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8套模拟试卷)
责 往 田 则 携 至 田 畦 踞 高 阜 而 诵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
⑴取而疾走 ( ) .
⑶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2)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
20.小敏和小宇对元镇“取旁舍儿书”和“见《诗经》取而疾走”的做法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5分) 小敏:元镇这种迫切学习知识的精神真是让人敬佩啊。 小宇:热爱学习是好事,但是他这种做法根本就是偷窃。
⑵但闻书声不绝 ( ) .⑷反长安 .
( )
三、写 作
2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作文。
只要拥有,哪怕点滴,用心珍惜,人生常乐。一段难忘的经历,一份温馨的情谊,一种独特的体验,一方自由的空间,乃至一本好书,一缕阳光,一个好心情……真的,拥有不在乎多少,在乎感知,在乎呵护。让我们为拥有而快乐吧!
请以“我拥有,我快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和真切体验,注意详略;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七年级语文(下)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杰出 灿烂 叱咤 博学
2①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②化作春泥更护花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④柳暗花明又一村 ⑤闲敲棋子落灯花 ⑥商女不知亡国恨
⑦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A 4D 5.C 6.(1)《骆驼祥子》 老舍
(2)因为他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这车被大兵抢走了, 他为此而气愤难过。 7.春雨 、溪水
8.【示例】初春的午后,一个牧童惬意地躺在柳荫下睡梦正酣。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渐渐远去,直吃到柳林的西面。
9.这是本文行文的线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读者会思考佩恩与森林之间的关系,从而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0. (1)解决竹苗缺水的问题,利用昆虫为竹苗松土、施肥;(2)将自己的牛放出去喂养老虎, 以维护生态平衡;(3)种植香蕉树,给大象提供食物;(4)同偷猎者和非法砍伐者进行殊死斗争。 11.“虔诚”一词写出了佩恩对森林恭敬而真诚的态度,表现了他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敬畏之情。 12 这句话运用比喻、你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成活的翠竹生机勃勃、生命力顽 强的特点,蕴含着作者对佩恩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赞美之情。
13示例:佩恩能够使不毛之地变成一片生机勃勃的森林,靠的是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 神;他为了解决竹田的灌溉问题,善于开动脑筋,采取科学的方法。这两点给我的启示是: 做好一件事,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并讲究方式方法。
14杨绛:童心未泯(富有童心);冰心:机智灵活(反应敏捷);启功:思想鲜活(时尚新潮)。 15.(1)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腻生动地写出了杨绛先生与“我”打招呼时的可爱和热情。
(2)运用了神态描写,细腻生动地写出了启功先生卖关子时的可爱样子。
16示例:首先要有“博大的学识”,其次要有“既丰富又坎坷曲折的生活阅历”。所以我们 现在要博览群书,丰富学识,勇于实践,增加阅历,这样才能造就“善于幽默的心”。 17 责 往 田/则 携 至 田 畦/踞 高 阜 而 诵
18.(1)跑 (2)只 (3) 放下 (4)同“返”返回
19(1)自己凭借(根据)意思来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于是就通晓了它的大意。 (2)外出就用骡马捆绑着书跟随自己,在家时就点着蜡烛一直看书到第二天早晨。 20我同意小宇的说法,爱读书固然是好事,但他这种行为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错误的。元镇因 为自己家贫无书就去偷邻家孩子和自己外家的书,这是不可取的。偷窃是道德问题,任何理 由都不能成为偷窃的借口,学知识之前先要学会做人。
我同意小敏的看法,这两句话充分体现了元镇的好学,虽然他当时有偷书的行为,但他是为 了学习,而且他的家庭也确实非常贫困,偷窃别人的书也是万般无奈下的行为,真的情有可 原。而且他后来的成就也非常大,这完全可以让我们忽略他以前犯下的小小错误 。 21略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题。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qiàn)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1 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卓越(zhuō) 校补(iào) 欠 宵 ..B 卓越(zhuó) .C 卓越(zhuó) .D 卓越(zhuō) .A 仰之弥高:弥,更加。
B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C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D 沥尽心血:冲刷。
3 在文段三处口中依次填入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 ; ”。
校补(jiào) .
校补(jiào) .
歉 宵
校补(iào) 歉 霄 .
欠 霄
2 对文中画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B ”。 , 。” C 。” ; 。” D ”。 , ”。
4 下列选项中短语的结构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志趣正浓 众物腾怨 B 望闻问切 心会神凝 C 寻求宝藏 零乱不堪 D 深刻印象 炯炯目光
5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闻一多先生做学问时刻苦钻研并以此为乐的精神。
B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一句,将我们“衰微的民族”比作病人,赞颂了闻一多先生以文化来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C “深(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把“灯火”比作“伴侣”,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深夜与灯光作伴,全力进行学术研究的情景,突出了他忧国忧民的精神。
D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一句,将“小楷”比作“蚂蚁”,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精神。 6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B 《河中石兽》——清代——纪昀 C 《卖油翁》——欧阳修——《归田录》 D 《最后一课》——都德——德国小说家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7 默写。(共7分)
(1)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6)《爱莲说》中象征君子美名远播,姿态、气质美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登飞来峰》,完成(1)—(2)题。(共3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本诗中的“浮云”指的是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