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护理学基础考试题目
四、简答题
1.简述刮痧的禁忌症? 2.简述药熨的禁忌症? 3.简述中医刮痧的机理? 4.简述药熨法的综合作用? 五、论述(举例)
一患者由于脾胃虚寒引起了胃脘疼痛,腹冷泄泻、呕吐等症状,请问护士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此项操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分别有哪些? 第八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10) 一、单项选择题
1.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拇指指腹着力,腕关节或掌指做轻柔缓和的摆动,属于推拿手法中的( )
A.推法 B.揉法 C.摩法 D.搓法
2.腧穴按摩操作过程中用力不应( ) A.均匀 B.柔和 C.持久 D.小力
3.关于腧穴按摩适应症,不正确的是 ( ) A.各种出血疾患 B.肩周炎 C.皮肤破损 D.妇女月经期
4.关于腧穴按摩禁忌症,正确的是( ) A.失眠 B.便秘 C.急性传染病 D.头痛 5. 一指禅推法的频率最佳为( )A.80-100次/分 B.100-120次/分 C.120-140次/分 D.120-160次/分
6.按摩介质不宜选用( ) A.葱姜水 B.麻油 C.酒精 D.红花油 7.有关按摩操作步骤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对取穴、手法的反应,若 有不适,仍继续操作。
B.安排合适的体位,必要时帮助解开衣服。 C.向患者解释穴位按摩的作用、方法,以取得合作。
D.根据医嘱准确取穴,并选用适宜的手法和刺激的强度,进行按摩。 8.关于推拿按摩的频率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指禅推法的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B.揉法的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C.摩法的频率为每分钟120次左右 D.擦法的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9.关于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作用。 B.操作时用力要尽可能重。
C.用单手或双手手掌紧贴皮肤,做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 D.本法适用于头面及颈项部。 10.捏法不适用于( ) A.头部 B.额面部 C.颈项部 D.四肢 11.掐法的作用有( )
A.疏通血脉、宣通经络 B.舒筋活络、祛风散寒 C.放松肌肉、活血止痛 D.开窍镇静、醒脑明目
12.关于搓法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位 B.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对称
C.手法由重到轻,再由轻到重 D.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13.不适用于腹胀的按摩手法是( ) A.摩 B.捏 C.推 D.揉 14.治疗便秘取穴不包括( ) A.中脘 B.内关 C.大横 D.大肠俞
15.失眠患者自印堂穴向两侧眉弓至太阳穴按摩可( )A.抹法 B.摩法 C.揉法 D.一指禅推法 二、多项选择题
1.摩法常用于( ) A.头面 B.胸腹 C.胁肋 D.腰臀
2.腧穴按摩操作时用力要( ) A.均匀 B.柔和 C.有力 D.持久 3.推法包括( )A.指推法 B.掌推法 C.腕推法 D.肘推法
4.适用于头痛的按摩手法有( ) A.擦法 B.揉法 C.拿法 D.一指禅推法 5.牙痛可选用的按摩穴位有( )A.颊车 B.内庭 C.下关 D.足三里 三、名词解释 1. 一指禅推法 2. 拿法 四、简答题
1.简述腧穴按摩的禁忌症。 2.简述摩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五、论述题
某患者近日来食欲大增,饮食不节,导致食积胃脘,腹胀难忍而入院,作为一名护士,你将采取何种措施缓解症状?请具体描述操作步骤。 第八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11)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临床护理中,针法的常用范围不包括( )A.止痛B.升高体温C.解除尿闭D.调理脾胃 2.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称为( ) A.针根 B.针尖 C.针尾 D.针杆 3.不属于《内经》提到的补泻手法是( ) A.捻转 B.迎随 C.呼吸 D.关闭 4.用于侧头、面颊、颈侧、耳部的腧穴应取( ) A.仰靠坐位 B.侧卧位 C.仰卧位 D.侧伏坐位
5.进针角度类型不包括( ) A.直刺 B.斜刺 C.挑刺 D.平刺 6.针刺得气的异常感觉是( ) A.胀 B.重 C.痛 D.麻
7.有关补法说法错误的是( ) A.进针慢而浅 B.提插重 C.留针后不捻转 D.出针后多揉按针孔
