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全国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命活动调节 梳理核心概念 排查常考基础点学案

2019(全国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命活动调节 梳理核心概念 排查常考基础点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1:37:45

专题五 生命活动调节

梳理核心概念 排查常考基础点

1.内环境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解读

①内环境的成分:包括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的代谢产物CO2、水、尿素等。不包含细胞内液和外分泌液中的成分。

②发生于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示例: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③内环境的作用:为细胞提供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反射

(1)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2)解读

①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没有反射,如单细胞生物和植物。

②引起反射的刺激不仅仅来自于外界环境,也可以来自于内部环境的变化,如体温、血糖的变化。

③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不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无法完成反射。 ④反射分为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和后天性的条件反射。 3.体液调节

(1)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2)解读

①参与体液调节的不仅仅是激素,还有二氧化碳等物质,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②体液调节的速度较慢、范围较广,这是判断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重要依据。 ③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④体液调节既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又能反过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4.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1)概念: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1

(2)解读

①不是所有激素都有两重性,五大类植物激素中只有生长素有两重性。

②“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是对生长素两重性的概括表述,不同的植物、不同的器官对应的低浓度和高浓度是不一样的。

③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的体现:如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和向光性没有体现两重性。

检测1 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一、正误判断

1.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直接来自血浆( × ) 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 ) 3.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 )

4.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 √ ) 5.下丘脑中不仅含有体温和水盐调节中枢,而且还含有感受温度变化和渗透压变化的感受器( × )

6.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 ) 7.在寒冷环境中,由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所以体温不会降低( × )

8.食物过咸,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感,大量饮水后会抑制下丘脑的调节效应( √ ) 9.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 )

10.剧烈运动过程中,汗液的大量分泌是为了保持体温和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 ) 二、长句默写

1.营养不良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是蛋白质摄入不足,血浆蛋白减少,血浆的渗透压下降,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导致组织水肿。

2.寒冷环境中尿液增多,其原因是寒冷环境下出汗减少,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加。 3.人在寒冷环境中经常会打“寒战”,请写出其反射过程:皮肤的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收缩。

检测2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一、正误判断

1.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 × ) 2.传出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 × )

3.在体内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突触的传递是

2

单向的( × )

4.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伤的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 √ )

5.酶、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具有高效性、特异性,发挥作用后都会被分解或灭活( × ) 6.当血糖浓度过高时,部分血糖可以转化为某些必需氨基酸( × )

7.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甲状腺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间具有拮抗作用( × )

8.渗透压感受器、渗透压调节中枢及渴觉中枢都位于下丘脑( × )

9.细胞产生的激素、淋巴因子及神经递质等都属于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 )

10.抗原具有异物性,即抗原都是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自身的物质不会成为抗原( × ) 二、长句默写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贮存于突触前神经元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糖尿病病人出现“多尿”的原因:原尿中含有大量的糖,渗透压升高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困难,导致尿液增多。

3.激素调节的三大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4.二次免疫和初次免疫相比,患病程度轻或者不患病的原因:免疫系统反应更快、产生的抗体更多。

检测3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正误判断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

2.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

3.植物激素是由特定的器官或细胞产生,由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 )

4.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 ) 5.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 ) 6.生长素溶液的浓度不同,所起的促进作用一定不同( × ) 7.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 ) 8.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 )

9.生长素浓度增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因此生长素与乙烯具有协同作用( × ) 10.生长素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 ) 二、长句默写

1.植物向光性的原理:单侧光照射时,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发生横向运输,

3

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再经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导致下部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速度快,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2.顶端优势的原理: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其发育,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发育。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专题五 生命活动调节 梳理核心概念 排查常考基础点 1.内环境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解读 ①内环境的成分:包括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的代谢产物CO2、水、尿素等。不包含细胞内液和外分泌液中的成分。 ②发生于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示例: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③内环境的作用:为细胞提供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反射 (1)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2)解读 ①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没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