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第三章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二、预习内容
(一)向光性:在________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_____生长的现象。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胚芽鞘尖端以下时,会造成_______ 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年詹森的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 。 (3).1914年 拜尔的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造成的。
(4).1928年 温特的实验
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______,1942年,人们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
(5)向光性产生的解释:
由于生长素____________造成的;______光照射后,胚芽鞘_______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_____一侧,
因而引起两侧的________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三).植物激素:由植物________产生,能从_________部位运送到________部位,对植物的__________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有机物。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四)、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
主要合成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原料:_________。 (2).运输 方向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部 位 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 成熟组织 特 点 备 注 只能由________________运输到 运输方式: _______________,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___________ 可以通过____________动输。 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侧运输,使顶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补:横向运输 胚芽鞘尖端 (3).分布
生长素的分布集中在___________的部分,如______等处。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一、学习目标:
1.体验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方法, 2.解释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学习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学习难点:
课内探究学案
疑惑内容 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二、学习过程
问题: 1. 图中植株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
2.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
3.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了这株植物生长方向的改变?这种改变有什么适应意义? 探究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一) 达尔文的实验设置下列问题: 1. 实验第一组得到什么结论? 2、第一、二组对照的目的是什么? 3、对比分析第一、三组说明什么? 4、第三、四组与第一组对照说明什么 5、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二)詹森的实验设置下列问题:
6、詹森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詹森选择什么材料证明“刺激”向下传递? (三)拜尔的实验设置下列问题:
7、 拜尔的实验为什么选择黑暗的环境? 实验结论是什么? (四)温特实验设置下列问题:
8、把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的生长方向如何?
9、若用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的生长方向如何? (五)思考P46----47的旁栏思考题1、2、3 探究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阅读教材P48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0、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什么? 11、生长素的运输形式有哪些? 12、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什么? 13、生长素的分布如何? 分析书P49,技能训练, ①这个实验的设计是否严密?
②从这个实验结果到结论之间的逻辑推理是否严谨? ③如果要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应该对实验方案如何改进?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 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2、.如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B、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3、根据下图所示实验
回答: (1)图甲中,供应块是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胚芽鞘C发生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如图是一组探究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实验,每组处理方法不同,其中能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的是 ( )
2.匈牙利学者拜尔(Paal)在1914一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 ( )
3.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4.如图表示一项关于生长素的研究实验,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5.科学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弯曲现象,逐渐揭示了发生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相关事件,下列按因果相关事件顺序排列的是 ( )
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 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
6.如图所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的生长状况是甲;如果固定纸盒,旋转植株,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乙;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丙,则甲、乙、丙分别代表 ( )
7、科学研究发现,植物之所以能够显示出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线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从而使背光侧生长加快,弯向光源。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的原因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为探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还是尖端以下的一段还是两者都可发生,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实验步骤、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 (1)材料与用具:直立生长的燕麦胚芽鞘若干、不透水的云母片若干(可插入胚芽鞘)、台灯、一侧开孔的不透光纸盒。 (2)实验步骤:(请补充②乙组和丙组处理方法)
①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分成数量相等的四组,标号甲、乙、丙、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