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重点:1、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毛主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了解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复杂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导入语:同学们,你听过“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吗?你知道它是谁说
的吗?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
二、弄清文体,了解演讲词
1.师说:想必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对文章内容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
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跟我们之前所学的课文一样吗?
2.生各抒己见。
3.概括小结:(1)它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2)它没有细致入微的描写; (3)它也没有华丽的辞藻。
总之,它不是一篇记叙文,它是一篇议论文,它同时也是一篇演讲稿。
4.演讲稿的演讲词有什么特点? 5.初步了解议论文。
三、人物简介,背景介绍 1.介绍毛泽东:(1)毛泽东简介 (2)毛泽东与演讲 2.介绍张思德:(1)张思德简介
(2)张思德与毛泽东的两次邂逅 3.介绍文章写作背景。 四、再读课文,分析讨论 1.找出文中对张思德描写的地方;
2.分析其中三段,一起来看看每一段话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找出关键句,提取关键词。
边找边板书:死的意义 不怕批评 团结互助 3.具体分析一、二、三、四、五自然段: (1)分析讨论第一自然段: A.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B.“完全”、“彻底”应该如何理解? (2)分析讨论第二自然段:
A.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B.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C.你是怎么样理解司马迁的话的?
D.你会想起哪些关于生命价值的豪言壮语?
小结: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3)分析讨论第三自然段:
A.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B.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C.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小结: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怜惜非常紧密。作者先讲不怕批评;再讲不讲究批评的对象和方式方法;最后讲衡量是非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4)分析讨论第四自然段:
A.结合写作背景,回答:“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B.为实现这一目标,应该怎么做? C.各层层意是什么?
D.默读这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分析讨论第五自然段:
A.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 B.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五、回顾拓展,总结提高 1.根据板书回顾课文;
2.说一说、写一写:发生在你身边的为人民服务的事情。 六、板书设计
12、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演讲人:毛泽东 听众:根据地军民 背景:张思德为革命牺牲,送葬的追悼会。
中心 内容 论证方法
为一、张思德是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一员。 人二、死的意义。
民三、不怕批评。 服四、团结互助。
务 五、号召要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人。
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事例论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