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园林的风格》导学案
《中国园林的风格》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息息相通: 穿凿附会: 2、能学以致用,学会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
3、学习引用等说明方法,能体会典雅凝练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学习引用等说明方法,能体会典雅凝练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法指导】 朗读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预习导学】 一、 知识链接
1、给加点字注音。
笨拙.( ) 山蹊.( ) 幽篁.( ) 模.拟( 跻.攀( ) 钓矶.( ) 曲.折( ) 穿凿.( 弦.外之音( ) 盎.然而生( ) 2、 解释下列词语。
顾名思义:
弦外之音:
) 雕塑.() 渊.博(二、释题
1、走进作者
陈从周(1918-2000):中国著名园林学家,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擅长文学、戏曲、绘画、书法。主要著作有:《苏州园林》《园林丛谈》《扬州园林》《说园》《书带集》《青苔集》《帘青集》《山湖处处》等。
2、中国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拙政园。
北京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拙政园
始建于明正德,面积约4万平方米, 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它以水景著称(水面占全园
的3/5), 主要建筑均濒水而立, 朴素明朗, 自然雅致, 风格独具, 誉为“园中精华”。 3、识记说明文体
⑴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
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
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⑵分类
) )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①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②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或知识小品文)。 ⑶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画图表(作图表)等。 ⑷说明顺序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 归纳概括各段主要内容。
2、 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
二、准确筛选信息,把握主要内容。
1、文章言简意赅地介绍了 ,特别强调了园林欣赏与
有着密切的关系。
【合作探究】一、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脉。12、 作者选取什么方面来介绍中国园林的风格?
3、 中国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
4、 根据文章内容,归纳中国园林的风格。
5、文中谈到建造园林时,认为在处理“动静之分”问题上,有一定规律可循,请从文中概括出这个规律。
6、 中国园林有动静之分,请分别指出“静观”与“动观”的要义。
7、 中国园林讲究诗情画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8、 中国园林妙在含蓄,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9、 第4段中称以白皮松为主要特色的园子为“寒碧山庄”的原因是什么?
10造园时对建筑的顶,假山的脚,水口、树梢都着意安排,这样布局的目的是什么?
11造园时在处理“曲直之对”问题上,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请从文中概括出这个规律。
12、园林的布局讲究曲折,这样布局的目的是什么?
13、园之佳者都是以少胜多,要想做到“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的基本做法是什么?
14、作者认为“造园之理,与一切艺术无不息息相通”,那么造园时要营造那种“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境界,在景物布局方面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15、造园与文学创作最基本的相同点是什么?
三、多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 1、概知引用说明
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是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
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是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
更有说服力。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2、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课堂测评】
1、下列选项中对中国园林风格的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园林的设计讲究动静之分、俯仰之别和曲直相对。
B、中国园林的布局讲究诗情画意,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C、中国园林的建造都遵循以少胜多的原则。 D、中国园林的构思讲究含蓄,追求意境。 2、说说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① 立意在先,文循意出:
② 窗外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是模拟枯木竹石图:
③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园林的风格》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园林的独特风格。 2、能学以致用,学会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