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鞍山绿地系统规划 - 说明书 - 图文

鞍山绿地系统规划 - 说明书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6:43:29

“网”指城市主要东西、南北干道的道路绿化,即建国路、中华路、园林路、千山路、河北路、兴盛路、人民路、鞍达路、解放路、二一九路两侧绿化。同时对市区内建国、环钢等八条防护林带,树木要逐渐更新、占用林带单位要搬迁出去。为减少鞍钢对城市的污染,新增鞍钢厂西部新钢路60米宽林带。为减少矿山对城市的污染,增设东矿、大孤山矿、齐大山矿各50-100米宽防护林带。

“楔”根据鞍山市布局结构及城市主导风向形成的三条从外围楔入到主城区。内部的绿色楔形绿地,其作用是将郊野的新鲜空气、森林引入到城区内,改善城市的小气候。

·西南楔:以汤岗子、北方梅园为依托,将大片的楔形绿地渗入到主城区内,汤岗子新区现状自然条件良好,有山、有水、有温泉,同时又处于主城区的上风向,与周围山地及进行生态恢复(矿山)地相联,形成绿色生态廊道,通过季风及气流的作用。可为主城区输送新鲜氧气,稀释污染的空气,尤其在静风条件下,利用主城区的热岛和汤岗子新区“绿心”中的森林共同作用来制造城市环流。

·东南楔:以千山风景区为依托,将大片的楔形绿地渗入到主城区内并与东山风景区连成一体,绿地内以风景林和经济林为主,形成十里青山皆入城的生态框架布局。

·东北楔:由齐大山、南沙河及周围山林共同组成东北部防护林带,对于有效缓解鞍山市春季沙尘暴天气,冬季阴挡东北风,夏季将潮湿的空气和绿化引入市区具有重要作用。

片:指城区内多处街头绿地广场及公园绿地,即烈士山公园,孟泰公园、永乐公园、人民公园、胜利广场、站前广场等。

第二章 千山组团、汤岗子组团绿地系统规划

13

第一节 千山组团绿地系统规划

一、千山组团规划的范围

西起千山路七号桥,南、北以山线为界,东北角到眼前山铁矿,东南角到千山正门,东西长10.6公里,南北宽约6.4公里,总面积35.6平方公里。

二、千山组团绿化规划目标

依据鞍山市总体规划并结合其它专项规划,科学安排千山分区内的各类绿色空间,合理布局,完善绿地系统结构,合理利用千山分区的自然资源,温泉地热资源,以维持生态平衡,改进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便群众游憩,做到绿色栽、养、管并重,建立科学完整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把千山分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绿色生态城区。 三、千山组团绿地规划

规划绿地面积343.4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8.1%,人均绿地68.7平方米/人,其中公共绿地248.5公顷,防护绿地94.9公顷。

规划具体措施:规划2个主题公园,一个居住区沿河公园和沿千山路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河道和高压线两侧设防护林带;环境景观规划强化一个中心,两条景观带;自然山体为自然景观协调区,以绿化为主。 四、千山组团保护规划

1、规划原则:本着以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造福人类为原则,实现环保规划中的“三化”来控制环境污染的发展和生态恶化。 2、规划措施: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控制,强化管理体制。

第二节 汤岗子组团绿地系统规划

未来汤岗子组团绿地系统,应注重整体空间环境、中心绿带、山水城市格局,改变鞍山钢铁城市的景观形象;通过城市内部和外围生态空间体系化,网络化的建设,形成城市空间与自然共生的城市绿地形态。 汤岗子组团现状自然条件良好,有山(金斗凤凰山等),有水,有温泉,其绿地布局模式为绿心加绿网格局,这样可以维持新区热岛强度为2℃左右,并产生1m/s的风速,造成每天30次以上的气流循环,可维持新区绿地中林带的过滤功能,同时组团又处于主城区的上风向,新区的“绿心”及周边的契形绿地相联,形成绿色生态廊道,通过季风及气流的作用。可为主城区输送新鲜氧气,稀释污染的空气,尤其在静风条件下,利用主城区的热岛和汤岗子组团“绿心”中的森林共同作用来制造城市环流。

第三章 绿地分项规划

第一节 公园绿地规划

一个城市的公共绿地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其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公共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的,经过专业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活动设施与园林艺术布局,供市民进行游憩、娱乐及文化体育活动的城市绿地,它主要包括城市公园,街头游园等用地。

根据鞍山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与指导思想,建设公共绿地要考虑以下四个要素:

