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玉溪市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选择题

2015年玉溪市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选择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5:32:58

D.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的

C【解析】错觉是一种知觉,其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并且不可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

34.在观察中,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称为观察的( ) A.目的性 B.客观性 C.精细性 D.敏锐性 D【解析】考查观察敏锐性的含义。

35.利用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等进行的直观教学称为(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动作直观 B【解析】模像直观的含义。 36.记忆过程包括( )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D【解析】再认或回忆是属于一个过程,是两种表现形式,所以选择答案D。 37.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

A.编码 B.提取 C.保持 D.加工 B【解析】考查信息加工观点下记忆过程的阶段。 38.学生回答选择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C【解析】考查再认的含义,注意和回忆区分开来。 39.学生在做问答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D【解析】考查回忆的含义,注意和再认区分开来。 40.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A【解析】考查情景记忆的含义。

41.对弹琴、骑车等活动的操作步骤的记忆是( )

A.陈述性记忆 B.长久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语词性记忆

C【解析】程序性记忆是一种技能记忆,是指一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一种技能记忆,而陈述性记忆是一种事实记忆。

42.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记忆是( )

A.有意记忆 B.无意记忆 C.意义记忆 D.机械记忆 C【解析】有意识记与无意识记相匹配,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相匹配。 43.在预定的识记目的,并灵活运用一些有效方法的识记是( )

A.意义识记 B.机械识记 C.有意识记 D.不随意识记 C【解析】有意识记的含义。

44.具有容易保持和恢复特点的记忆是( )

A.语词 B.形象 C.情绪 D.动作 D【解析】动作记忆的特点。

45.储存量大而时间短的记忆是( )

A.长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声像记忆 B【解析】瞬时记忆的特点。

46.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为0.25~2秒之间的记忆,属于(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形象记忆 A【解析】瞬时记忆的存储时间在4秒之内。

47.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时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 ) A.幻觉 B.感觉记忆 C.静止运动 D.错觉 B【解析】考查瞬时记忆的特点,时间短容量大。 48.感觉记忆的编码形式主要是( )

A.图像记忆 B.言语听觉编码 C.语义编码 D.情境编码

A【解析】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编码形式,语义编码是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 49.关于感觉记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像记忆的容量比图像记忆容量大 B.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比图像记忆时间短 C.整体报告法可以测出感觉记忆的容量

D.采用局部报告法可以测查出听觉系统存在感觉记忆

D【解析】容量上没有差异。声像记忆保持时间较长。局部报告法可以测出感觉记忆的容量。 50.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1~2 B.20~40 C.2~60 D.70~80

C【解析】考查短时记忆的存储时间,一般来说1分钟以内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以上属于长时记忆。

51.短时记忆的容量和注意的广度是一样的,都是( )组块

A.3~6个组块 B.5~9个组块 C.6~8个组块 D.7个组块 B【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

52.下列哪种现象与其他三种有所不同?( )

A.组块 B.复述 C.选择注意 D.编码 C【解析】其他三个选项都是记忆现象。

53.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 )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D【解析】略。

54.艾宾浩斯研究( )与记忆。

A.教学 B.学习 C.智力 D.注意 B【解析】略。

55.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时快时慢 D.均匀递减 B【解析】遗忘的特点是先快后慢,不均衡的。 56.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 )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斯柏林 D.弗洛伊德 B【解析】略。

57.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称为( )

A.暂时性遗忘 B.永久性遗忘 C.干扰性遗忘 D.逆向性遗忘 B【解析】永久性遗忘的含义。

58.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识记与回忆的干扰是( )

A.单一抑制 B.双重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D【解析】双重抑制兼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特点,注意理解。

59.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的是哪种抑制的干扰( )

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C【解析】早上学习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晚上学习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

60.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 A.过度学习 B.记忆的恢复现象 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C【解析】学习后立即睡觉没有之后学习的影响。

61.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下列哪种干扰的影响(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双重抑制 D.单一抑制

