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配套K12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教育配套资料K12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
文综地里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新区设立将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下图为雄安新区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中央决定将国家级新区建在容城、横县、安新附近的主要原因是
①距离北京较近,便于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 ②人口稀少,尽可能地减少拆迁补助 ③基础设施完善,现有开发程度较高 ④交通便利,与大城市联系密切⑤纬度更低,气候条件优越
A. ②③ B. ②⑤ C. ①④ D. ①⑤ 2.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意义包括
教育配套资料K12
教育配套资料K12
①可以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 ②促进北京市区三大产业均衡发展③有利于提升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④有利于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 C 2. C 【解析】
1. 雄安新区在河北省中部,靠近北京,便于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交通便利,与大城市联系密切,作为北京首都的副中心,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相比北京人口少,利于首都职能的扩散;现有的开发程度较低;与北京的气候气候一样。选C正确。
2.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作为首都的副中心,可以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①正确;对促进北京市区三大产业均衡发展没有意义,它主要是高新产业中心,②错;新区建设有利于提升河北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③正确;新区建设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利于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④正确。选C正确。 【点晴】
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近几年旧衣物回收箱更高频率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般是通过市慈善总会在城市社区设立回收箱,志愿者对废旧衣物统一回收、分拣,较好的衣物经清洗、消毒、熨烫、包装后捐给公益组织,不能捐助的经分解处理后再次加工成拖把、毛毡制品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下图示意工业区位选择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教育配套资料K12
教育配套资料K12
3. 衣物回收并捐赠的处理属于图1中的
A. 模式一 B. 模式二 C. 模式三 D. 模式四 4. 旧衣物回收再利用的意义有
①减少对人们生活空间的占用 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臭氧层③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④为部分企业提供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3. B 4. A 【解析】
3. 衣物回收并捐赠的处理是旧资源的回收重新利用,不是原料重新加工;也不是重新回归市场销售;更不需要高科技重新加工;应是劳动力回收过程。选B正确。...
4. 旧衣物回收再利用旧资源的回收重新利用,可减少对人们生活空间的占用,①正确;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③正确;为部分企业提供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④正确;回收重利用没有污染,与保护臭氧层无关,②错。选A正确。
下图示意长江下游镇江和畅洲汊道河势。右汊是主航道,船舶日流量峰值超过3000艘次,水上交通事故频发。近40年来,上游来水的右汊分流比由75%下降至2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教育配套资料K12
教育配套资料K12
5.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中,最适合建航运码头的是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6. 目前,右汊仍作为主航道的原因是 A. 左汊有江豚栖息 B. 右汊径流量较大 C. 右汊水深较深 D. 左汊水速较快
7. 下列减少右汊交通事故发生的措施中,最可行的是 A. 修建右汊护岸工程 B. 改左汊为主航道 C. 在左汊修拦水大坝 D. 疏浚右汊滩区 【答案】5. C 6. A 7. D 【解析】
5. 图示右汊是主航道,船舶日流量峰值高达2700艘次,航运码头适合建在凹岸,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处水量大,最适合建航运码头,所以C正确。
6. 图示右汊是主航道,船舶日流量峰值高达2700艘次,目前,右汊仍作为主航道的原因是左汊有江豚栖息,所以D正确。
7. 右汊是主航道,船舶日流量峰值高达2700艘次,水上交通事故频发,为减少右汊交通事故发生,最可行的措施是疏浚右汊浅滩区,所以D正确。
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畎(沟)亩(垄)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a),下教育配套资料K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