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组织方案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
为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平整度差、抗水损坏性能差、层间结合不好、温缩、干缩裂缝等质量隐患,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程质量,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技术规范》,结合高速公路建设实践经验和高速公路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施工指导意见。 1、施工方法
1.1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一律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方法施工。 1.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分层施工时,当用18~20T以上压路机碾压,分层最大厚度不应超过20cm,并不小于10cm。当采用单层施工时,应用特殊的摊铺和碾压设备,并注意层底0~10cm的压实度,防止表层碎石压碎。
1.3 基层、底基层标高、路拱采用摊铺机作业时,应用钢丝基准线控制高程,直线段桩距10m,弯道段间距5m。 2、材料 2.1 水泥
应采用初凝时间不少于3小时,终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的硅酸盐、矿碴硅酸盐、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等级宜为32.5级、42.5级,为确保7天试件强度,宜优先选用42.5级硅酸盐水泥。
采用散装水泥时,水泥磨出后应存放7天以上,安定性必须符合要求,
进罐时散装水泥温度应低于60℃。
所用水泥必须是悬窑生产加工,不得使用立窑生产加工(小厂)
水泥。
2.2 碎石
碎石压碎值要求<30%。
碎石应按粗集料10~30mm、5~10mm、细集料0~5mm三级配料,相应的料场方孔筛筛孔建议为:32、12、7mm。 2.3 水
一般饮用水均可使用。 2.4 混合料
(1)水泥稳定的碎石或砂砾集料级配应符合表1规定。为防止混合料离析,有利于提高混合料强度,应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并宜选用较细密的级配。为减少路面开裂,<4.75mm成分宜按级配中值偏上选配。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集料级配要求表 表1
基层类型 集料通过下列筛孔(mm)质量百分数(%) 37.5 100 31.5 100 80-100 26.5 90-100 70-100 19.0 67-90 55-85 9.5 45-68 40-70 4.75 29-50 30-60 2.36 18-38 20-50 0.6 8-22 5-30 0.075 0-7 0-15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稳定砂砾
表注: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规范规定31.5mm通过量为90-100%,无26.5mm通过量要求。 2、水泥稳定砂砾37.5mm通过量为主要控制指标。
(2)有重车行使的高速公路不同基层、底基层混合料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表2要求:
水泥稳定基层、底基层抗压强度标准 表2
层位 基层 底基层 材料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稳定砂砾 7d抗压强度标准(MPa) ≥4 2-2.5 (3)室内试验抗压强度满足下列二条件之一者为合格:
a.室内试验每个试件强度均满足表2规定; b.室内试验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R代满足表2规定。 室内试验抗压强度代表值R代由下式计算: =(1-1.645 Cv)
: 该组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MPa); RR代式中:
R 1.645: 95%保证率系数;
C: 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V为保证生产配合比的混合料强度符合要求,生产配合比中水泥用量应较设计配合比增加0.5%。
当采用5~6%水泥用量试件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首先应调整
集料级配或采用较高标号水泥使混合料满足强度要求。基层水泥用
量
不宜超过
5.5%;底基层水泥用量不宜超过3.5%。
3、主要机械设备
每一工作面单向全幅施工日进度应达到800~1000m时,应配备以下主要机械设备
3.1 拌和厂设备:其中包括:
500T/h拌和设备2套,拌和能力应为日进度的1.10~1.15倍,并配有能满足生产能力的散装水泥罐(储存能力大于100T)、储水箱(储水量大于60T),冷料料斗不得少于四个,称量精度应满足要求。 3.2 50型装载机:2~3台
3.3 8T洒水车或水罐车:4~6台
3.4 摊铺机,可根据工程需要选用下述摊铺机械中的一种:
经实践认可的专用稳定土摊铺机2台
沥青混凝土全幅摊铺机械(如ABG-423或弗格勒-2000)2台 3.5 大型混合料运输车辆:载重量宜大于15吨以上,数量以能满足摊铺机连续摊铺为原则。 3.6 压路机
25T振动压路机或三轮压路机 1台 30T振动压路机 2~3台 3.7 沥青洒布车:日洒布量以能满足透层需要为原则。 4、施工工序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底基层施工工序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