1、充分利用市区土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设公共绿地。 2、考虑公共绿地的合理服务半径,力求作到大,中,小均匀分布,

14

尽可能方便居民使用。

3、公共绿地与城市景观相结合,突出东山风景区与周边绿地及沿街及沙河带状绿地景观特色。

4、公共绿地的设施内容,应考虑居民不同的年龄、爱好、文化水平、消费水平,达到公共绿地功能的多样性。 一、规划指标

根据城市公共绿地现状,鞍山市主城区的公共绿地规划指标确定为:

1、近期2010年,公共绿地1201.86公顷,规划人口133.54万人,人均公共绿地9平方米

2、远期2020年,公共绿地1791.4公顷,规划人口137.80万人,人均公共绿地13平方米。 二、市级、区级公园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地考虑公共绿地的服务半径,力求做到均匀分布,尽可能地方便市民的使用。

1、二一九公园:位于鞍山市区东部,现有面积59公顷,水面27公顷,市级综合性公园,按其功能和地形地貌,全面划分“儿童活动、花卉、水景、文娱休息等五个区域规划,建设以水取胜的水上公园,充分体现该地区水域丰富这一特征,还可开展各种水上娱乐活动设施项目。

2、人民公园:位于鞍山市胜利宾馆前,占地面积为6公顷,现已成为开放型、休闲、健身娱乐广场式公园。

3、动物园:位于二一九公园北侧,占地13公顷,规划成小型人与动物共休闲的自然景观动物园区。

4、永乐公园:位于铁西区永乐地区,是一座区域性公园,面积50

公顷,园内除现有各种休闲,文化娱乐设施外,规划搬迁工业和居民用地,并广植当地特色树种,逐步形成局部森林公园,以缓解铁西区生态自然资源不足这一特点,形成局部生态园林气候特色。

5、孟泰公园:位于立山广场东南,面积70公顷,属立山区的区域性公园,境内有五座山峰,主峰海拔149米,规划建设采取现代园林的规划手法,以大面积的疏林草地与观赏花卉为特色,规划有文体活动、艺术欣赏和游览休憩的多重功能。

6、烈士山公园:坐落市政府南侧,占地面积37.3公顷,烈士山海拔97.5米,属于鞍山市一座纪念性公园,除了保留现有各种设施外,在植物绿化配置上应有突出特色,如常绿树与秋季树种的搭配,使其更具有象征意义。

7、沙河带状公园:位于鞍山市区的北部,南沙河是一时令河,要在上游修建水库,沿劳动路大桥、胜利路大桥两侧建橡皮坝,形成一定水面,并在近期内应加以改造整治,规划建设成现代的开放的突出水景的带状公园。

8、玉佛山风景区:位于鞍山市东部,面积621公顷,内有23峰11沟,最高海拔206米,水面一处,面积2.7公顷,山门两座,瞻美塔一座,高36.8米,盘山道一条,长6.7公里。举世闻名的玉佛苑景区也处于该风景区内,规划建设以玉佛苑等人文景观为核心,以自然山水,森林植被景观为特征的自然生态风景区。

9、镜湖公园:位于玉佛山风景区西侧,鞍钢铁东医院及国际大酒店南侧,面积11公顷。规划以周围山地自然生态资源为主,形成以自然风貌为特点的森林公园。

10、科普公园:位于孟泰公园东南侧,面积40公顷,规划以植物分布、习性、特征为主,具有科研教育特点的城市公园。

15

11、古城公园:位于杨柳河桥南,鞍海路以东,东鞍山矿以西,面积8.13公顷,保护现有的古城遗迹,大面积植被绿化为主。

12、西郊公园:位于宁远屯以北,解放路以西,面积14.13公顷。广植防护林,具有郊外宿营、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三、公园绿地服务半径

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是衡量其能够直接为多大范围内的居民提供服务的标准之一,它是由公园绿地的性质,面积的大小及所在位置所决定的,由公共绿地的服务半径划出的服务范围,应覆盖城市所有居住区。 从本规划的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分析图可以看到鞍山市区规划公共绿地的服务半径范围已基本覆盖全市的居民区,全市性公园服务半径为2000米,区级公园和居住区级公园服务半径为1000米,街道小游园服务半径为300~500米。

在充分保护和利用好现有市区公园绿地的前提下,新增公园绿地的布局规划要求:

(1)在沙河公园建成区段要形成100~300米宽的绿带。

(2)在旧城区中轴线分布节点绿地,在新城市中轴线形成连续绿廊。

(3)将玉佛山风景区逐步建成城市森林公园群,并在其周围适量建成若干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型公园。

