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措施
作者:杨先华
来源:《乡村科技》2018年第06期
[摘 要]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的稳步提升不仅是提升我国广大农民经济收益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中后期病虫害是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水稻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是各地农技站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农业种植户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基于此,本文分析水稻中后期的主要病虫害类型,并针对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06-98-2
目前,水稻中后期的病虫害类型较多。随着农药的研发与应用,环境污染的严重化,水稻病虫害的耐药性提升,出现了一些新的病虫害。因此,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1 水稻中后期病虫害的主要类型 1.1 水稻纹枯病
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其自身的免疫系统弱化,抗病虫害能力下降,导致病虫害威胁增大。纹枯病是水稻生长中后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纹枯病属于真菌类病害,多出现在水稻分蘖后期至抽穗期,该病害感染部位从最初的水稻茎秆底部逐渐向其他部位蔓延,最严重的会扩展到水稻的稻穗部位。当水稻根茎部位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的病斑,且病斑呈现由小到大的变化、出现水稻叶片枯死现象时,可以判断是感染了稻纹枯病,要及时针对病害采取措施[1]。 1.2 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病害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这类病害的传染性、扩散性较强。稻瘟病可以通过空气进行广泛传播,属于流行性水稻病害,也是水稻种植中最让农户头痛的病害。因为该病害一旦出现,轻者会造成水稻产量的降低,严重时可能会造成颗粒无收,给种植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1.3 水稻黑条矮缩病
近两年,该病已上升为水稻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水稻生育期均可染病,水稻苗期和分蘖期为感病敏感期,发病越早,损失越大。如在苗期发病,病株明显不分蘖,严重矮化;在分蘖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