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肥市治涝专项规划
十五里河原属南淝河右岸支流,河口在马家渡入南淝河,1957年修建兴集排灌站时,改道直下巢湖,成为巢湖的一级支流。十五里河河道弯曲,源短流急,洪枯水位变化大,汛期常受巢湖水位顶托,下游易受洪涝灾害。
十五里河上游,在位于政务文化新区段,规划实施了天鹅湖景观水体,在天鹅湖下游采用溢流坝蓄水,根据设计,天鹅湖水体100年一遇洪水位为31.12m,坝顶高程为30.50m,坝长60m,下泄流量为45.40m3/s。 (4) 二十埠河
又名龙塘河,发源于长丰县境内,流域面积126 km2,河道全长27km,河宽8~60m,90%保证条件日径流量为2.34×104m3/d,是大兴镇约5000亩农田的灌溉水源。在河上口附近汇入南淝河,最终流入巢湖。 (5) 店埠河
南淝河最大支流,发源于肥东县元町乡和长丰县吴店乡。于三叉河口入南淝河,流域面积557km2,河道长度48.5km。上游建有众兴水库。 (6)塘西河
塘西河河口地处十五里河以西约2.5km,属巢湖左岸直接入湖一级支流,流域面积约50km2,河道全长11.5km,河道平均坡降6.14‰,河底高程为6.5~13.2m。现状两岸无堤防,地面高程15.8~8.0m,上游穿过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南艳湖,横埠以下为圩区。 (7) 巢湖
位于城市南部15km,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积800 km2,属长江下游水系。是一个受人工控制的半封闭、封闭式湖泊。流域面积13310 km2,有南淝河、派河、杭埠河、丰乐河、十五里河、兆河、柘臬河等汇入,总容积48.1亿m3,最高达52.8亿m3。灌溉面积达400多万亩,是合肥城市水源之一,常年通航抵达长江各口岸。
2.2.4工程地质
合肥地区地质构造为中生界侏罗系地层,由砂岩、粉砂岩组成。第四系由冲洪积的粘性土组成,主要为粘土、轻亚粘土和夹透镜粉细纱层,结构较为复杂。
据国家地震总局1997年颁布的《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合肥市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合肥市列为全国38个重点抗震城市之一。
2.3城市总体规划
2005~2006年,合肥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开始编制,初步确定规划构建“141”的多中心城市空间体系,即一个主城(老城区)、四个城市组团(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东、向西南、向北、向西四个轴向重点培育的城市片区)、一个滨湖新区(在城市南部、巢湖西北岸的地势高爽地带,结合生态湿地着力打造滨湖城市)。
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3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300km2;人均建设用地100m2,平均每年增加15 km2。
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3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360km2;人均建设用地100m2,平均每年增加9 km2。
合肥主城区建设用地平衡表(2020年)
序号 1
用地名称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商业金融用地 文化娱乐用地 体育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 教育科研设施用地 文物古迹用地 其它公共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面积(ha) 9841.39 5940.78 422.56 1456.49 360.57 480.17 192.61 2859.08 1.19 168.11 5520.03 891.84 733.61 5591.95
占城市建设用地
人均用地(m2/人)
比例(%)
27.34 16.5 15.33 2.48 2.04 15.53
27.37 16.52 15.35 2.48 2.04 15.55
用地代号 R C
C1 C2 C3
2
其中
C4 C5 C6 C7 C9
3 4 5 6
M W T S
7 8 9
合计
U G 其中
D G1 G2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公共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 特殊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
712.03 6492.15 4375.57 2116.58 237.34 35961.12
1.98 18.03 0.66 99.89
1.98 18.05 0.66 100
注: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城市人口360万人
2.4防洪规划简介
新一轮《合肥市防洪规划》正在编制之中,根据《合肥市防洪规划》编制单位提供的资料,合肥市市区防洪水位中心城区按照100年一遇设计。各河道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如下表所示:
合肥市各河道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表(吴淞基面)
表1 南淝河干流城区段河道设计洪水位推算成果表 单位: m
环湖 合作化路桥 东路/汛限水位抬高后 15.83 15.85/16.10 控制节点 三汊 巢湖 河口 13.36 13.50 二十埠 河口 13.55 当涂路 桥下 13.75 屯溪 路桥 板桥 河口 亳州路桥 四里 河口 15.66 水位 14.02 15.53 15.59
表2 四里河设计洪水位推算成果表 单位: m
控制节点 水位 四里河口 15.66 濉溪路桥下 15.67 二环路桥 16.04 表3 板桥河设计洪水位推算成果表 单位: m
控制节点 水位 板桥河口 15.53 铁路桥 16.77 蔡田铺 19.49 阁坡 23.59 蔡塘水库坝下 36.39 表4 二十埠河河道设计洪水位推算成果表 单位: m
控制节点 二十埠河口 水位 13.55 老铁路桥下 14.65 钟油坊 15.06 长江东路桥下 16.42 新铁路桥下 18.1 陈小郢 21.37 表5 十五里河河道设计洪水位推算成果表 单位: m
控制节点 水位 十五里河口 13.36 湿地 12.0 徽州大道 14.29 沪蓉高速 14.68 坝下涵/天鹅湖 28.5/30.5 表6 塘西河河道设计洪水位推算成果表 单位: m
控制节点 水位 塘西河口 13.36 湿地 12.5 徽州大道 15.40 沪蓉高速 16.9 放水涵/南艳湖 21.0/26.40 表7 派河河道设计洪水位推算成果表 单位: m
控制节点 水位 派河口 13.36 沪蓉高速 14.0 合安路 15.0 表8 店埠河河道设计洪水位推算成果表 单位: m
控制节点 水位 三汊河口 13.50 合裕路桥 14.30 铁路桥南100m 14.55 大李湾 14.80 由于防洪规划正在编制中,所提供成果范围有限,如派河设计洪水位只有合安路以下,本规划对合安路以上的区域进行定性分析,对合安路以下区域进行详细规划;板桥河上游相邻控制节点间水位差约13m等,由于本规划时间紧迫,经与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协商,本规划编制中对防洪成果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定性分析。
《合肥市滨湖新区防洪规划报告》已经完成编制,本规划的编制依据了防洪规划的最新成果及《合肥市滨湖新区防洪规划报告》成果。
合肥市滨湖新区防洪规划以防御巢湖、南淝河、派河、塘西河及十五里河洪水为目标,固提防、止湖崩、浚河道、置闸站、控水位;结合竖向标高要求,提高下游低洼地防洪及排涝能力;结合防洪及景观要求设置下游湿地,实现人水和谐,构筑以提防、湿地、护岸、闸站为主体的防洪工程与排涝工程布局;科学调度运用,形成有效的的地面排水与降低河道水位相结合的防洪排涝体系。
塘西河河口设闸及泵站,考虑用沿河湖面调蓄,湖泊正常水位为12.0m,汛限水位11.5m,最高控制水位为12.5m,湖周边地面高程按不低于13.0m控制。在河口建有排涝泵站,排涝泵站设计流量30m3/s。
十五里河河口设闸及泵站,考虑用沿河湖面调蓄,湖泊正常水位为11.5m,汛限水位11.0m,最高控制水位为12.0m,湖周边地面高程按不低于12.5m控制。在河口建有排涝泵站,排涝泵站设计流量60m3/s。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