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系统模型 - 思考题答案

生态系统模型 - 思考题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5:20:57

作物生长模拟(一)

1.举例说明什么是状态、速率和驱动变量。

状态变量(State variable):指系统的总量,如生物量、土壤中总含水量等

驱动变量或驱动方程(Driving variable):系统外部因子或描述系统外部因子影响的方程,如太阳辐射、气温、降水.

速率变量(Rate variable):特定时刻单位时间内状态变量的变化量。

例如人口增长速率:State (t+Δt) = State (t) + Rate (t)·Δt ,用Rate (t) = State (t)(t时间时人口数)*constant(人口增长率)

2.简要说明各产量水平的主要影响因子。

一.作物产量的决定因素:作物性状、光、CO2、温度

(1)作物生理性状:如CO2的同化能力、生育期长度、收获指数、叶面积指数,等等. 以及作物类型,如C3和C4作物,像小麦是C3作物,玉米是C4作物,玉米比小麦的最大单叶光合能力要强;谷类作物、根茎作物、豆科作物、油料作物的作物产量也不相同。

(2)光照:是光和作用的能量来源,形成叶绿素的必要条件;影响光和作用的重要因素。光强-光合曲线中有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植物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时的光照强度,称为该种植物的光饱和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一般来说,光补偿点高的植物其光饱和点也高:草本>木本植物;C4>C3植物;阳生>阴生植物。即随着有效光强的不断增加,光合速率也不断增加,当有效光强达到光饱和点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3) CO2: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CO2浓度增加,作物的光合速率提高,但是到达饱和点,光合数量从降低。C4植物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均低于C3植物。增加CO2浓度可提高植物的光合能力,尤其对C3植物效果明显。CO2浓度增加,气孔导度下降,蒸腾速率降低,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4)温度:作物有三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最适温度。低温导致叶绿体结构破坏和酶的钝化,影响光合作用;高温下光呼吸和暗呼吸加强,净光合速率下降。温度不仅影响作物的光合速率,还影响生育期长度,当温度升高时,作物的生育期反而降低。

二.作物产量的限制因素:水、养分。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符合Liebig的最大限制因素法则,即作物产量决定于水肥等生长要素亏缺最重的一个。

(1)水分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和植物体的主要成分(70-90%)。缺水使:

气孔导度下降,导致进入叶肉内的CO2减少,光合速率降低 光合产物输出变慢→在叶片中积累→光合作用产生反馈抑制 光合机构受损→光合速率下降

叶片死亡→光合面积减少

湿度:在一般自然条件下,湿度对光合的影响并不明显。空气饱和水汽压差越大,大气蒸发力越强,引起叶片失水,气孔关闭,CO2供应不畅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2)养分:是植物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例如,氮:蛋白质的主要成分(16-18%);氮过多不利于同化物向子粒分配,缺氮则引起叶功能早衰。磷:促进光合作用和有机物的运输,促进蔗糖合成。钾:促进糖分转变成淀粉;有利于有机物运输. 三.作物产量的减产因素:病虫害、杂草、污染物 (1)病虫害:降低作物叶片的光合能力 (2)杂草:与作物竞争光、热、水和养分

(3)污染物:重金属;SO2,氮氧化物(NO2, NO)等,进入叶肉组织,很容易被吸收,破坏叶绿体

3.简要说明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

1)潜在生长条件 — 潜在产量

水分、养分充分供应,无病虫害、杂草危害; 作物生长和产量仅决定于太阳辐射、温度和作物性状

2)限制生长条件 — 可获得(限制)产量

除上述因子外,在作物生长季节至少部分阶段出现缺水;或作物生长受到养分或同时水分短缺的影响;

在无灌溉、无病虫害和杂草危害,以及养分充分满足的条件下,作物可能实现的产量,称为雨养潜力。

3)实际生长条件 — 实际产量

作物生长受到减产因子病虫害、杂草、污染等影响。

4.一般来讲,C3作物的净光合效率(生长率)要低于C4作物,豆类作物要低于谷类作物,为什么?

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净光合率(dw/dt ,kg DM ha-1 d-1):等于总同化量减

去维持呼吸和生长呼吸消耗。净光合速率公式:

1) CVF = 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干物质系数(kg DM kg-1 CH2O),与作物类型即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关,其中谷类作物CVF = 0.7,豆类 CVF= 0.65,所以豆类转化成干物质量(CVF)低于谷类作物,因此C3作物的净光合效率(生长率)比C作物低。

2) 并且在 ,式子中,谷类作物的MC = 0.015,豆类= 0.025,豆

类维持正常呼吸消耗量比较大,即C3作物的维持系数(MC)比C4大;并且C3作物的Tref=20℃,C4作物的Tref=25℃,因此C3作物的温度校正系数(TC)比C4的大,综上C3作物的维持呼吸(Rn)比C4作物的高。那么C3作物的净光合效率(生长率)比C作物低。 3)