(4)在市区内,外环路沿线出入口10~50米范围内建设节点绿地,处于建成区内的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每隔500~1000米建设节点绿地。 (5)在城市广场附近增辟公共绿地。

(6)在主城区内的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高压走廊沿线建设公共绿地。

(7)在主城区内增设灵山公园,汪家峪水上乐园,桃山公园,营

城子中心公园及营南游园,铁西游园等公园绿地。

各类城市公园建设用地指标,应当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规定,街道小游园建设的绿化种植用地面积,不低于小游园用地面积的70%,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的用地面积,不超过小游园用地面积的5%。

第二节 生产防护绿地规划

一、生产绿地规划

生产绿地是指专为城市绿化而设的生产科研基地,包括苗圃、花圃、草圃、药圃以及园林部分所属的果园与各种林地,由于生产绿地担负着为城市绿化工程供应苗木、草皮及花卉植物等方面的任务。因此,一个城市生产绿地的建设质量,会直接影响该城市的园林绿化效果。 按照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城市生产绿地的面积应占建成区面积的2%以上。

根据国家上述规定并结合本市的具体情况,本规划建设鞍山市区设生产绿地218.58公顷,占城市建设规划用地2%,主城区范围以外的生产苗圃作为市区绿化苗木的后备生产基地。新建成区苗圃位置在主城区西北及城南。

建议进行苗木供应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大力鼓励多方参与到苗木、花卉生产领域。可以通过与个人签定苗木培育合同,或直接由个体种植户手中收购,或将公有苗圃租赁给个人或其他企业经营等方式来活跃鞍山市的苗木生产与销售领域。 二、防护绿地规划 1、河流水体防护绿地

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城市生态系统循环,对改善城市小气候,调节湿度、温度有很大关系,同时也是城市重

16

要的景观资源。河流防护绿地对于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水质,涵养水源有着重要的作用。南沙河经过近期治理改造,设30~50米宽防护绿地。植物配置依次为地被、灌木、湿生树种、景观树种。同时完善沙河、运粮河、杨柳河护岸林,逐步形成鞍山市环城防护林体系。 2、道路、铁路防护绿地

对市区内建国、环钢等八条防护林带,树木要逐渐更新,占用林带单位要搬迁出去。为减少鞍钢对城市的污染,新增鞍钢厂西部新钢路60米宽林带。为减少矿山对城市的污染,增设东矿50-100米宽防护林带,大孤山矿50-100米宽防护林带,齐大山50-100米宽防护林带,城市环路外侧留500米防护绿带,内侧设50-60米。具体位置见绿地总平面图。 3、高压走廊防护绿地

贯穿市区两条高压走廊的防护绿地,规划留40-200米宽的防护绿地。且所选植被应满足高压走廊下对植物高度的要求,尽可能选择草皮、灌木及一些低矮树种。 4、卫生防护绿地

本次分别在主城区内的三征工业园周围、污水处理厂周围、垃圾处理与填埋厂周围设置了防护绿地,同时也在铁西区北侧鞍钢及主城区东南三大矿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设置了卫生防护绿地。

第三节 附属绿地规划

一、居住附属绿地规划 (一)规划要素及要求

1、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公共绿地系统的布局构思,根据居住区分级规模及其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既方便

搜索更多关于: 鞍山绿地系统规划 - 说明书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网”指城市主要东西、南北干道的道路绿化,即建国路、中华路、园林路、千山路、河北路、兴盛路、人民路、鞍达路、解放路、二一九路两侧绿化。同时对市区内建国、环钢等八条防护林带,树木要逐渐更新、占用林带单位要搬迁出去。为减少鞍钢对城市的污染,新增鞍钢厂西部新钢路60米宽林带。为减少矿山对城市的污染,增设东矿、大孤山矿、齐大山矿各50-100米宽防护林带。 “楔”根据鞍山市布局结构及城市主导风向形成的三条从外围楔入到主城区。内部的绿色楔形绿地,其作用是将郊野的新鲜空气、森林引入到城区内,改善城市的小气候。 ·西南楔:以汤岗子、北方梅园为依托,将大片的楔形绿地渗入到主城区内,汤岗子新区现状自然条件良好,有山、有水、有温泉,同时又处于主城区的上风向,与周围山地及进行生态恢复(矿山)地相联,形成绿色生态廊道,通过季风及气流的作用。可为主城区输送新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