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金融教案
国际金融 课程
教 案
课程编号:
总学时:4*18 周学时: 4 适用年级专业:09级金融与证券班 开课时间: 2010-2011 学年第2学期 使用教材:《国际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授课教师姓名:袁德承
课题:第一章 国际收支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1、了解国际收支的概念;2、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和国
际收支失衡对经济的影响;3、领会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调节措施;4、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方法;5、具备一般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能力。
教学重点:1、国际收支;2、国际收支平衡表;3、国际收支调节。 教学难点:国际收支调节; 教具、教学素材准备:教材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 教学时数: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课 前 思 考
? 中国某进出口公司从日本进口计算机,货款100万美元,请问该项交易分别在日本和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如何计入?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Resident)与非居民(Nonresident)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
录。
?(一)它强调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二)关于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与特性
?(三)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以所有权的变更日期为准 ?(四)国际收支是个流量的概念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和记账原则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也称国际收支差额表,是系统地记录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半年、一季或一月)各种国际经济交易项目及其金额的一种统计报表。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与记账方法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簿记的原理编制的,即以借、贷作为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来记录每一笔国际经济交易。一切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为贷方,或称正号项目;一切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为借方,或称负号项目。 问题探究
?美国向日本出口价值为100 000美元的商品,日本以其在美国的银行存款支付货款。这笔国际经济交易中美国如何进行记账?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1.经常项目
由贸易收支、劳务收支、转移收支三个主要项目构成。 2.资本项目
资本项目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两类。 3.平衡项目
由误差和遗漏、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官方储备等项目组成
第二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分析
?课 前 思 考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什么?对经济产生何种影响?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判断
?为了寻求这种判断依据或标准,人们常把国际经济交易按其性质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两类。自主性交易,亦称事前交易,是指经济实体出于某种经济目的而进行的交易。调节性交易,亦称事后交易或补偿性交易,是指为弥补自主性交易的差额而进行的交易。 ?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均衡,主要是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均衡。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一)周期性因素 ?(二)结构性因素 ?(三)货币性因素 ?(四)收入性因素
三、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一方面会消耗外汇储备,甚至会造成外汇储备的枯竭,从而严重削弱其对外支付能力,会
对其在国际上的信誉造成损害。另一方面则会形成国内的货币紧缩,促使利率水平上升,影响本国的经济,从而引致失业的增加和国民收入增长率的相对下降。
? (二)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
?(1)一般会使本国货币汇率上升,而不利于其出口贸易的发展,从而加重国内的失业问题。
(2)将使本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而加重通货膨胀。(3)将加剧国际摩擦,因为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意味着有关国家国际收支发生逆差。(4)国际收支顺差如形成于出口过多所形成的贸易收支顺差,则意味着国内可供使用资源的减少,因而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讨论
?有人说“一个国家国际收支顺差好”,你的看法如何?
第三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课 前 思 考
?你了解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吗?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措施有哪些? 一、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 ?(一)汇率 ?(二)国民收入 ?(三)利率 ?(四)物价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措施 ?一是运用经济政策调节 ?1.外汇缓冲政策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4.汇率政策 ?二是实施直接管制
?三是通过国际经济合作的办法 问题探究
?下面的资料是一个假想的发展中国家?(1)A
A在2008年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易项目:
国政府获得价值50亿美元的国外援助;
300亿美元的大豆;
A国政府贷款总额200亿美元;
A国经营的跨国公司的利润为50亿美元;
200亿美元;
?(2)进口价值?(3)在
?(4)英国银行向?(5)出口创汇?(6)A?(7)A
国购买外国不动产150亿美元;
国中央银行卖出30亿美元储备资产以干预外汇市场。 年A国的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各是多少?
?依据以下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08
?(2)资本项目账户是盈余还是赤字? ?(3)针对以上的结果如何进行调节?
教学后记:
课题:第二章 国际储备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1、了解国际储备的概念,条件;2、理解国际储备的构成(形式),
作用;3、领会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4、掌握适度国际储备量的意义和判断标准;5、熟悉我国国际储备的特点和管理。
教学重点:1、国际储备构成;2、国际储备管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