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课外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4篇(五)(含答案)
七年级课外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4篇(五)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那年花开 钱海燕
①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
②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③“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
④“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⑤“作业做完了,再做其它的练习题巩固啊!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
⑥“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我小心翼翼地说。
⑦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
⑧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⑨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⑩“喝杯茶吧。”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1
?“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
?“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1.根据文意,说说文题“那年花开”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两个句子,分析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 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A.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徐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读书是风雅乐事
鲁先圣
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把读书看成拜师访友,是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读书,优雅而闲适。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像杨绛那样去看待读书,把读书当做是去拜访高人名流,那读书纯粹是一件风雅乐事了。
苏格拉底对于读书另有高论。他声称,一册好书,能够引诱他走遍全世界。他是为求知而读书的,读一本书就了解了世界的一个方面。可以想象,苏格拉底不是像杨绛那样优雅地读书的,可以想象他的挑剔,他的如饥似渴,他的求知的贪婪,还有他目光的锐利。而金圣叹那句“雪夜闭户读禁书”的情景就更大相径庭了。他是一个探险家,一个猎奇者,那种神秘的氛围和意味,那种不为外人道的秘密,或许只有这位伟大的批注家才能享受的了。
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读书却没有这份风雅的。读书是为了寻找黄金屋、千钟粟和颜如玉的,因而就要头悬梁、锥刺股。这里,读书是为了入仕博名的,读书的快乐当然就荡然无存了,反而让人生出几分胆怯和畏惧。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读书更是全然没有风雅境界和心境了,多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读书不过是一种装潢而已。家里大大的房子,宽阔的书架,上面像垒积木一样垒满了精装的经典书籍,但不是为了读,而是为了显示学问的。其实,这实在是对书的亵渎。书是用来读的,现在做了装潢用品,岂不是书籍的悲哀?
林语堂认为读书的主旨在于摆脱俗气。黄山谷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说的有些过头了。纯朴的乡村农夫目不识丁,并未见其面目可憎,但是说读书摆脱俗气,使人优雅,倒是确切的。
读书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读书会使人生充实,读书会让我们了解我们不知道的过去的世界,也能够让我们了解无法到达的遥远的地方。譬如我们都知道历史中很多的故事,熟悉几千年前的著名人物,我们还知道冰封的南极,知道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知道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这些毫无疑问都因为我们读书的缘故。因此说,读书会丰富我们的学识,读书会使我们的认识深刻,读书还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
读书是有功用的,这毫无疑问。当然如果能够达到像杨绛先生那样犹如串门访友的达观,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了。
1.作者在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一、二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题“读书是风雅乐事”中的“风雅乐事”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与小人书约会的童年
张 林[来源:Z,xx,k.Com]
我的童年时代,是小人书流行的时代。且不说城里的书店,单是乡里的供销社,都有小人书小巧靓丽的身影。小人书作为那个时代孩子的主要读物,几乎占去了我所有的课余时间,时光都在小人书的世界里幸福地跳荡,温暖地铺开。
我最早接触小人书,是在我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
那年刚入秋,我患了重感冒,在乡里医院久治不愈,爸爸放下手头的工作,骑自行车把我驮到离家40余里地远的镇医院救治。为了让我在住院期间心情愉悦,爸爸几乎走遍了镇里的各大商店,给我买了许多小人书。小人书里生动有趣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我,把我领进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世界。小人书帮助我打发了住院期间孤寂的时光,也扩大了我的识字量。出院后,我竟然带回家半纸箱子小人书!在和小伙伴们玩耍时,我会津津有味地给他们讲我读过的书中的故事,小伙伴们满含钦佩的目光更激发了我对小人书的热爱。
假日里,我常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静静地与我心爱的小人书约会。即使离开家门,巴掌大的小人书也常常是和我如影随形。从兜里掏出,掌中摊开,通俗易懂的文字,栩栩如生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情节,令我如醉,如痴。每当翻开一本崭新的小人书,我都会无比兴奋。小人书为我营造了一个神奇的幻想世界,翻开小人书,就如同打开了一扇扇认识世界的窗,我从中看到了描绘在一页页小小纸张上的世界,形象生动,鲜活逼真。我和书中讲述的故事里的人物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和他们经历着同样的生活。我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深深地感动了,那种强烈的感觉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
乡里供销社的文具柜台里,摆着许多小人书。一放假,我就会以买铅笔、橡皮、本子等借口,跟爸爸要钱,偷偷去买小人书。因怕爸爸责骂,新买回来的小人书,我总会偷偷地藏进书包里或是压在炕席底下,深夜借着手电筒的光,躲在被窝里读,有时也拿到学校里去读。[来源 没有钱买小人书,我有时也会腻在柜台前,对营业员说:“阿姨,把那本小人书拿来给我瞧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