C【解析】双重抑制分别指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因此中间部分记忆效果差。

62.为避免暂时的信息提取失败,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这种做法依据的是( )

A.线索-依存说 B.干扰说 C.动机说 D.同化说

A【解析】提取失败说认为遗忘是因为缺乏相关线索,有了线索,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 63.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四次复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 ) A.一星期后 B.半个月 C.半年后 D.一个月后 D【解析】略。

64.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 )

A.表象 B.想象 C.后象 D.印象

A【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表象的概念,但表象、想象及后象三个概念容易混淆。表象与想象的主要区别看形象是否“新”,表象是过去的形象,而想象则对表象进行加工形成新形象。 65.根据言语描述或图表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有意想象 D.幻想 A【解析】再造想象的含义。

66.人在知觉客观事物后,在人脑中所保存的形象是( )

A.记忆表象 B.想象 C.印象 D.形象记忆 A【解析】记忆表象的含义。

67.看完 《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 \椰棚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表象形成 A【解析】再造想象的含义,题干中表述的过程没有创造的成分。 68.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人,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 )

A.思维 B.表象 C.注意 D.联想 B【解析】记忆表象的含义。

69.吟咏“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仿佛看到了祖国江南秀丽的景色,这是一种( )

A.记忆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B【解析】再造想象的含义,题干中表述的过程没有创造的成分。 70.人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基本材料是( )

A.感知 B.记忆 C.想象 D.表象 D【解析】想象的前提是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71.幻想是( )的一种特殊形式。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空想 B【解析】略。

72.由词汇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 )

A.语言 B.言语 C.技能 D.技巧 A【解析】语言的含义。

73.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是( )

A.语言 B.言语 C.对话 D.独白 B【解析】言语的含义。

74.一种最基本的言语方式,两个或几个人直接进行交际时的言语活动是( ) A.口头言语 B.对话言语 C.交际言语 D.独白言语 B【解析】对话言语的含义。

75.聊天、辩论、讨论等言语活动属于( )

A.独白言语 B.书面言语 C.内部言语 D.对话言语 D【解析】题干中的现象都是对话言语。

76.具有情境性、简略性、反应性特点的言语形式是( )

A.书面言语 B.独白言语 C.对话言语 D.内部言语 C【解析】对话言语的特点。

77.具有随意性、开展性、计划性特点的言语形式是( )

A.内部言语 B.对话言语 C.书面言语 D.独白言语 C【解析】书面言语的特点。

78.( )是非交际性语言,是指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A.内部言语 B.对话言语 C.书面言语 D.独白言语 A【解析】内部言语的含义。 79.人们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言信息,并在人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是( A.词汇知觉 B.词汇理解 C.词汇加工 D.词汇表征 B【解析】词汇理解的含义。

80.语言理解的最高水平是( )

A.语音知觉 B.词汇理解 C.词汇加工 D.词汇表征 D【解析】略。

81.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 A.感知 B.记忆 C.思维 D.表象 C【解析】思维的含义。

82.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用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创造性

B【解析】思维间接性是指借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 83.由于思维的( ),人们才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

A.概括性 B.间接性 C.对经验的改组 D.综合性 B【解析】思维是对事物间接的反映。感知觉是对事物直接的反映。 84.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A.分析和综合 B.间接性和概括性 C.判断和推理 D.指向性和集中性

A【解析】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 85.思维的过程不包括( )

A.分析与综合 B.判断与推理 C.比较与抽象概括 D.系统化与具体化 B【解析】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86.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 )A.具体化 B.分析 C.系统化 D.抽象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D.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的 C【解析】错觉是一种知觉,其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并且不可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 34.在观察中,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称为观察的( ) A.目的性 B.客观性 C.精细性 D.敏锐性 D【解析】考查观察敏锐性的含义。 35.利用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等进行的直观教学称为(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动作直观 B【解析】模像直观的含义。 36.记忆过程包括( )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D【解析】再认或回忆是属于一个过程,是两种表现形式,所以选择答案D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