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复习资料整理
(一)以人员为标准进行配置 (二)以岗位为标准进行配置 (三)以双向选择为标准进行配置
三、员工任务的指派方法
匈牙利法 P95
(一)约束条件:1、员工数目与任务数目相等;2、求解的是最小化问题
(二)方法口诀:1、每一行数据减去本行数据中的最小数:2、每一列数据减去本列数据中的最小数;3、直到各行各列均有0;4、“盖0线”,先横后竖,以最少的线盖最多的0;5、未被盖数减去最小数,被盖数十字交叉处加上最小数;6、重复第四第五步,直到“盖0”的线的数目等于矩阵的维数。
(三)求解:1、找到只有一个0的行或列,将0打钩;2、将带钩的0所在行或列中的其他0打叉;3、重复以上步骤
(四)推广应用:1、当员工数目多余任务数时,增添虚拟任务(全部数据都是0);2、当员工数目少于任务数时,虚拟员工(数据与前面数据相同),再虚拟任务(全部数据都是0);3、求最大化问题,用数据表中最大的数据分别减去数据表中所有数据,得出新的数据表
四、加强现场管理的“5S”活动 P101
(一)具体介绍: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二)内在联系 (三)目标
(四)“6S”活动:安全
五、劳动环境优化 (一)照明与色彩 (三)温度和湿度 (二)噪声 (四)绿化
第二单元 人力资源的时间配置
一、工作时间组织的内容
工作轮班是指在实行多班制生产条件下,组织各班人员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和班次顺序轮流进行生产活动的一种劳动组织形式,它体现了劳动者在时间上的分工协作关系。 二、工作轮班组织应注意的问题
1、工作轮班的组织,应从生产的具体情况出发,以便充分利用工时和借阅人力。 2、要平衡各个轮班人员的配备。 3、建立和健全交接班制度 4、适当组织各班工人交叉上班
5、工作轮班制对人的生理、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夜班对人的影响最大 三、四班三运转制的优点 P106
【能力要求】
工作轮班的组织形式
(一)两班制——每天分早、中两班组织生产,工人不上夜班 (二)三班制——每天分早、中、夜三班组织生产 1、间断性三班制;2、连续性三班制 (三)四班制——每天组织四个班进行生产
1、“四八交叉”;2、四六工作制;3、五班轮休制
第17页 共47页
第四节 劳务外派与引进
一、劳务外派与引进的概念
是指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的国际流动,通过提供劳动和服务,收取报酬的一种商业行为。 二、劳动外派与引进的形式
1、从劳动外派与引进的主体看:公派和民间劳务 2、从国际劳务合作的方式看:走出去,请进来
【能力要求】
一、外派劳务工作的基本程序 P110 二、外派劳务的管理
1、外派劳务项目的审查;2、外派劳务人员的挑选;3、外派劳务人员的培训 三、劳务引进的管理
(一)聘用外国人的审批
(二)了聘用外国人就业的基本条件 (三)入境后的工作
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占15%)
第一节 培训管理 第一单元 培训需求分析
何谓培训需求分析? P115
? 采用科学方法弄清谁最需要培训、为什么要培训、培训什么等问题并进行深入探索研究的过程。 一、培训需求的作用
1、有利于找出差距确立培训目标;2、有利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有利于进行前瞻性预测分析;4、有利于进行培训成本的预算;5、有利于促进企业各方达成共
二、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
(一)层次分析:1、战略层次分析;2、组织层次分析;3、员工个人层次分析 (二)对象分析:1、新员工培训需求分析;2、在职员工培训分析
新员工培训的内容:了解企业基本情况;了解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了解与工作相关的规范化管理要求;掌握本岗位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常用工具设备的维护和使用;了解工作场所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学会与同事协调配合,培养团队生活能力;完成从学生到员工角色转换,保持积极心态
在职员工培训内容1、发现员工在岗位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可发掘的潜力(通过观察、测试发现员工的能力缺陷;通过沟通了解员工的需求与愿望;观察、了解掌握员工的优点及才能;唤起员工自我超越的进取心)。2、帮助员工提高岗位工作能力(派给他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通过与员工的日常接触及个别指导帮助员工;参与相关业务会议、技术小组活动;授权主持某项业务或某方面的工作;根据其优点及长处安排合适的工作)。3、让下属尝到完成工作的喜悦感(明确告诉下属由于他的能力而取得的业绩和产生的影响;对工作结果,给予适度的评估;对下属提出鼓励、信任和进一步的期待) (三)阶段分析:1、目前培训需求分析;2、未来培训需求分析
【能力要求】
