示\同\报告\是不一样的,它们是两种文种,而不是一个文种,一般不可相叠加使用。只是个别报告性的请示,可以稍加变通,允许写成\报告\,但最好象例文四那样,在事由之前加\呈请\或\呈请批准\字样。使请示性突出起来。一般事项性请示,不允许将文种\请示\写成\报告\。 其二,关于主送机关的称谓问题。有个别同志喜欢在主送机关后写上某领导同志或其职称。这在不同机关之间的行文中一般是不允许的。它要求只写领导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的名称,不必连写领导人姓名及其职务。因为,请示问题是向领导机关和一级组织的意见;另外,请示件发到领导机关之后,文秘人员会按照领导分管的范围报送有关主管领导的,如果请示中所写的那位领导不分管请示的问题,将来带来很多麻烦和不便。所以除本机关外行人,一般不写领导人。但本机关内部写一般性手抄请示件,直接对主管领导,还是允许的。
其三,有些请示在写作时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即没有在请示原由和请示事项上下功夫。请示原由写得太抽象、太笼统,使人看不出所要办理的事情的必要性,同时对如何办理这件事未提出办法和措施,或措施欠具体。这样的请示很难被批准。
其四,不是一事一请示,而是把不同类的事情,或几件事情放在一份请示中写。这是不允许的。因为把几件事放在一起写,这些事情报到上级领导机关中,可能不属于一个业务部门或单位主管,很容易造成公文旅行或者贻误某些事情的批示。另外,几件事放在一起请示,有的事情可能批准,有的则可能不被批准,上级不好批复。
其五,有的同志写请示,在行文时限定领导机关几日内批复。这是不礼貌的。作为下级机关,最多只能写\请速批示\,而不能限定时间。当然上级机关接到下级机关的请示件,尽量争取早日批复。
报 告、请 示的区别
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专用的上行文体之一。 用于反映情况、汇报工作、陈述问题、报送表册、 物件和答复上级机关对有关问题的查询,它属于陈述性文书。 这种文书有综合性的,即汇报一定时期内某单位各方面的情况; 也有专题性的,即一份报告只写一个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