8.留针时间最好是( )A.5-10分钟 B.10-15分钟 C.10-20分钟 D.20-30分钟 9.针刺适应症不包括( ) A.胃脘痛 B.高度水肿者 C.咽喉肿痛 D.痛经 10.晕针反应的严重表现不包括( ) A.四肢厥冷B.精神疲倦 C.血压下降D.二便失禁
二、多项选择题 1.针法的作用有( )
A.刺激腧穴,激发经络之气 B.调整脏腑机能,以调和阴C.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D.扶正祛邪
2.针法常用的方法有( )A.毫针刺法 B.电针法 C.皮内针法 D.皮肤针法 3.毫针的结构包括( ) A.针尖 B.针杆 C.针柄 D.针尾 4.适用于老幼、体弱、瘦小、虚证、皮薄肉少的穴位的毫针是( ) A.细针B.粗针 C.短针D.长针
5.部位取穴,适用于仰靠坐位的是( ) A.颜面 B.上胸部 C.项背D.颈前 6.针刺前消毒内容包括( )
A.操作者双手消毒B.针具器械消毒 C.操作者手指消毒 D.腧穴部位消毒
7.双手进针法包括( ) A.指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针管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8.宜选用浅刺的病证有( ) A.里证 B.阳证 C.表证 D.虚证 9.针刺补泻手法中泻法的特点有( )
A.进针快,先深后浅 B.插针较轻,提针较重C.针尖顺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 D.出针慢,摇大针孔,不闭其穴
10.针刺意外包括( ) A.滞针 B.弯针 C.气胸 D.断针 三 名词解释 1.针法 2.行针 3.得气 4.水针 5.皮内针法 四 简答题。 1.简述针刺的禁忌症 2.简述水针法的禁忌症 3.简述电针法的适应症 4.简述耳针的禁忌症 五 论述(举例)
某患者针刺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胸闷心慌、汗出肢冷、脉细弱,四肢厥冷、血压下降。请问患者出现了什么症状?应该如何处理,有哪些预防措施。
第八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12) 一、单项选择题
1.“艾叶能灸百病”的说法出自( )A.《孟子》B.《医学入门》C.《伤寒论》 D.《本草纲目》 2.灸法操作前对患者身体评估的内容不包括( )
A.核对医嘱,了解临床诊断、发病原因、相关因素及既往史。
B.了解患者用药史、过敏史、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有无药物依赖情况等。 C.了解患者当前的主要症状、病情及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颜色、温 度,有无感染;有无感觉障碍及对热的耐受程度等。
D.了解患者体内有无金属移植物:起搏器、金属假关节、固定钢钉或钢板等。 3.艾条灸的类别不包括( )A.温和灸 B.雀啄灸 C.间接灸 D.回旋灸 4.温和灸操作中艾条应距离皮肤约( )A.1-2cm B.2-3cm C.3-4cm D.4-5cm 5.不属于艾炷灸的是( )A.回旋灸 B.无瘢痕灸 C.隔蒜灸 D.瘢痕灸 6.施行瘢痕灸最好灸( )A.2—4壮 B.3--5壮 C.7—9壮 D.>10壮 7.施行无瘢痕灸换炷再灸,最佳时间为( )
A.当艾炷燃剩1/2时 B.当艾炷燃剩2/3时 C.当艾炷燃剩3/4时 D.当艾炷燃剩2/5时 8.常用于治疗慢性疾病的灸法是( )A.雀啄灸 B.温和灸 C.回旋灸 D.隔盐灸 9.无瘢痕灸施灸前要先在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涂少量的凡士油的目的是( ) A.导热作用 B.有利于艾炷的粘附 C.保护皮肤 D.润滑皮肤 10.不宜选用疤痕灸的疾病是( )A.眩晕 B.瘰疬 C.瘿瘤 D.肺痨 11.隔蒜灸的功效包括( )
A.清热解毒、杀虫 B.回阳救逆、固脱之功 C.散寒止痛、温胃止呕 D.消瘀散结 12.施行隔附子饼灸时,最佳的调和剂为( )A.酒精B.麻油 C.黄酒 D.醋 13.最符合隔姜灸的施灸程度的是( )
A.皮肤出现轻微水泡 B.皮肤出现大片发红 C.皮肤如正常颜色 D.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 14.温针灸最多可连续灸( )
A.2-3 壮 B. 3-5壮 C. 4-6壮 D. 5-7壮 15.有关温针灸效果评价说法错误的是( )
A.施灸的部位准确,患者局部皮肤感到灼热轻微疼痛,无意外情况发生,血液循环良好。 B.除瘢痕灸外,均无烫伤,符合操作要求,并取得预期效果。 C.患者对灸法操作满意,达到了预期效果。
D.施灸过程中患者体位舒适,精神放松,有安全感,愿意配合。 二、多项选择题
1.灸法常用于治疗阳气下陷而引起的病证包括( )A.遗尿 B.脱肛 C.崩漏 D.带下 2.常用的灸法主要有( )
A.直接灸 B.艾条灸 C.艾炷灸 D.温针灸 3.艾炷灸法的间接灸包括( )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葱灸 4.有关艾炷灸说法错误的是( )
A.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B.无瘢痕灸一般要灸2--5壮,以局部皮肤灸至红晕、充血为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