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5章
中市场交易是存在交易费用的,并且交易过程中的一系列费用,有时甚至高到致使合约无法达成。交易费用是不可以通过市场避免的,因为交易费用产生的基本因素是不可能改变的。这些因素可大致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人的因素”,即人的交易行为,往往受到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影响,使交易费用提高;另一类是“交易因素”,因为在交易过程中,资产专用性程度、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等情况均会影响交易费用的大小。
5. 沉没成本(Sunk cost)
沉没成本指那种已经花费出去而又无法通过收益来补偿的成本。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当前的决策行为只应受未来的成本和效益影响。沉没成本对企业当前的投资决策不产生任何影响。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考虑的是当前的投资是否有利可图,而不是过去花掉了多少钱。沉没成本的定义是无法收复的成本。任何考虑沉没成本的决策都是非理性的。近二十多年来的对沉没成本的研究却一致指出人类的决策行为的确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人们为何将沉没成本纳入决策系统的解释很多,譬如人们不喜欢浪费、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辩护等。除了上述望文生义的解释外,还包括前景理论与心理会计理论。上述关于沉没成本如何影响决策的解释,无论是透过风险偏好程度、心理会计理论或者是由保存自我形象的观点出发,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消费者必须认知到沉没成本的存在,沉没成本才能对决策造成影响。
二、简答题
1. 证明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是什么? 答:(1)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 边际成本曲线函数方程为:
? MC(Q)dTVC(Q)
dQ此函数方程表明,在短期内的总成本中,由于有一部分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边际成本(MC)随着产量的变动,只取决于可变成本(TVC)的变动量。而可变要素的报酬随其数量的增加会有先递增而后递减的变化。因此,MC曲线会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化,平均成本(AC)曲线由于是平均固定成本(AFC)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叠加的结果,其函数方程为:
AC(Q)?AFC(Q)AVC(Q)? QQ因此,AC曲线必然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但是它由下降到上升的转折点要
晚于MC曲线。于是MC曲线必然会与AC曲线相交。根据两条曲线的不同性质可知,当MC
(2)两者关系的证明过程
AC曲线和MC曲线的关系可以用数学证明如下:
ddQQ?TCdTC11AC?dQ(Q)?TC?Q?Q(TC??TC2Q)?Q(MC?AC)
dAC为负,由于Q?0,所以MC?AC时,AC的斜率dQAC曲线是下降的;当MC?ACdAC为0,AC曲线时,AC曲线地斜率为正,AC曲线是上升的;MC?AC时,AC的斜率dQ?达到极值点。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平均不变成本(即固定成本)决不随产量的增加而提高;(2)短期平均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3)边际成本先于平均成本而上升;4)如果规模报酬不变,长期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且不变。
AFC?(2)答:(1)正确。平均不变成本
TFCQ,在短期内TFC保持不变,随Q的
增加,AFC不断减少,它是一条趋于不断下降的曲线。因此,平均不变成本决不会随产量的增加而提高。
(2)错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与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但LAC并非全是由所有各条SAC曲线之最低点构成。在LAC曲线最低点的左侧,LAC曲线相切于SAC最低点左边,右侧则相切于SAC曲线最低点右边。在LAC曲线最低点处,LAC曲线切线的斜率为零,又因SAC曲线与LAC曲线相切,故在LAC最低点处其SAC曲线的斜率也为零。所以整条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必有一点,长期平均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最小值相等。
(3)正确。边际成本先于平均成本而上升。边际成本的变化总是较之平均成本的变化要快。当投入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时,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边际产量增加,边际成本下降,平均成本下降,当生产要素的配置达到最佳状态之后,边际产量开始下降,边际成本开始上升,但平均产量仍在上升,于是平均成本也仍在下降,一直到边际产量上升交于平均产量的最低点,平均成本才转而进入上升阶段。
(4)正确。规模报酬不变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成本保持不变(常数)。假设
LMC?LAC=K(K为常数),则LTC=KQ,
dLTC?KdQ,所以长期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且不
变。
简述TC曲线上与过原点直线切点的意义。
答:TC曲线指总成本曲线,它表示每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产量与所需要花费的总成本的关系。该曲线上任意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值,就表示在该点上的产量上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即AC。TC曲线上与过原点直线切点表示AC的最小值,这点的意义在于,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切点之前的AC是递减的,切点之后的AC是递增的,在切点处的平均成本AC是最小值。
简要说明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形成U形的原因。
