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mm黑色中性笔,将学校、姓名、班级、联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上。 2.请把答案做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 3.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25×2分)
1.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②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生存的天体 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据此完成2~3题。
2.2015年春节(2月19日)期间,忻州市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是 A.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B.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C.昼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D.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3.忻州市在下列日期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5月1日 B.7月1日 C.11月1日 D.2月1日
拉萨(91°E,30°N)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自制了一台可调式太阳能热水器(如下图),让太阳能热水器的吸热面每天都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完成4~5题。 4.该热水器每天获得太阳辐射量为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为 A.10时 B.12时 C.13时 D.14时 5.冬至日,该热水器要获得最大太阳辐射量,α角应为 A.6°34′ B.53°26′ C.30° D.36°34
下图为某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6--8题。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此图表示南半球 ②M地白昼长于N于黄昏时分 ④N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M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此时太阳直射点在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东半球 ④西半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关于M、N两地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角速度N大于M B.线速度M大于N C.角速度相等 D.线速度相等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9~11题。
1
地 ③M地正处
9.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10.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A辐射 B.B辐射 C.C辐射 D.D辐射
11.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起作用的是
A.A辐射 B.B辐射 C.C辐射 D.D辐射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回答12~14题。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世界平均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 2 202 8 952 18 245 3 356 8 900 每万元GDP耗水量(m3) 5 405 514 384 288 1 344 12.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13.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14.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读下图,完成15-16题。
15.台风是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图中表示台风天气系统的是
A.A B.B C.C . D.D
16.北京秋季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图中表示影响这一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A B.B C. C D.D 下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简图中表示变质作用过程的是
③ ② 2
A.从岩浆到① B.从①到② C.从②到③ D.从①②到③ 18.图中数字②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A.岩浆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9.2015年1月14日13时21分在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该次地震的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 C.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碰撞 D.印度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 读右图,回答20—21题。 20.甲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河流溯源侵蚀 B.河流下蚀 C.河流侧蚀 D.河流堆积 21.甲地貌 ①形成于入海口处 ②形成于出山口处 甲
③是冲积扇 ④是三角洲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地球上的淡水主体是
A.河流水 B.地下淡水 C.湖泊水 D.冰川
读图“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回答23~24题。
23.关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大陆东岸为寒流 D.大洋西岸为寒流
24.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明显 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3
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
25.下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第Ⅱ卷,共50分
26.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所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日期为_____。 (2)A点的地理坐标为经度_____,纬度_____。
(3)图中A点的地方时为_____点,北京时间为_____点。
(4)由B点向正北发射的导弹在没有纠偏时将偏向_____(东或西)方飞行。B点该日的昼长_____小时。
(5)图中C点当地_____时日出,_____时日落。
(6)此时B点太阳高度为_____,该日B点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 27.读图回答问题:(10分)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