一、培训需求分析的实施程序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建立员工背景档案;2、同各部门人员保持密切联系;3、向主管领导反映情况;4、准备培训需求调查
(二)制定调查计划
1、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目标;2、确定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目标;3、选择合适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
第18页 共47页
4、确定培训需求调查的内容 (三)实施调查
1、提出培训需求动议(概念P120)或愿望;2、调查、申报、汇总需求动议;3、分析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需要注意的问题(受训员工的现状;受训员工存在的问题;受训员工的期望和真实想法) (四)分析结果
1、对培训需求调查信息进行归类、整理;2、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总结;3、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
二、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样板)
主要内容:背景(原因或培训动议);目的和性质;方法和过程;阐明分析结果;解释、评论分析结果和提供参考意见;附录;报告提要
三、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方法(定义、优点、缺点、分类) P122 1、面谈法(个人面谈、集体会谈) 4、观察法 2、重点团队分析法 5、调查问卷 3、工作任务分析法
四、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一)循环评估模型 连续、周而复始
(二)全面性任务分析模型 全面、系统、任务目录、技能目录 (三)绩效差距分析模型 与全面性相似,但是一种重点分析方法 (四)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
随堂练习题:
1、( )是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
A、培训需求分析 B、培训效果评估 C、培训计划设计 D、培训方法选择 2、人员培训活动的起点是( )。
A、培训目标的确定 B、培训计划的确定 C、培训师资的选定 D、培训需求的确定 3、收集培训需求信息的主要方法有( )。
A、面谈法 B、工作任务分析法 C、观察法D、重点团队分析法F、调查问卷法
第二单元 培训规划的制定
一、培训规划的主要内容 P127 (一)培训项目的确定 (四)评估手段的选择 (二)培训内容的开发 (五)培训资源的筹备 (三)实施过程的设计 (六)培训成本的预算
二、年度培训计划的构成
内容:1、目的;2、原则;3、培训需求;4、目的或目标;5、培训对象;6、培训内容;7、培训时间;8、培训地点;9、培训形式和方式;10、培训教师;11、培训组织人;12、考评方式;13、计划变更或者调整方式;14、培训费预算;15、签发人
【能力要求】
一、制订员工培训计划的步骤与方法 (一)培训需求分析 (三)任务分析 (二)工作说明 (四)排序
第19页 共47页
(五)陈述目标 (八)设计培训内容 (六)设计测验 (九)实验 (七)制订培训策略
二、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
A、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初步计划; B、管理者对培训需求、方式、费用进行审批; C、培训部门进行培训、确定讲师、教材、外派; D、后勤部门落实场地、设备、工具、食宿、交通; E、培训部门编制次序表并告知相关部门。
三、年度培训计划的经费预算 1、确定培训经费来源 4、制定培训预算计划 2、确定培训经费的分配与使用 5、培训经费控制及成本降低 3、进行培训成本收益计算
随堂练习题:
1、( )就是根据培训所面临的问题环境来选择、制定相应的措施。
A、设计培训流程 B、实施培训计划 C、制定培训策略 D、拟定培训制度 2、下列哪些项不属于年度培训计划构成的内容。
A、签发人 B、考评方式 C、培训时间 D、试验 E、培训说明 F、培训内容
第三单元 培训组织与实施
一、培训前对培训师的基本要求 1、做好准备工作
2、决定如何在学员之间分组
3、对“培训指南”中提到的材料进行检查
【能力要求】
一、培训师的培训与开发
二、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P135 1、前期准备工作:
(确认并通知参加培训的学员;培训后勤准备;确认培训时间;相关资料准备、确认理想的培训师) 2、培训实施阶段:
(课前工作;开始时的介绍工作;培训器材的维护保管) 3、知识或技能的传授 4、对学习进行回顾和评估 5、培训后的工作
三、企业外部培训的实施
1、自己提出申请,主管审批,人力资源部备案; 2、签订员工培训合同,明确权利义务; 3、不提倡全脱产学习,工作日视同上班
四、培训计划实施的控制 1、收集培训相关资料
第20页 共47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