答:(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即最初阶段递减后又转入递增阶段。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前,每增加一单位的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超过先前每单位可变要素之平均产量。这表现为,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当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后,随着投入可变要素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小于先前的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即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自此点开始转入递增。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在于,随着产量的扩大,使用的厂房设备等的规模扩大,因而产品的生产经历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这表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将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长期平均成本经历递减阶段之后,最好的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全部被利用,这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不变阶段,由于企业管理这个生产要素不会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将越来越大,若再增加产量,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最终将转为递增。
简要说明短期生产函数与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
答:假定短期生产函数为:
Q?f(L,K) ①
短期成本函数为:
?TC(Q)?TVC(Q)?TFC ② TVC(Q)?w?L(Q) ③
且假定生产要素劳动的价格w是既定的 根据②式和③式,有:
TC(Q)?TVC(Q)?TFC ?w?L(Q)?TFC
式中,TFC为常数 由上式可得:MC?dTCdL?w?0 dQdQMC?w?1 MPL根据③式有:
AVC?TVCL?w QQ?w?1APL
说出两个有关机会成本的例子。 答:(1)机会成本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2)例1,当一个厂商决定生产一辆汽车时,这就意味着该厂商不可能再用生产汽车的经济资源来生产20辆自行车。于是,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20辆自行车。如果用货币数量来替代对实物商品数量的表述,且假定20辆自行车的价值为10万元,则可以说,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价值为10万元的其他商品。
(3)例2,某人决定开设一家小型杂货店,开店需要投资购买商品和经营设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经营。对他来说,开店的机会成本是他开店所需投资用于储蓄可得到利息(或把所需投资用于其他用途可得到的收益),加上他不开店而从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工资。生产(经营)能力已经充分利用或接近充分利用的时候,或者当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供应不足的时候,机会成本对正确决策具有一定意义。 规模报酬递增的工厂会不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情况?
答:(1)规模报酬递增是指当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时,如增加—倍
生产要素的投入导致产量的增加多于一倍,这种情形即为规模报酬递增。表明此时厂商所有要素投入都增加一单位所带来的报酬(产量)逐渐增加。
(2)要素报酬递减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而规模报酬递减是指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一定比率时,产出量增加出现递减的现象。
(3)规模报酬递增的工厂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情况。事实上,要素报酬递减的规律是任何厂商都要面临的规律。在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可变要素的增加,固定要素的使用效益逐渐最大化。当达到极值时,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总产量的增加同样会出现递减现象。 试述机会成本在厂商投资决策中的作用及把握。
答:(1)机会成本是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2)对处于投资决策中的厂商来说,了解机会成本是很重要的。机会成本指当一种资源有多种用途时,该厂商必须做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用途所能带来的最大收益。即厂商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可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因此,如果考虑到机会成本,则厂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更加谨慎、冷静地分析得失,从而作出最佳选择。古人常说“有一得必有一失”,实质上就包含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3)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判断:短期成本函数中的最低平均成本就是短期生产函数中的最高平均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成本。
答:错误。短期生产函数中的最高平均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成本对应的是短期成本函数中的最低平均可变成本而并非最低平均成本。从如下数学推导中,我们不难看出:
AVC?TVCL1?w??w QQAPLAC?TVC?TFC1TFC?w?
QAPLQ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AVC达到最小,而AC并没有达到最小,因为随着产量的增
加,平均不变成本仍然在减小,AC曲线最低点的出现后于AVC曲线的最低点。
2. 假设在短期内劳动是惟一可变投入,并且劳动价格是常数,你能根据APL和MPL曲线的形状解释AVC曲线和MC曲线为什么成U形吗?
答:(1)由于在短期中劳动是惟一可变投入,则AVC?TVCL?www???,
QQQAPLL因为劳动价格w是常数,所以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产量APL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前者呈递增时,后者呈递减;前者呈递减时,后者呈递增;前者的最高点对应后者的最低点。即APL上升并达到最大然后下降,AVC曲线将首先下降达到最小再上升,形成U形。即在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