适宜温度条件下,C3和C4作物在生长发育期的最大E值分别为70和90 kg CO2

ha-1/(MJ m-2),C3作物的E值比C4小,因此C3作物的CO2同化量(Ag)比C4作物的低,因此C3作物的净光合效率(生长率)比C作物低。

5.提高大气中CO2的浓度可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简要说明原因。

(1)CO2的流通速率P(光合速率)可表示为:

由公式可以看出,光合效率与CO2浓度成正比,当CO2的浓度(Ca)增加时,因此作物光合速率也增加。

(2)暗反应阶段需要CO2,CO2是植物体内合成有机物的原料。增加CO2含量,增强暗反应,也

就增强光反应的原料来源。当大气中CO2大量增加时,气孔只要微微张开,就可以吸收到足够的CO2,当CO2浓度比较大的时候,在空气中扩散阻力小,进入细胞内的阻力也比较小,因此能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 (3)实际上,大气中的CO2浓度小,现在大气中CO2的浓度约为350ppm,农作物光合作用CO2

的最适浓度一般约为1000ppm,因此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 (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一般占体积的0.033%(即0.65mg/L,0℃,101kPa),对植物的光合作

用来说是比较低的。如果二氧化碳浓度更低,光合速率急剧减慢。当光合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量,这个时候外界的二氧化碳数量就叫做二氧化碳补偿点(CO2compensation point)。水稻单叶的二氧化碳补偿点是55mg/LCO2(25℃,光照>10klx),其变化范围随光照强度而异。光弱,光合降低比呼吸显著,所以要求较高的二氧化碳水平;才能维持光合与呼吸相等,也即是二氧化碳补偿点高。当光强,光合显著大于呼吸,二氧化碳补偿点就低。作物高产栽培的密度大,肥水充足,植株繁茂,吸收更多二氧化碳,特别在中午前后,二氧化碳就成为增产的限制因子之一。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利用与光照强度有关,在弱光情况下,只能利用较低的二氧化碳浓度,光合慢,随着光照的加强,植物就能吸收利用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光合加快。 6.简要说明计算净光合率(生长率)的步骤。

吸收的总有效光:

总同化量:

TC为温度(T)校正系数:

维持呼吸消耗:

作物生长率:

MC(kg CH2O kg-1 DM)是标准温度(20 oC,C3作物;25 oC,C4作物)时维持系数,即维持作物的正常生长需要消耗的碳水化合物量; = 作物太阳辐射反射率(0.1 - 0.2);I0 = 太阳总辐射(MJ m-2 d-1);k = 作物消光系数(多在0.4 - 0.7);L = 作物叶面积指数;E = 作物CO2同化效率 (CO2 ha-1/(MJ m-2);T = 日均温 Q10 一般等于2

Tref = 20 oC(温带,C3作物),谷类作物的MC = 0.015,豆类= 0.025,油料作物 = 0.030;Tref = 25 oC (热带, C4作物) CVF = 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干物质系数(kg DM kg-1 CH2O),与作物类型即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关

作物生长模拟(二)

1.作物在早期阶段,生物量一般成指数增长,而在中期阶段则成线性增长,为什么?

作物在早期是指数生长阶段;一般生物量低于100 g m-2(1000 kg ha-1) 时,作物生物量呈指数增长。

生物量的相对增长率(rm)(g g-1 d-1):取决于温度、光照和作物品种,因此早期阶

段,作物的生长率一直都在增加,作物成指数增长。而当作物生长率达到最大的时候,新增生物量不增加作物生长率,因此作物从指数转变为线性增长。比如人口增加的生育能力一直在增加,才会有指数增长;当人口生育能力达到最大,不在增加了,生育能力不变,是一个常数,因此人口增长就成线性增加。

2.简要说明长日照和短日照植物的主要差别

按不同植物光周期类型,可分为三类:长日性、短日性和光期钝感三类.

(1)短日照作物:只有在光照时间长度小于某一时段才能开花,加长光照时数,就不会开花结实。

水稻、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甘薯等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植物。

搜索更多关于: 生态系统模型 - 思考题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作物生长模拟(一) 1.举例说明什么是状态、速率和驱动变量。 状态变量(State variable):指系统的总量,如生物量、土壤中总含水量等 驱动变量或驱动方程(Driving variable):系统外部因子或描述系统外部因子影响的方程,如太阳辐射、气温、降水. 速率变量(Rate variable):特定时刻单位时间内状态变量的变化量。 例如人口增长速率:State (t+Δt) = State (t) + Rate (t)·Δt ,用Rate (t) = State (t)(t时间时人口数)*constant(人口增长率) 2.简要说明各产量水平的主要影响因子。 一.作物产量的决定因素:作物性状、光、CO2、温度 (1)作物生理性状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